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啟動重點研發計畫:道路交通管制與安全自主化項目
全國重點研發計畫自主式道路交通管制與安全計畫的啟動活動於12月28日在蘇州市吳中區舉行。
全國重點研發計畫的「端網雲端整合道路交通全要素智慧控制技術」和「自主式道路交通系統安全保障技術」計畫已正式簽約啟動。這個計畫是由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和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主導進行的。同時,自動駕駛交通法規符合性訓練(蘇州)基地計畫也在今天揭牌。
本站查詢發現,國內首條滿足車路協同式自動駕駛等級的全息感知智慧高速公路計畫已經在蘇州投用。
本計畫涵蓋了蘇台高速S17(黃埭互通 - 湘城樞紐)和滬宜高速S48(湘城樞紐 - 陽澄湖北互通),總長度為56公里。其中,能夠進行L4級自動駕駛測試的路段為6.5公里,該路段位於渭塘互通至湘城樞紐的單向路段上。

官方介紹稱,該專案對蘇台高速S17(黃埭互通~ 陽澄湖北互通)雙向56 公里路段進行智慧化升級,在55 個點位佈設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影機、路側天線RSU 等感知設備270 套,打造全像感知路段和匝道(互通)感知路段。
本計畫途經北橋互通、渭塘互通、相城樞紐、陽澄北湖服務區,沿線細分場景包括收費站、匝道、服務區等。
全像感知路段位於渭塘互通至相城樞紐的單向6.5公里路段上,方向為由西向東。在這段路段中,設置了兩塊資訊提示屏,分別位於全像主路的入口和中間位置。此外,在每個點位平均每230公尺處也佈設了光達、攝影機等設備。同時,路側也設置了一系列天線RSU,彼此之間的間距約為460公尺。
感知路段是指安裝了一系列設備的匝道(互通),這些設備可以感知進出測試路段的車輛。每個感知路段的主要設備包括攝影機、路側天線 RSU、以及毫米波雷達等。這些設備的作用是透過不同的技術手段來監測和識別車輛,從而實現對車輛行駛狀態的即時感知和監控。攝影機可以拍攝車輛的影像和視頻,路側天線 RSU 可以接收和發送車輛通訊數據,而毫米波雷達則可以用來測量車輛的距離和速度等資訊。透過這些設備的協同工作,感知路段可以對進出測試路段的車輛進行準確的監測和識別,為交通管理和安全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援。

#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了一份通知,名為《關於開展智慧網聯汽車准入及上路通行試辦工作的通知》。該通知指出,開展智慧網聯汽車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是為了加速智慧網聯汽車產品的推廣應用,以確保其安全運作。同時,通知也提出了對經過試點實證的自動駕駛先進技術和產品的支持,並計劃進一步推廣。
目前,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城市都已經制定了政策,允許自動駕駛汽車在特定區域和特定時間段內進行城市公共汽車、出租車和物流配送等商業化試運營。而且,這項應用的規模正在不斷擴大。
以上是我國啟動重點研發計畫:道路交通管制與安全自主化項目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費產生 AI 無盡。

熱門文章

熱工具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熱門話題

上海久事集團旗下交通卡公司與AlipayHK合作推出了全新的「上海大眾運輸乘車碼」服務。這項服務為非中國內地用戶提供了一種便捷的直接掃碼乘車方式。 2月6日起,所有使用AlipayHK的用戶都可以透過此服務,在上海公車、地鐵等交通工具上直接掃碼支付車費,無需再購買實體交通卡。這是上海公共交通領域首次對外國遊客提供的便利服務,為他們提供了更便利、快速的出行體驗。香港朋友在上海可以像內地用戶一樣享受同等換乘優惠,使用AlipayHKApp刷碼消費,搭乘公車、渡輪、松江有軌和金山鐵路,方便快速。

9月26日消息,中國高鐵網路迎來了新的成員。今天上午,廣東省正式啟用了一項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廣汕高鐵開始營運。首次G9726次高鐵列車於上午8時30分從廣州東站緩緩啟動,開始了漫長的旅程,經過新建的廣汕高鐵,約73分鐘後成功抵達汕尾站廣汕高鐵全長200公里,設計時速高達350公里/小時,線路共設有8座車站。其中,新塘站與廣深三、四線相連,是廣深城際鐵路的要道。博羅至惠州北、惠州南至仲愷的聯絡線增強了與週邊地區的聯繫。據了解,這項工程不僅是廣東省內的一大交通亮點,也是中國東南沿海高鐵通道的重要小組

