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論:理解Linux進程的退出方法
導讀 | 當一個行程結束了運行或在半途中終止了運行,那麼核心就需要釋放該進程所佔用的系統資源。這包括進程運行時打開的文件,申請的記憶體等。 |
Linux 下進程的退出分為正常退出和異常退出兩種:
1.正常退出
a. 在main()函數中執行return 。
b.呼叫exit()函數
c.呼叫_exit()函數
2.異常退出
a.呼叫about函數
b.進程收到某個訊號,而該訊號使程式終止。
不管是哪一種退出方式,系統最終都會執行核心中的相同程式碼。這段程式碼用來關閉進程所用已開啟的檔案描述符,釋放它所佔用的記憶體和其他資源。
幾種退出方式的比較1.exit和return 的差別:
exit是一個函數,有參數。 exit執行完後把控制權交給系統
return是函式執行完後的回傳。 renturn執行完後把控制權交給呼叫函數。
2.exit和abort的差別:
exit是正常終止進程
about是異常終止。
exit()和_exit()函數exit和_exit函數都是用來終止進程的。當程式執行到exit或_exit時,系統無條件的停止剩下所有操作,清除各種資料結構,並終止本程序的運作。
exit在頭檔stdlib.h中聲明,而_exit()聲明在頭檔unistd.h中聲明。 exit中的參數exit_code為0代表進程正常終止,若為其他值表示程式執行過程中有錯誤發生。
exit()和_exit()的差別_exit()執行後立即傳回給內核,而exit()要先執行一些清除操作,然後將控制權交給內核。
呼叫_exit函數時,其會關閉進程所有的檔案描述符,清理記憶體以及其他一些核心清理函數,但不會刷新流(stdin, stdout, stderr ...). exit函數是在_exit函數之上的一個封裝,其會呼叫_exit,並在呼叫之前先刷新流。
exit()函數與_exit()函數最大差別就在於exit()函數在呼叫exit系統之前要檢查檔案的開啟情況,把檔案緩衝區的內容寫回檔案。由於Linux的標準函數庫中,有一種被稱為「緩衝I/O」的操作,其特徵就是對應每一個開啟的文件,在記憶體中都有一片緩衝區。每次讀取檔案時,會連續的讀出若干筆記錄,這樣在下次讀取檔案時就可以直接從記憶體的緩衝區讀取;同樣,每次寫檔案的時候也僅僅是寫入記憶體的緩衝區,等滿足了一定的條件(如達到了一定數量或遇到特定字元等),再將緩衝區中的內容一次性寫入檔案。這種技巧大大增加了檔案讀寫的速度,但也給程式設計代來了一點兒麻煩。例如有一些數據,認為已經寫入了文件,實際上因為沒有滿足特定的條件,它們還只是保存在緩衝區內,這時用_exit()函數直接將進程關閉,緩衝區的數據就會丟失。因此,要確保資料的完整性,就一定要使用exit()函數。
透過一個函數實例來看看它們之間的差異:
函數實例1 : exit.c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printf("using exit----\n"); printf("This is the content in buffer\n"); exit(0); }
執行結果為:
using exit---- This is the content in buffer
函數實例2:_exit.c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printf("using _exit--\n"); printf("This is the content in buffer"); _exit(0); }
執行結果為 :
using _exit--
printf函數就是使用緩衝I/O的方式,該函數在遇到「\n」換行符號時自動的從緩衝區中將記錄讀出。所以exit()將緩衝區的資料寫完後才退出,而_exit()函數直接退出。
大家也可以把函數實例2中的printf("This is the content in buffer");改為printf("This is the content in buffer\n")(即在printf中最後加上一個\n看運行結果是什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結果?)
父子進程終止的先後順序不同會產生不同的結果1.父行程先於子程序終止:
此種情況就是我們前面所用的孤兒進程。當父行程先退出時,系統會讓init行程接管子程序 。
2.子程序先於父進程終止,而父進程又沒有呼叫wait函數
此種情況子程序進入僵死狀態,並且會一直維持下去直到系統重新啟動。當子行程處於僵死狀態時,核心只保存一些行程的必要資訊以備父行程所需。此時子進程始終佔有資源,同時也減少了系統可以創建的最大進程數。
什麼是 僵死狀態呢?
一個已經終止、但是其父進程尚未對其進行善後處理(獲取終止子進程的有關信息,釋放它仍佔有的資源)的進程被稱為僵死進程(zombie)。
3.子程序先於父進程終止,而父進程呼叫了wait函數
此時父進程會等待子進程結束。
以上是方法論:理解Linux進程的退出方法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門文章

熱工具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Linux系統的五個基本組件是:1.內核,2.系統庫,3.系統實用程序,4.圖形用戶界面,5.應用程序。內核管理硬件資源,系統庫提供預編譯函數,系統實用程序用於系統管理,GUI提供可視化交互,應用程序利用這些組件實現功能。

要查看 Git 倉庫地址,請執行以下步驟:1. 打開命令行並導航到倉庫目錄;2. 運行 "git remote -v" 命令;3. 查看輸出中的倉庫名稱及其相應的地址。

雖然 Notepad 無法直接運行 Java 代碼,但可以通過借助其他工具實現:使用命令行編譯器 (javac) 編譯代碼,生成字節碼文件 (filename.class)。使用 Java 解釋器 (java) 解釋字節碼,執行代碼並輸出結果。

在 Sublime 中運行代碼的方法有六種:通過熱鍵、菜單、構建系統、命令行、設置默認構建系統和自定義構建命令,並可通過右鍵單擊項目/文件運行單個文件/項目,構建系統可用性取決於 Sublime Text 的安裝情況。

Linux的主要用途包括:1.服務器操作系統,2.嵌入式系統,3.桌面操作系統,4.開發和測試環境。 Linux在這些領域表現出色,提供了穩定性、安全性和高效的開發工具。

要安裝 Laravel,需依序進行以下步驟:安裝 Composer(適用於 macOS/Linux 和 Windows)安裝 Laravel 安裝器創建新項目啟動服務訪問應用程序(網址:http://127.0.0.1:8000)設置數據庫連接(如果需要)

在 Sublime Text 中運行 Python 腳本的方法:安裝 Python 解釋器配置 Sublime Text 中的解釋器路徑按 Ctrl B(Windows/Linux)或 Cmd B(macOS)運行腳本如果需要交互式控制台,請按 Ctrl \(Windows/Linux)或 Cmd \(macO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