我國海拔最高風電場 —— 措美哲古風電場二期工程全容量併網發電
本站10 月4 日消息,根據中國三峽官方消息,10 月4 日,我國海拔最高風電計畫- 西藏措美哲古風電場15 台單機容量3 兆瓦以上風力發電機組成功併網發電,其中批量使用了目前我國超高海拔地區已投產單機容量最大的3.6 兆瓦風力機組。

據介紹,西藏措美哲古風電場位於喜馬拉雅山北麓的山南市措美縣哲古鎮,風扇設立在海拔5000 至5200 公尺之間,總裝置72.6 兆瓦,共佈置25 颱風機。
根據本站查詢,第一階段項目的10台機組已於2021年12月全部容量併網,成為西藏自治區首個超高海拔風電開發技術研究和科技示範項目,同時也是首個併入西藏主電網的風電計畫
今年8 月3 日,二期計畫首批5 台單機容量3.6 兆瓦的風力發電機組成功併網發電。二期工程全面投產後,風電場年發電量將超過 2 億千瓦時,可滿足週邊近 14 萬個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根據了解,目前西藏自治區的能源結構主要以水力發電和光伏發電為主,水力發電量佔總發電量的89.81%,太陽能發電量佔7.73%,具有「夏盈冬缺、晝盈夜缺」的特點。而藏中電網的最大負載通常出現在冬季(11月、12月負載最大)
山南市措美縣冬春季節風速大,風能資源較好,措美哲古風電場一年中發電量最大的時候往往在冬季,平日夜間的用電高峰期也是風電場發電最好的時候,可在一定程度上與水電實現互補,有利於優化電源結構,緩解西藏電網冬季供電不足的情況。
根據三峽集團措美哲古風電專案負責人王亮介紹,在第一期專案成功建置基礎上,專案團隊加大科技創新投入,二期專案全部採用單機容量3 兆瓦以上的機型,其中最大單機容量達3.6 兆瓦,可有效提高當地風資源利用效率。 3.6 兆瓦風機葉輪直徑達160 米,風機輪轂中心距地面90 米,具有高海拔適應性、防紫外線、防雷、耐低溫、抗覆冰等技術特點,能夠在嚴苛的自然環境下長期穩定運行。
中國三峽表示,措美哲古風電計畫已成功併入電網,為未來大規模連片化開發風電奠定了基礎。這將有助於在高海拔地區建造多能互補基地,為山南市實現鄉村振興、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新的途徑。對於西藏自治區實現能源保供以及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廣告聲明:本文中包含對外跳轉連結(包括但不限於超連結、二維碼、口令等形式),旨在提供更多信息,節省篩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請注意,本站所有文章均包含此聲明
以上是我國海拔最高風電場 —— 措美哲古風電場二期工程全容量併網發電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費產生 AI 無盡。

熱門文章

熱工具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熱門話題

本站10月18日消息,10月17日,在2023年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上,東方電氣風電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18MW直驅離岸風電機組、18MW半直驅離岸風電機組、10MW+陸上風電機組三款新產品,本站匯總參數如下:18MW直驅離岸風電機組(DEW-18000)18MW直驅海上風電機組(DEW-18000)是針對海上I類風速區域開發的全球最大的直驅海上風力發電機組。其風輪直徑262米,機組採用平台化設計,延續了東方風電自主開發的「永磁直驅+全功率」變流技術路線。 18MW半直驅離岸風力機組(DEW-H

《想不到鴨》是一款近期非常熱門的休閒闖關解謎遊戲,而李白遊三峽關卡是其中之一。這款遊戲更新了許多關卡,其中一些關卡相對較難,玩家可能需要尋求攻略來幫助自己順利過關。今天,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了《想不到鴨》李白遊三峽關卡的通關攻略,希望能對不清楚該關卡具體過關方法的玩家提供幫助。請大家繼續往下閱讀,以下將以圖文形式分享攻略內容。 《想不到鴨》李白遊三峽通關攻略李白遊三峽1、李白遊三峽這一關我們需要在場景中找到12個不符合年代的東西,首先左上角是無人機外賣,船上放著愛心大禮包,李白手裡拿著釣竿2、船上