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和交通需求的日益增加,交通無人機作為一項創新技術,正逐漸在城市交通管理中展現其獨特的應用價值。本文將詳細探討無人機在交通領域的應用現狀,並著重在其在交通監控、事故現場勘察和交通管制與引導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交通監控與管理是一項重要的任務。它涉及監控和管理道路上的交通情況,以確保交通的安全和順暢。透過安裝攝影機和其他監測設備,可以即時監控交通狀況,包括交通流量、車輛速度和違規行為。監控中心可以透過收集和分析這些數據來制定有效的交通管理策略。此外,還可以使用交通號誌和路標來

自動駕駛汽車能夠準確繪製周圍環境的地圖,並監控附近車輛、交通燈、行人和車道標記等的位置以及即時情況。目前的研究表明,儘管仍需對其中每個子系統進行重大改進,才能實現功能全面、安全的自動駕駛汽車,但一旦實現了這些里程碑式的改進,人們不僅會改變汽車的操作方式,還會發現其所帶來的影響遠遠超出自動駕駛汽車領域。美國《富比士》雙週刊網站在近日的報導中,展望了自動駕駛汽車有望改變未來世界的4種方式。減少交通事故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約有130萬人死於交通事故,這數字在2030年有可能達到220

要判斷能否安全地穿越寬闊的道路,需要行人和駕駛之間的社交提示和配合交流。那麼,如果是自動駕駛車輛會怎麼樣呢?自動駕駛汽車公司Motional認為,讓車輛更善於表達可能是維持這些重要訊號的關鍵。在人行橫道上等候時,Motional的首席工程師保羅•施密特(Paul Schmitt)體驗到了他稱之為「一瞥共舞」的感覺。這是一種快速且幾乎是潛意識的評估:迎面而來的汽車駕駛看向哪裡?他們是否注意到他? 「而對於自動駕駛車輛,這種互動有一半都不存在了。」施密特說,「因此,有哪些提示可供行人了解車輛的意圖?

在知乎上看到這麼一個問題,十年後可以實現無人駕駛普遍化嗎?並提出現在是否還有必要學習駕照。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涉及了自動駕駛商用化的時間可能以及自動駕駛落地後我們的生活會發生哪些改變。在這個問題中,也涉及了一個概念,即普遍化,這也是一個非常值得討論的問題。智駕最前線將從這一問題著手,與大家討論。自動駕駛關乎智慧移動、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是未來發展的一大趨勢,也將是改變社會生活方式的技術轉變。自動駕駛,簡而言之就是汽車控制角色的轉變,現在我們的出行過程中,完全離不開人的

全國重點研發計畫自主式道路交通控制與安全計畫的啟動活動於12月28日在蘇州市吳中區舉行。國家重點研發計畫的「端網雲端整合道路交通全要素智慧控制技術」和「自主式道路交通系統安全保障技術」計畫已正式簽約啟動。這個計畫是由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和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主導進行的。同時,自動駕駛交通法規符合性訓練(蘇州)基地計畫也在今天揭牌。本站查詢發現,國內首條滿足車路協同式自動駕駛等級的全息感知智慧高速公路計畫已經在蘇州投用。此專案涵蓋了蘇台高速S17(黃埭互通-湘城樞紐)和滬宜高速S48(

本站8月2日消息,央視新聞昨(8月1日)報道,隆中大橋(原名牛首漢江特大橋)順利合龍,該橋是我國最大跨徑組合梁獨塔斜拉橋。圖源:央視新聞本站註:隆中大橋由中交二航局承建,位於湖北省襄陽市,全長4454米,兩個主跨均為330米,屬於襄陽207國道改建項目。 207國道襄陽段改建工程起於鄂豫兩省交界處的襄州區黃集鎮,途經襄州、樊城、襄城、南漳、宜城5個縣(市、區),全長約96公里,是襄陽市建設里程最長、投資規模最大、社會關注度最高的普通公路建設項目。隆中大橋的設計結合了襄陽歷史文化底蘊,主塔採用「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