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週邊 > 人工智慧 > 決策樹的生成過程與id3演算法相關

決策樹的生成過程與id3演算法相關

WBOY
發布: 2024-01-22 14:36:13
轉載
1182 人瀏覽過

決策樹的生成過程與id3演算法相關

ID3演算法是一種經典的用於生成決策樹的演算法,由Ross Quinlan於1986年提出。它透過計算每個特徵的資訊增益來選擇最佳的特徵作為分裂節點。 ID3演算法在機器學習和資料探勘領域被廣泛應用,尤其在分類任務中發揮重要作用。它的使用能夠提高模型的準確性和可解釋性,同時也能夠處理具有多個特徵和類別的複雜資料集。

決策樹是一種用於分類或迴歸的樹狀結構。它由節點和邊組成,節點代表特徵或屬性,邊代表可能的值或決策。根節點表示最重要的特徵,葉節點表示最終的分類結果。決策樹透過逐步判斷特徵值來決定分類結果,每次判斷都沿著樹的分支前進。這種結構簡單直觀,易於理解和解釋。決策樹演算法的關鍵是選擇最佳的特徵和決策點,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分類的準確性。

ID3演算法的基本想法是透過選擇最佳特徵,在每個節點上將資料集分成更小的子集。然後,遞歸地對每個子集應用相同的過程,直到達到終止條件。在分類問題中,終止條件通常是所有實例屬於同一類別或沒有更多特徵可供分裂。而在迴歸問題中,終止條件通常是達到一定的誤差或深度限制。這種自頂向下的遞歸分割方式,使得ID3演算法在建構決策樹時能夠充分利用特徵的訊息,從而實現高效率的分類和迴歸任務。

ID3演算法產生決策樹的過程

#1.選取最佳特徵

計算每個特徵的資訊增益,選擇具有最高資訊增益的特徵作為分裂節點。資訊增益是指將資料集依照某個特徵進行分裂後,分類結果的純度提高了多少,也就是熵的變化量。

資訊增益計算公式如下:

IG(D,F)=H(D)-\sum_{v\in Values( F)}\frac{|D_v|}{|D|}H(D_v)

#其中,IG(D,F)表示在資料集D中,特徵F的訊息增益;H(D)表示資料集D的熵;D_v表示在特徵F上取值為v的子集;Values(F)表示特徵F的值集。

2.將資料集分成子集

#以選取的最佳特徵為分裂節點,將資料集D分成若干個子集D_1,D_2,…,D_k,每個子集對應特徵F的一個取值。

3.遞迴生成子樹

對每個子集D_i,遞歸地產生一個子樹。如果子集D_i中所有實例屬於同一類別,或沒有更多特徵可供分裂,則產生一個葉節點,將該類別作為分類結果。

4.建構決策樹

將分割節點和子樹連結起來,構成決策樹。

ID3演算法的Python實作程式碼

import math

class DecisionTree:
    def __init__(self):
        self.tree = {}

    def fit(self, X, y):
        self.tree = self._build_tree(X, y)

    def predict(self, X):
        y_pred = []
        for i in range(len(X)):
            node = self.tree
            while isinstance(node, dict):
                feature = list(node.keys())[0]
                value = X[i][feature]
                node = node[feature][value]
            y_pred.append(node)
        return y_pred

    def _entropy(self, y):
        n = len(y)
        counts = {}
        for value in y:
            counts[value] = counts.get(value, 0) + 1
        entropy = 0
        for count in counts.values():
            p = count / n
            entropy -= p * math.log2(p)
        return entropy

    def _information_gain(self, X, y, feature):
        n = len(y)
        values = set([x[feature] for x in X])
        entropy = 0
        for value in values:
            subset_x = [x forx in X if x[feature] == value]
            subset_y = [y[i] for i in range(len(y)) if X[i][feature] == value]
            entropy += len(subset_y) / n * self._entropy(subset_y)
        information_gain = self._entropy(y) - entropy
        return information_gain

    def _majority_vote(self, y):
        counts = {}
        for value in y:
            counts[value] = counts.get(value, 0) + 1
        majority = max(counts, key=counts.get)
        return majority

    def _build_tree(self, X, y):
        if len(set(y)) == 1:
            return y[0]
        if len(X[0]) == 0:
            return self._majority_vote(y)
        best_feature = max(range(len(X[0])), key=lambda i: self._information_gain(X, y, i))
        tree = {best_feature: {}}
        values = set([x[best_feature] for x in X])
        for value in values:
            subset_x = [x for x in X if x[best_feature] == value]
            subset_y = [y[i] for i in range(len(y)) if X[i][best_feature] == value]
            subtree = self._build_tree(subset_x, subset_y)
            tree[best_feature][value] = subtree
        return tree
登入後複製

在上面的程式碼中,fit方法用於訓練決策樹,predict方法用於預測新實例的類別。 _entropy方法計算熵,_information_gain方法計算資訊增益,_majority_vote方法用於在葉節點中進行投票決策,_build_tree方法遞歸生成子樹。最終建構的決策樹儲存在self.tree。

要注意的是,上面的程式碼實作並不包含剪枝等最佳化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為了避免過度擬合,通常需要採用剪枝等技術來優化決策樹的生成過程。

總體來說,ID3演算法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決策樹生成演算法,它透過計算每個特徵的資訊增益來選擇最佳特徵,並遞歸地生成決策樹。它在處理小數據集和具有離散特徵的數據集時表現良好,並且易於理解和實現。但是,它不能處理連續特徵和缺失值,並且容易受到雜訊資料的干擾。因此,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根據資料集的特性選擇合適的演算法和最佳化技術。

以上是決策樹的生成過程與id3演算法相關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來源:163.com
本網站聲明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
熱門教學
更多>
最新下載
更多>
網站特效
網站源碼
網站素材
前端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