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輕鬆,Linux批次模式下系統監控利器
在Linux系統中,我們經常需要對系統資源進行監控和調整,以確保系統的正常運作和有效率地使用。而使用top指令是一種最常見的系統監控方法之一,但是在實際操作中,top指令的互動式介面並不方便,尤其是在系統運作負載較高的情況下,top指令的即時刷新會帶來額外的系統負擔。本文將介紹更有效率且輕鬆的Linux批次模式下的系統監控利器-batch mode下的top指令。
top 指令用於顯示 Linux 系統中的即時處理活動,以及核心管理的任務。它將顯示 CPU 和記憶體使用情況及其他信息,例如正在運行的程式。可以利用腳本模式的選項將top命令輸出傳輸到其他應用程式或檔案。
使用 Top 指令腳本模式的方法
在 Centos8 中,我們執行本文中的指令。以下命令依照 CPU 使用率對資料進行排序,並列印命令中指定的前 20 行。
[root@localhost ~]# top -bc -n 1 | head -20 top - 22:23:02 up 6 days, 12:36, 2 users, load average: 0.00, 0.00, 0.00 Tasks: 186 total, 2 running, 184 sleeping, 0 stopped, 0 zombie %Cpu(s): 0.0 us, 0.0 sy, 0.0 ni,100.0 id, 0.0 wa, 0.0 hi, 0.0 si, 0.0 st MiB Mem : 1792.0 total, 886.5 free, 277.0 used, 628.4 buff/cache MiB Swap: 2048.0 total, 2048.0 free, 0.0 used. 1333.1 avail Mem 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 1 root 20 0 176848 10824 8116 S 0.0 0.6 0:04.50 /usr/lib/systemd/s ystemd --switch+ 2 root 20 0 0 0 0 S 0.0 0.0 0:00.01 [kthreadd] 3 root 0 -20 0 0 0 I 0.0 0.0 0:00.00 [rcu_gp] 4 root 0 -20 0 0 0 I 0.0 0.0 0:00.00 [rcu_par_gp] 6 root 0 -20 0 0 0 I 0.0 0.0 0:00.00 [kworker/0:0H-kblockd] 9 root 0 -20 0 0 0 I 0.0 0.0 0:00.00 [mm_percpu_wq] 10 root 20 0 0 0 0 S 0.0 0.0 0:00.70 [ksoftirqd/0] 11 root 20 0 0 0 0 I 0.0 0.0 0:02.64 [rcu_sched] 12 root rt 0 0 0 0 S 0.0 0.0 0:00.00 [migration/0] 13 root rt 0 0 0 0 S 0.0 0.0 0:00.45 [watchdog/0] 14 root 20 0 0 0 0 S 0.0 0.0 0:00.00 [cpuhp/0] 16 root 20 0 0 0 0 S 0.0 0.0 0:00.00 [kdevtmpfs] 17 root 0 -20 0 0 0 I 0.0 0.0 0:00.00 [netns]
#
如果要按照記憶體使用順序排序,需要使用下面命令:
[root@localhost ~]# top -bc -o +%MEM -n 1 | head -n 20 top - 22:26:01 up 6 days, 12:39, 2 users, load average: 0.00, 0.00, 0.00 Tasks: 187 total, 1 running, 186 sleeping, 0 stopped, 0 zombie %Cpu(s): 5.9 us, 5.9 sy, 0.0 ni, 88.2 id, 0.0 wa, 0.0 hi, 0.0 si, 0.0 st MiB Mem : 1792.0 total, 834.6 free, 329.0 used, 628.4 buff/cache MiB Swap: 2048.0 total, 2048.0 free, 0.0 used. 1281.2 avail Mem 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 22531 root 20 0 615344 75672 25780 S 0.0 4.1 0:00.80 node /usr/ local/bin/evilscan 192.