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知道Linux系統中有一個特殊的目錄,它不在硬碟上,而是在記憶體裡?它就是/dev/shm目錄,它可以讓你在記憶體中建立和使用文件,從而提高系統的速度和效率。但是,/dev/shm目錄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記憶體檔案系統,它還有很多其他的功能和用法,例如共享記憶體、進程間通訊、加密檔案等。在本文中,我們將深入探討/dev/shm目錄的奧秘,讓你更能利用它來優化你的Linux系統。
/dev/shm/是linux下一個非常有用的目錄,因為這個目錄不在硬碟上,而是在記憶體裡。因此在linux下,就不需要大費周折去建ramdisk,直接使用/dev/shm/就可達到很好的優化效果。 /dev /shm/需要注意的一個是容量問題,在linux下,它預設最大為記憶體的一半大小,使用df -h指令可以看到。但它並不會真正的佔用這塊內存,如果/dev/shm/下沒有任何文件,它佔用的內存實際上就是0字節;如果它最大為1G,裡頭放有100M文件,那麼剩餘的900M仍然可為其它應用程式所使用,但它所佔用的100M內存,是絕不會被系統回收重新劃分的,否則誰還敢往裡頭存文件呢?
預設系統就會載入/dev/shm ,它就是所謂的tmpfs,有人說跟ramdisk(虛擬磁碟),但不一樣。像虛擬磁碟一樣,tmpfs 可以使用您的 RAM,但它也可以使用您的交換分割區來儲存。而且傳統的虛擬磁碟是個區塊設備,並需要一個 mkfs 之類的命令才能真正使用它,tmpfs 是一個檔案系統,而不是區塊設備;您只是安裝它,它就可以使用了。
tmpfs有以下優勢:
1,動態檔案系統的大小。
2,tmpfs 的另一個主要的好處是它閃電般的速度。因為典型的 tmpfs 檔案系統會完全駐留在 RAM 中,讀寫幾乎可以是瞬間的。
3,tmpfs 資料在重新啟動之後不會保留,因為虛擬記憶體本質上就是易失的。所以有必要做一些腳本做諸如加載,綁定的操作。
預設的最大一半記憶體大小在某些場合可能不夠用,預設的inode數量很低一般都要調高些,這時可以用mount指令來管理它。
#mount -o size=1500M -o nr_inodes=1000000 -o noatime,nodiratime -o remount /dev/shm
在2G的機器上,將最大容量調到1.5G,並且inode數量調到1000000,這意味著大致可存入最多一百萬個小文件。
如果需要永久修改/dev/shm的值,則需要修改/etc/fstab
tmpfs /dev/shm tmpfs defaults,size=1.5G 0 0
#mount -o remount /dev/shm
#首先在/dev/shm建個tmp資料夾,然後與實際/tmp綁定
#mkdir /dev/shm/tmp
#
#chmod 1777 /dev/shm/tmp
#mount –bind /dev/shm/tmp /tmp(–bind )
在使用mount –bind olderdir newerdir指令來掛載一個目錄到另一個目錄後,newerdir的權限和擁有者等所有資訊都會改變。掛載後的目錄繼承了被掛載目錄的所有屬性,除了名稱。 Oracle 11g的amm記憶體管理模式就是使用/dev/shm,所以有時候修改MEMORY_TARGET或MEMORY_MAX_TARGET會出現ORA-00845的錯誤
/dev/shm目錄是Linux系統中一個非常強大且靈活的工具,它可以讓你在記憶體中建立和使用文件,從而提高系統的效能和安全性。透過本文,我們了解了/dev/shm目錄的原理、功能和用法,以及一些常見的應用場景和注意事項。我們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dev/shm目錄,讓你的Linux系統更有效率、更有效率。
以上是Linux系統中/dev/shm目錄的奧秘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