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模態Transformer:面向快速穩健的3D目標偵測

王林
發布: 2023-10-10 22:53:16
轉載
1059 人瀏覽過

跨模態Transformer:面向快速穩健的3D目標偵測

目前,在自動駕駛的車輛中已經配備了多種資訊擷取感測器,如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以及相機感測器。從目前來看,多種感測器在自動駕駛的感知任務中顯示出了巨大的發展前景。例如,相機採集到的2D影像資訊捕捉了豐富的語義特徵,雷射雷達收集到的點雲資料可以為感知模型提供物體的準確位置資訊和幾何資訊。透過充分利用不同感測器所獲得的信息,可以減少自動駕駛感知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因素的發生,同時提升感知模型的檢測魯棒性

今天介紹的是一篇來自曠視的自動駕駛感知論文,並且中稿了今年的ICCV2023 視覺頂會,該文章的主要特點是類似PETR這類End-to-End的BEV感知演算法(不再需要利用NMS後處理操作過濾感知結果中的冗餘餘框),同時又額外使用了雷射雷達的點雲資訊來提高模型的感知性能,是一篇非常不錯的自動駕駛感知方向的論文,文章的連結和官方開源倉庫連結如下:

  • 論文連結:https://arxiv.org/pdf/2301.01283.pdf
  • 程式碼連結:https://github.com/junjie18/CMT

#CMT演算法模型整體結構

接下來,我們將對CMT感知模型的網路結構進行整體介紹,如下圖所示:

跨模態Transformer:面向快速穩健的3D目標偵測

透過整個演算法框圖可以看出,整個演算法模型主要包括三個部分

  • 雷射雷達主幹網路相機主幹網路(Image Backbone Lidar Backbone):用於取得點雲和環視圖像的特徵得到Point Cloud Token**(PC Tokens)以及Image Token(Im Tokens)**
  • 位置編碼的產生:針對不同感測器收集到的資料訊息,Im Tokens產生對應的座標位置編碼Im PEPC Tokens產生對應的座標位置編碼PC PE,同時Object Queries也產生對應的座標位置編碼查詢嵌入
  • Transformer Decoder FFN網路:輸入為Object Queries   查詢嵌入 以及完成位置編碼的Im TokensPC Tokens進行交叉注意力的計算,利用FFN產生最終的3D Boxes 類別預測

在詳細介紹了網路的整體結構之後,接下來將詳細介紹上述提到的三個子部分

雷射雷達主幹網路相機主幹網路(Image Backbone Lidar Backbone)
  • 雷射雷達主幹網路
    通常所採用的光達主幹網路擷取點雲資料特徵包括以下五個部分
  • 點雲資訊體素化
  • #體素特徵編碼
  • # 3D Backbone(常用VoxelResBackBone8x網路)對體素特徵編碼後的結果進行3D特徵的提取
  • 將3D Backbone提取到特徵的Z軸進行壓縮,得到BEV空間下的特徵
  • #利用2D Backbone對投影到BEV空間的特徵做進一步的特徵擬合
  • 由於2D Backbone輸出的特徵圖的通道數與Image輸出的通道數不一致,用了一個卷積層進行通道數的對齊(針對本文模型而言,做了一個通道數量的對齊,但並不屬於原有點雲資訊提取的範疇)
  • 相機主幹網路
    一般採用的相機主幹網路提取2D影像特徵包括以下兩個部分:
  • #輸入:2D Backbone輸出的降採樣16倍和32倍的特徵圖

  • 輸出:將下取樣16倍和32倍的影像特徵進行融合,取得降採樣16倍的特徵圖

  • Tensor([bs * N, 1024, H / 16 , W / 16])

  • Tensor([bs * N,2048,H / 16,W / 16])

  • 需要重新寫的內容是:張量([bs * N,256,H / 16,W / 16])

  • 重寫內容:使用ResNet-50網路來擷取環視圖像的特徵

  • #輸出:輸出下取樣16倍和32倍的影像特徵

  • 輸入張量:Tensor([bs * N,3,H,W])

  • ##輸出張量:

    Tensor([bs * N,1024,H / 16,W / 16])

  • 輸出張量:``Tensor([bs * N,2048, H / 32,W / 32])`

  • 需要進行改寫的內容是:2D骨架擷取影像特徵

  • Neck(CEFPN)

位置編碼的產生
根據上述介紹,位置編碼的產生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分別是影像位置嵌入、點雲位置嵌入和查詢嵌入。以下將逐一介紹它們的生成過程