根據本站1月4日消息,隨著新能源裝置容量的大幅提升,冀北電網預計在2023年全年的新能源發電量將達到820億千瓦時。這一數字超過了冀北電網電源發電總量的51%,首次使新能源發電成為主要的電力來源。央視報道稱,冀北電網2023年新能源裝置突破5,000萬千瓦,佔電源裝置的76%,新能源發電量已佔發電總量的51%,在全國率先實現以新能源為主的發電系統;預計「十四五」末,冀北電網新能源裝置將超過8,000萬千瓦,佔本地電源總量比例將超過80%。冀北地區擁有豐富的風電和太陽能資源,因此成為了國家再生能源發展

本站4月22日消息,本站從中國核電官方公眾號獲悉,4月20日,在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薩迦縣的高原山地上,由中核匯能西藏公司投資、中核二二公司承建的中核集團首個在藏風電專案-中核薩迦30萬千瓦風光儲一體化工程風電場首颱風機吊運完成。這座基礎海拔4987米,總海拔高度達5092米的A25風機成為雪域高原上又一醒目的綠色能源新地標。根據測算,該風電場區最高海拔達5,193米,是目前世界上在建海拔最高、單體容量最大的風電工程。此計畫位於喜馬拉雅山北麓,距離珠穆朗瑪峰僅140公里左右,總裝置為300MW,

本站11月30日消息,根據國家能源局消息,國家能源局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多措並舉推動再生能源高品質躍升發展。繼今年6月突破13億千瓦後,全國再生能源發電裝置規模再創新高,截至10月底突破14億千瓦,達到14.04億千瓦,年增20.8%,約佔全國發電總裝置的49.9%,其中水電4.2億千瓦(常規水電3.7億千瓦、抽水蓄能5004萬千瓦)、風電4.04億千瓦、光伏發電5.36億千瓦、生質能發電0.44億千瓦。國家能源局表示,預計年底全國再生能源發電裝置將突破14.5億千瓦,風電光伏發電裝置

本站11月20日消息,國家能源局今日發布1-10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截至10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置容量約28.1億千瓦,年增12.6%。其中,太陽能發電裝置容量約5.4億千瓦,年增47.0%;風電裝置容量約4.0億千瓦,較去年成長15.6%。圖源Pexels1-10月份,全國發電設備累積平均利用2996小時,較去年同期減少88小時。其中,水電2704小時,較上年同期減少298小時;太陽能發電1120小時,較上年同期減少52小時;風電1816小時,較上年同期減少1小時;核電6357小時

本站1月26日消息,國家能源局今日發布2023年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截至12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置容量約29.2億千瓦,年增13.9%。其中,太陽能發電裝置容量約6.1億千瓦,年增55.2%;風電裝置容量約4.4億千瓦,較去年同期成長20.7%。圖源Pixabay2023年,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的發電設備平均利用時間為3,592小時,比去年同期減少101小時。主要發電企業的電源工程投資總額達9,675億元,年增30.1%。電網工程的投資總額為5,27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4%。 2023年

本站10月4日消息,根據中國三峽官方消息,10月4日,我國海拔最高風電計畫-西藏措美哲古風電場15台單機容量3兆瓦以上風力發電機組成功併網發電,其中批量使用了目前我國超高海拔地區已投產單機容量最大的3.6兆瓦風電機組。 ▲三峽傳媒資料圖片據介紹,西藏措美哲古風電場位於喜馬拉雅山北麓的山南市措美縣哲古鎮,風機設立在海拔5000至5200米之間,總裝機72.6兆瓦,共佈置25颱風機。根據本站查詢,第一階段的10台機組已於2021年12月全部容量併網,成為西藏自治區首個超高海拔風電開發技術研究與科技示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