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網路3.0 > 香港證券和投資產品代幣化的實踐進展

香港證券和投資產品代幣化的實踐進展

王林
發布: 2024-02-04 10:30:03
轉載
1201 人瀏覽過

2024年1月12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成功舉辦了第三屆數位金融前沿學術會議。該會議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數位金融資產研究中心主辦,清華經管高階主管教育中心協辦。當天下午,萬向區塊鏈首席經濟學家、清華經管數位金融資產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鄒傳偉博士就"香港證券和投資產品代幣化的實踐進展"為題發表了主題演講。

鄒傳偉博士分享了四個部分的內容:代幣化與數位資產、香港證監會的兩個通函、香港代幣化實踐進展以及代幣化的猜想。

香港證券和投資產品代幣化的實踐進展

代幣化的核心邏輯在於將傳統資產映射到可編程的區塊鏈帳本上,實現資產的數位化和靈活操作。這個過程涉及兩個帳本系統的互動:傳統帳本和區塊鏈帳本。傳統帳本主要基於關係型資料庫,缺乏天然的可程式性。而區塊鏈的代幣透過智慧合約實現程式化操作,具備開放性、點對點交易和交易即結算等優勢。

代幣化是將傳統帳本中的資產鎖定,並在區塊鏈帳本中產生相應的Token,這些Token代表著資產,並透過Token的交易來實現資產的流通。代幣化的核心在於確保兩個帳本在靜態和動態上保持同步。透過代幣化,我們能夠以更靈活、更方便的方式操作資產,打破傳統金融的限制。

然而,並非所有資產都適合進行代幣化。一些不具備帳本的資產,如車輛和收藏品等,由於它們的獨特性和無法統一登記的特點,很難進行代幣化。即使對於已有帳本的資產,也並非所有資產都適合進行代幣化。這關鍵在於確保兩個帳本之間的同步問題得到解決。

此外,證券代幣化也引發了金融基礎設施的一系列問題。證券交易的登記、託管、清算和結算等環節需要與現有的金融基礎設施相適應。此外,在法律層面如何與金融監管框架保持相容,是業內討論中經常被忽視的問題。

證券代幣化試驗主要關注交易後處理環節,旨在提高效率和減少託管鏈條。一般來說,投資者並非直接持有代幣化證券,而是透過經紀商或專業機構進行交易。同時,收益權代幣化結合了證券化和代幣化的特點,將公司或專案的現金流打包成代幣化產品供投資者購買。代幣化的優勢在於能夠活躍存量資產,提高資金利用效率,並為投資者提供新的投資選擇。然而,代幣化也面臨一些挑戰和限制,需要進一步探索和改進。

代幣化的證券本質上仍然是傳統證券,只是增加了一層包裝。因此,代幣化本身並不會使產品變得複雜。對於代幣化後產生的新風險,國際上通行的監管邏輯是"相同業務、相同風險、相同規則"。除了滿足傳統的證券市場監管規則外,還需要額外管理代幣化造成的新風險。這意味著,監管機構需要確保代幣化的證券符合適用的法律法規,並採取必要的監管措施來保護投資者利益。 例如,在香港,證券和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已經發布了一系列指導,明確了代幣化證券的監管要求。這些要求包括發行人需獲得SFC批准,交易所需獲得SFC許可,並遵守反洗錢和投資者保護等方面的規定。 此外,監管機構也需要關注代幣化帶來的技術

對於投資和產品代幣化,香港證監會持審慎態度。目前,證監會對投資產品代幣化的一級市場(如申購和贖回)較為開放,但對二級市場交易較為保守。香港證監會要求代幣化產品的二級市場交易提供和非代幣化產品一樣的保護水平,並提出了嚴格的監管要求。

在實踐方面,香港代幣化主要分為三類項目:政府項目、金融機構項目和金融科技機構項目。目前還沒有一套成熟的模板能讓代幣化證券投資產品非常流暢地跑通。在香港的普通法系下,代幣化過程中有很多環節需要市場機構和香港證監會去打磨。

以上是香港證券和投資產品代幣化的實踐進展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
來源:jb51.net
本網站聲明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
熱門教學
更多>
最新下載
更多>
網站特效
網站源碼
網站素材
前端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