    Image Position Embedding(Im PE)
  • Image Position Embedding的生成過程與PETR中圖像位置編碼的生成邏輯是一樣的(具體可以參考PETR論文原文,這裡不做過多的闡述),可以總結為以下四個步驟:
    在圖像座標系下產生3D圖像視錐點雲
  • # 3D影像視錐點雲利用相機內參矩陣變換到相機座標系下得到3D相機座標點
  • #相機座標系下的3D點利用cam2ego座標變換矩陣轉換到BEV座標系下
  • 將轉換後的BEV 3D 座標利用MLP層進行位置編碼得到最終的影像位置編碼
    Point Cloud Position Embedding(PC PE)
  • Point Cloud Position Embedding的產生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兩個步驟
  • 在BEV空間的網格座標點利用#pos2embed()函數將二維的橫縱座標點轉換到高維度的特徵空間

    # 点云位置编码`bev_pos_embeds`的生成bev_pos_embeds = self.bev_embedding(pos2embed(self.coords_bev.to(device), num_pos_feats=self.hidden_dim))def coords_bev(self):x_size, y_size = (grid_size[0] // downsample_scale,grid_size[1] // downsample_scale)meshgrid = [[0, y_size - 1, y_size], [0, x_size - 1, x_size]]batch_y, batch_x = torch.meshgrid(*[torch.linspace(it[0], it[1], it[2]) for it in meshgrid])batch_x = (batch_x + 0.5) / x_sizebatch_y = (batch_y + 0.5) / y_sizecoord_base = torch.cat([batch_x[None], batch_y[None]], dim=0) # 生成BEV网格.coord_base = coord_base.view(2, -1).transpose(1, 0)return coord_base# shape: (x_size *y_size, 2)def pos2embed(pos, num_pos_feats=256, temperature=10000):scale = 2 * math.pipos = pos * scaledim_t = torch.arange(num_pos_feats, dtype=torch.float32, device=pos.device)dim_t = temperature ** (2 * (dim_t // 2) / num_pos_feats)pos_x = pos[..., 0, None] / dim_tpos_y = pos[..., 1, None] / dim_tpos_x = torch.stack((pos_x[..., 0::2].sin(), pos_x[..., 1::2].cos()), dim=-1).flatten(-2)pos_y = torch.stack((pos_y[..., 0::2].sin(), pos_y[..., 1::2].cos()), dim=-1).flatten(-2)posemb = torch.cat((pos_y, pos_x), dim=-1)return posemb# 将二维的x,y坐标编码成512维的高维向量
    登入後複製


  • #透過使用多層感知器(MLP)網絡進行空間轉換,確保通道數的對齊


  • #查詢嵌入

    #為了讓Object Queries、Image Token以及Lidar Token之間計算相似性更加的準確,論文中的查詢嵌入會利用Lidar和Camera生成位置編碼的邏輯來產生;具體而言查詢嵌入= Image Position Embedding(同下面的rv_query_embeds) Point Cloud Position Embedding(同下面的bev_query_embeds)。


  • bev_query_embeds產生邏輯

    因為論文中的Object Query原本是BEV空間進行初始化的,所以直接重複使用Point Cloud Position Embedding產生邏輯中的位置編碼和bev_embedding()函數即可,對應關鍵程式碼如下:

    def _bev_query_embed(self, ref_points, img_metas):bev_embeds = self.bev_embedding(pos2embed(ref_points, num_pos_feats=self.hidden_dim))return bev_embeds# (bs, Num, 256)
    登入後複製


  • rv_query_embeds產生邏輯需要重新寫

    #在前面提到的內容中,Object Query是在BEV座標系下的初始點。為了遵循Image Position Embedding的生成過程,論文中需要先將BEV座標系下的3D空間點投影到影像座標系下,然後再利用先前產生Image Position Embedding的處理邏輯,以確保生成過程的邏輯相同。以下是核心程式碼:

    def _rv_query_embed(self, ref_points, img_metas):pad_h, pad_w = pad_shape# 由归一化坐标点映射回正常的roi range下的3D坐标点ref_points = ref_points * (pc_range[3:] - pc_range[:3]) + pc_range[:3]points = torch.cat([ref_points, ref_points.shape[:-1]], dim=-1)points = bda_mat.inverse().matmul(points)points = points.unsqueeze(1)points = sensor2ego_mats.inverse().matmul(points)points =intrin_mats.matmul(points)proj_points_clone = points.clone() # 选择有效的投影点z_mask = proj_points_clone[..., 2:3, :].detach() > 0proj_points_clone[..., :3, :] = points[..., :3, :] / (points[..., 2:3, :].detach() + z_mask * 1e-6 - (~z_mask) * 1e-6)proj_points_clone = ida_mats.matmul(proj_points_clone)proj_points_clone = proj_points_clone.squeeze(-1)mask = ((proj_points_clone[..., 0] = 0)& (proj_points_clone[..., 1] = 0))mask &= z_mask.view(*mask.shape)coords_d = (1 + torch.arange(depth_num).float() * (pc_range[4] - 1) / depth_num)projback_points = (ida_mats.inverse().matmul(proj_points_clone))projback_points = torch.einsum("bvnc, d -> bvndc", projback_points, coords_d)projback_points = torch.cat([projback_points[..., :3], projback_points.shape[:-1]], dim=-1)projback_points = (sensor2ego_mats.matmul(intrin_mats).matmul(projback_points))projback_points = (bda_mat@ projback_points)projback_points = (projback_points[..., :3] - pc_range[:3]) / (pc_range[3:] - self.pc_range[:3])rv_embeds = self.rv_embedding(projback_points)rv_embeds = (rv_embeds * mask).sum(dim=1)return rv_embeds
    登入後複製
    透過上述的變換,即完成了BEV空間座標系下的點先投影到影像座標系,再利用先前產生Image Position Embedding的處理邏輯產生rv_query_embeds的過程。

