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者加強AI服務,迎來大規模'繁花'時代
大模型「繁花」時代來了!營運商深耕AI服務
OpenAI宣布GPT Store正式上線,協助人工智慧大模型應用場景拓展。鄔賀銣指出大模型已成為網路的新風口,將深刻改變人機互動方式。
大模型產業蓬勃發展,作為雲端網融合優勢的營運商,積極探索大模型服務。
大模型成運營商業務突破點
透過開啟人工智慧聊天窗,我們可以使用萬能助理來實現知識回答、文章潤飾和英文翻譯等功能。此外,我們還可以進入直播間,由虛擬數位講師「小鹿」進行全天候的授課,並根據學員的學習數據提供個人化的回饋和建議。 大模型的出現標誌著通用人工智慧正逐漸成為現實。這些密集上新的大模型正與實際生活場景結合,在應用端展現了巨大的潛力和優勢。這項發展是人工智慧新一輪爆發的轉折點,讓我們看到了通用人工智慧在實踐中的嶄露頭角。
回望大模型產業一年發展,不僅阿里雲、百度、科大訊飛等科技公司推出的大模型,還能看見運營商的身影,運營商此舉為何意義?
運營商佈局大模型域,既是迎合資訊時代變革的大趨勢,更是商業價值角度的必然選擇。
AI大模型為電信網路數智化變革增添強勁動力,從應用價值角度來看是非常有益的。現代電信網路規模和複雜度不斷增加,導致網路部署和營運變得更加複雜。因此,網路的數智轉型勢在必行。透過應用AI大模型,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優化網路資源,提高網路的效率和效能。這將為電信網路帶來巨大的改變和進步。
從商業角度來看,儘管三大營運商的「第二曲線業務」成為業績成長的主要推動力,但傳統業務如手機流量和固網寬頻仍是營運商利潤的主要來源,而新興業務如雲端運算和物聯網仍處於發展初期。根據大模型之家的預測,到2023年,全球人工智慧大模型市場規模將達到210億美元,並在2028年達到1,095億美元。在人工智慧大行其道的時代,充分利用大模型的「流量」將成為營運商業務的突破口。
工業領域應用潛力巨大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驒表示,基礎大模型通識能力強,但聊天難成剛需,要體現大模型的價值,還要靠落地產業應用。其中,大模型在工業製造領域的應用表現出極大潛力。
新型工業化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是資訊化與工業化的整合發展,是實體經濟和數位經濟的深度融合發展。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新型工業化道路上,需要強化需求和場景牽引、解放員工的創造力,而大模型將為企業帶來智慧生產的新典範。以礦場作業為例,在採煤過程中,工作人員操作不當,例如深度不夠、角度有誤等都會產生安全隱患甚至事故。 AI大模型的應用,能讓工人坐在辦公室裡就能完成卸壓工程規範驗證,做到智慧管理與智慧生產奮力,進而提高礦業的安全生產效率。
目前,營運商的大模型主要是透過垂直產業進行預測性維護、工業質檢、生產過程智慧化、數位化生產助理、智慧供應鏈和物流、數位孿生、資料安全與合規、銷售推薦和自動化、智慧客服等賦能,進而實現工業數位轉型,推動新型工業化的快速發展。
中國電信的星河AI平台累積了數千個視覺辨識演算法,已規模應用於紡織質檢、物流分類等工業場景。中國移動形成了超370項機器視覺、語音、自然語言處理、網路智慧化等各領域AI能力。中國聯通也在機器視覺、語言辨識、自然語言處理、知識理解等方面自研了60多項核心演算法。
大模型開源湧動
縱觀全球,打造人工智慧生態有開源和閉源兩條路。大模型因其不確定性形成開源模式和預研模式同時推進的基本格局。
訓練大模型需極大的算力,開發成本高昂,這在一定程度將中小企業擋在大模型開發的門外。這時,大模型開源可以降低企業部署大模型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大模型應用。
長久以來,開源成為網路時代的主流模式第一。 2017年,中國發布《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將開源、開放作為基本原則寫入了規劃。科技部副部長吳朝暉在2023中關村論壇上表示,中國堅持開源協作,加強大模型技術持續創新,協同解決透明性、穩定性等共性問題,進一步推動算力資源和數位資源開放共享,加速形成大模型的產業生態。
基於長遠考慮,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黃鐵軍曾表示,技術本身不斷迭代演進,不能封閉在少數公司裡,第三方參與者匯聚成洪流,將來可能成為大模型時代的技術底座。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近日,中國電信宣布,將自研星辰AI大型模型全面開源,以更好地助力客戶業務的智慧化升級。目前,中國電信已宣布將星辰AI大模型透過Github、Gitee及Huggingface平檯面向全社會開源,公開其底層程式碼、演算法邏輯及其預製的各種基礎大模型、開發模組、訓練工具等核心產品能力。
(圖片來源:攝圖網)
END
0
向「通訊資訊報」投稿,請致信:txxxb2001@163.com,
稿件一經刊發,將依文章質量,
提供千字200元-500元的稿酬。
其他合作、建議、新聞線索,
歡迎於微信公眾號後台聯絡我們。
不良訊息檢舉電話:0591-83365173。
以上是業者加強AI服務,迎來大規模'繁花'時代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門文章