+ 968 root 20 0 413544 35488 34188 S 0.0 1.9 0:02.32 /usr/libexec/sss d/sssd_nss --uid + 971 root 20 0 462996 34880 14700 S 0.0 1.9 0:00.65 /usr/libexec/plat form-python -s /+ 997 root 20 0 612436 28888 14600 S 0.0 1.6 0:35.22 /usr/libexec/platfo rm-python -Es + 948 polkitd 20 0 1772752 23756 16596 S 0.0 1.3 0:00.30 /usr/lib/polkit-1/p olkitd --no-de+ 980 root 20 0 753768 18484 15908 S 0.0 1.0 0:05.09 /usr/sbin/NetworkMan ager --no-dae+ 813 root 20 0 118756 14588 13040 S 0.0 0.8 0:04.79 /usr/lib/systemd/sys temd-journald 966 root 20 0 402088 12008 9900 S 0.0 0.7 0:01.93 /usr/libexec/sssd/ss sd_be --domai+ 950 root 20 0 395652 11736 10132 S 0.0 0.6 0:00.34 /usr/sbin/sssd -i --logger=files 1 root 20 0 176848 10824 8116 S 0.0 0.6 0:04.50 /usr/lib/systemd/s ystemd --switch+ 6620 root 20 0 152796 10216 8992 S 0.0 0.6 0:00.01 sshd: root [priv] 840 root 20 0 115684 9876 7312 S 0.0 0.5 0:00.47 /usr/lib/systemd /systemd-udevd 6623 root 20 0 93708 9500 8112 S 0.0 0.5 0:00.04 /usr/lib/systemd/ systemd --user
#
上面指令中關於top
指令使用的選項解釋如下:
-
-b
: 執行腳本模式 -
-c
: 顯示COMMAND列中指令的完整路徑 -
-n
: 指定top在結束前應該產生的最大迭代數。 -
-o
: 定義了依照哪個欄位排序。
在批次模式下,使用 top 指令根據進程的使用的時間排列資料。它顯示進程自啟動以來消耗的 CPU 時間總量。使用如下命令查看:
[root@localhost ~]# top -bc -o TIME+ -n 1 | head -n 20 top - 22:31:20 up 6 days, 12:44, 2 users, load average: 0.00, 0.04, 0.01 Tasks: 187 total, 1 running, 186 sleeping, 0 stopped, 0 zombie %Cpu(s): 0.0 us, 0.0 sy, 0.0 ni,100.0 id, 0.0 wa, 0.0 hi, 0.0 si, 0.0 st MiB Mem : 1792.0 total, 843.4 free, 320.1 used, 628.4 buff/cache MiB Swap: 2048.0 total, 2048.0 free, 0.0 used. 1290.0 avail Mem 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 997 root 20 0 612436 28888 14600 S 0.0 1.6 0:35.24 /usr/libexec /platform-python -Es + 946 root 20 0 160120 6460 5656 S 0.0 0.4 0:06.08 /sbin/rngd -f 980 root 20 0 753768 18484 15908 S 0.0 1.0 0:05.10 /usr/sbin/Netw orkManager --no-dae+ 813 root 20 0 118756 14588 13040 S 0.0 0.8 0:04.79 /usr/lib/systemd /systemd-journald 1 root 20 0 176848 10824 8116 S 0.0 0.6 0:04.50 /usr/lib/systemd /systemd --switch+ 727 root 20 0 0 0 0 S 0.0 0.0 0:02.77 [xfsaild/dm-0] 11 root 20 0 0 0 0 I 0.0 0.0 0:02.65 [rcu_sched] 968 root 20 0 413544 35488 34188 S 0.0 1.9 0:02.32 /usr/libexec/sss d/sssd_nss --uid + 966 root 20 0 402088 12008 9900 S 0.0 0.7 0:01.93 /usr/libexec/ss sd/sssd_be --domai+ 954 chrony 20 0 29444 2652 2400 S 0.0 0.1 0:01.16 /usr/sbin/chronyd 945 dbus 20 0 74704 5896 5096 S 0.0 0.3 0:01.15 /usr/bin/dbus-daemon --system --a+ 24 root 39 19 0 0 0 S 0.0 0.0 0:01.13 [khugepaged] 10 root 20 0 0 0 0 S 0.0 0.0 0:00.79 [ksoftirqd/0]
#
下面可以將top的輸出結果儲存到檔案:
[root@localhost ~]# top -bc | head -30 > top-information.txt