    最後查詢嵌入 = rv_query_embeds bev_query_embeds


    #

Transformer Decoder FFN網路
  • Transformer Decoder
    這裡與Transformer中的Decoder運算邏輯是完全一樣的,但在輸入資料上有點不同
  • 第一點是Memory:這裡的Memory是Image Token和Lidar Token進行Concat後的結果(可以理解為兩個模態的融
  • 第二點是位置編碼:這裡的位置編碼是rv_query_embeds和bev_query_embeds進行concat的結果,query_embed是rv_query_embeds bev_query_embeds;
    ##FFN
  • #這個FFN網路的作用與PETR中的作用是完全相同PETR中的作用是完全相同PETR中的作用是完全相同PETR中的作用是完全相同PETR中的作用是完全相同PETR中的作用是完全相同PETR中的作用是完全相同PETR中的作用是與PETR中的作用是完全相同的,具體的輸出結果可以看PETR原文,這裡就不做過多的贅述了。

論文實驗結果##先放出來CMT和其他自動駕駛感知演算法的比較實驗,論文作者分別在nuScenes的test和val集上進行了比較,實驗結果如下

各個感知演算法在nuScenes的test set上的感知結果對比
    表格中的Modality代表輸入到感知演算法中的感測器類別,C代表相機感測器,模型只餵入相機資料。L代表雷射雷達感測器,模型只餵入點雲資料。LC代表雷射雷達和相機感測器,模型輸入的是多模態的資料。透過實驗結果可以看出,CMT-C模型的性能高於BEVDet和DETR3D。CMT-L模型的性能要高於CenterPoint和UVTR這類純雷射雷達的感知演算法模型。而當CMT採用光達的點雲資料和相機資料後超越了現有的所有單模態方法,得到了SOTA的結果。

跨模態Transformer:面向快速穩健的3D目標偵測

模型在nuScenes的val set上的感知結果對比
    透過實驗結果可以看出,CMT-L的感知模型的性能超越了FUTR3D和UVTR。當同時採用雷射雷達的點雲數據和相機資料後,CMT較大幅度超越了現有的採用多模態的感知演算法,像FUTR3D、UVTR、TransFusion、BEVFusion等多模態演算法,取得了val set上的SOTA結果。

跨模態Transformer:面向快速穩健的3D目標偵測接下來是CMT創新點的消融實驗部分

跨模態Transformer:面向快速穩健的3D目標偵測#首先,我們進行了一系列消融實驗,來確定是否採用位置編碼。透過實驗結果發現,當同時採用影像和雷射雷達的位置編碼時,NDS和mAP指標實現了最佳效果。接下來,在消融實驗的(c)和(f)部分,我們對點雲主幹網路的類型和體素大小進行了不同的嘗試。而在(d)和(e)部分的消融實驗中,我們則對相機主幹網路的類型和輸入解析度的大小進行了不同的嘗試。以上只是對實驗內容的簡要概括,如需了解更多詳細的消融實驗,請參閱原​​文

最後放一張CMT的感知結果在nuScenes數據集上可視化結果的展示,通過實驗結果可以看出,CMT還是有較好的感知結果的。

跨模態Transformer:面向快速穩健的3D目標偵測

總結

目前,將各種模態融合在一起以提升模型的感知性能已經成為一個熱門的研究方向(尤其是在自動駕駛汽車上,配備了多種感測器)。同時,CMT是一個完全端到端的感知演算法,不需要額外的後處理步驟,並且在nuScenes資料集上具有最先進的精確度。本文對這篇文章進行了詳細介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需要重寫的內容是: 原文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Fx7dkv8f2ibkfO66-5hEXA

以上是跨模態Transformer:面向快速穩健的3D目標偵測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
來源:51cto.com
本網站聲明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
最新問題
熱門教學
更多>
最新下載
更多>
網站特效
網站源碼
網站素材
前端模板
關於我們 免責聲明 Sitemap
PHP中文網:公益線上PHP培訓,幫助PHP學習者快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