熱工具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如何在iPhone上手動選擇蜂窩運營商網路無論您的iPhone運行的是什麼iOS軟體,您都可以按照以下步驟在您的iPhone上手動選擇您的網路提供者。從iPhone的主畫面轉到「設定」。在設定選單中,向下滾動並點擊“蜂窩”繼續。接下來,選擇位於個人熱點設定下方的「網路選擇」選項,如下面的螢幕截圖所示。在這裡,您會看到網路選擇設定為自動。在切換開關上點擊一次以將其變更為手動。您需要等待幾秒鐘才能顯示所有可用的網路。現在,只需選擇您的電信業者或合作網路供應商進行國際漫遊,您就可以開始了。你去

本站 3 月 31 日消息,Counterpoint 發布研究報告稱,Amdocs 成為 eSIM 設計領域的領導者,是平台完整性方面最全面的市場參與者。 Moflix、Lotusflare、IDEMIA 和 Truphone 被評為挑戰者,正成為端對端 eSIM 設計能力領域的新興領導者。 10T Tech、泰雷茲、G+D、Workz、紅茶行動和 Oasis Smart SIM 被評為黑馬,他們正與不同參與者合作,共同提供 eSIM 設計解決方案。諾基亞、愛立信、HPE、Valid、Achelos

蘋果上個月大約在同一時間發布了iOS15和iPhone13機型,用戶對該公司提供的產品直言不諱,有些人讚不絕口,而有些人則相當批評。用戶面臨的問題之一是電話應用程式中不時彈出「最後一行不再可用」錯誤。在此頁面上,我們將解釋此錯誤的全部內容以及您如何能夠自行修復它們。為什麼我的iPhone13上出現「最後一行不再可用」錯誤?當用戶第一次啟動iPhone13時,它似乎會彈出「最後一行不再可用」錯誤。根據先前的例子,這個問題似乎是一個與某些較新iPhone上的e-SIM功能有

4月9日消息,华为、河北联通明日举行云龍套餐暨星光F50推介会,面向广大河北家庭用户正式推出云龍套餐。据介绍,华为星光F50光猫可提供全屋3000M的Wi-Fi7网络覆盖,将整个Wi-Fi虚拟成一个超级Wi-Fi热点,实现10毫秒漫游无感切换,数据0丢包,支持视频通话无卡顿。星光F50在背部新增了一块SSD硬盘,采用了本地、云端双备份的形式实现用户数据存储功能,官方将其命名为“iFTTR全光家庭存储”,用户可通过“碰一碰”实现相册备份和数据存储。注意到,星光F50的主光猫升级了2.5G网口,并配

感謝網友我搶了台的線索投遞! 6月20日消息,中國聯通剛發佈公告,公佈了其5月營運數據。截至2024年5月份,中國聯通「大聯接」用戶累計抵達數約10.53億戶,5G套餐用戶累計2.74億戶,物聯網終端連接累計達5.51億戶。註:「大連結」用戶累計到達數=行動出帳用戶累計到達數+固網寬頻用戶累計到達數+固網本地電話用戶累計到達數+物聯網終端連接累計到達數+網路專線用戶累計到達數。中國移動今日也發佈公告,5月行動業務方面客戶總數累計到達9.9844億戶淨增加107.8萬戶,其中5G網路客戶數達5.0

28日,2023上海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2023上海)開幕,「5.5G」成為熱門主題,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CFO孟晚舟在大會上也發表了「擁抱5G變革」的主題演講,她認為5.5G是5G網路演進的必然之路。 「5.5G網路下行萬億、上行千兆、千億聯接、內生智能的網絡特徵已經明確,從5G到5.5G,將更好地匹配人聯、物聯、感知、高端製造等場景,孵化更多的商業新機會。」對用戶來說,5.5G到底意味著什麼?我們還不知道。當業界已在討論5.5G?早已普及的5G體驗到底如何? 5G體驗爭議:真的比4G

電信商鎖sim卡已鎖的意思是手機卡已經被鎖定了。原因:使用者輸入PIN密碼錯誤次數超過三次,導致SIM卡自動鎖定,無法使用。解決方法:1、使用PUK碼解鎖;2、用手機解除SIM卡密碼的軟體強制解除密碼;3、到大型的營業廳,找客服人員幫忙解鎖。

在當前的科技浪潮中,算力作為推動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發展的核心動力,其重要性日益凸顯。華為作為國內科技巨頭,其自研的算力GPU在市場上備受矚目。然而,隨著需求的激增,華為算力GPU的供應情況卻顯得捉襟見肘,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據消息稱,2023年華為算力GPU的出貨量預計約為十萬片,而2024年產能可望增加至數十萬片。然而,目前已經接到的訂單量已高達數百萬片,尤其是在今年一月份,訂單量就達到了數十萬片。這種供不應求的情況導致了華為算力GPU的交貨時間延長,同時也推動了價格持續上漲的局面。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