總結
#top 指令用於顯示 Linux 系統中的即時處理活動,以及核心管理的任務。它將顯示 CPU 和記憶體使用情況及其他信息,例如正在運行的程式。可以利用腳本模式的選項將top命令輸出傳輸到其他應用程式或檔案。
透過本文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到在Linux系統中使用batch mode下的top命令可以更有效率地進行系統資源監控,並且避免了互動式介面帶來的負擔。我們可以透過設定top指令的-b參數來切換至batch mode模式,同時也可以透過其他參數來自訂輸出結果、設定刷新間隔等。相信透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更輕鬆、更有效率地進行系統監控和調整,提高系統的運作效率。
以上是高效率輕鬆,Linux批次模式下系統監控利器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費產生 AI 無盡。

熱門文章

熱工具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熱門話題

無法以 root 身份登錄 MySQL 的原因主要在於權限問題、配置文件錯誤、密碼不符、socket 文件問題或防火牆攔截。解決方法包括:檢查配置文件中 bind-address 參數是否正確配置。查看 root 用戶權限是否被修改或刪除,並進行重置。驗證密碼是否準確無誤,包括大小寫和特殊字符。檢查 socket 文件權限設置和路徑。檢查防火牆是否阻止了 MySQL 服務器的連接。

MySQL安裝報錯的解決方法是:1.仔細檢查系統環境,確保滿足MySQL的依賴庫要求,不同操作系統和版本需求不同;2.認真閱讀報錯信息,根據提示(例如缺少庫文件或權限不足)採取對應措施,例如安裝依賴或使用sudo命令;3.必要時,可嘗試源碼安裝並仔細檢查編譯日誌,但這需要一定的Linux知識和經驗。最終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仔細檢查系統環境和報錯信息,並參考官方文檔。

MySQL啟動失敗的原因有多種,可以通過檢查錯誤日誌進行診斷。常見原因包括端口衝突(檢查端口占用情況並修改配置)、權限問題(檢查服務運行用戶權限)、配置文件錯誤(檢查參數設置)、數據目錄損壞(恢復數據或重建表空間)、InnoDB表空間問題(檢查ibdata1文件)、插件加載失敗(檢查錯誤日誌)。解決問題時應根據錯誤日誌進行分析,找到問題的根源,並養成定期備份數據的習慣,以預防和解決問題。

MySQL無法直接在Android上運行,但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間接實現:使用輕量級數據庫SQLite,由Android系統自帶,無需單獨服務器,資源佔用小,非常適合移動設備應用。遠程連接MySQL服務器,通過網絡連接到遠程服務器上的MySQL數據庫進行數據讀寫,但存在網絡依賴性強、安全性問題和服務器成本等缺點。

無法從終端訪問 MySQL 可能是由於:MySQL 服務未運行;連接命令錯誤;權限不足;防火牆阻止連接;MySQL 配置文件錯誤。

Linux在服務器、嵌入式系統和桌面環境中的應用廣泛。 1)在服務器領域,Linux因其穩定性和安全性成為託管網站、數據庫和應用的理想選擇。 2)在嵌入式系統中,Linux因其高度定制性和高效性而受歡迎。 3)在桌面環境中,Linux提供了多種桌面環境,滿足不同用戶需求。

有效監控 MySQL 和 MariaDB 數據庫對於保持最佳性能、識別潛在瓶頸以及確保整體系統可靠性至關重要。 Prometheus MySQL Exporter 是一款強大的工具,可提供對數據庫指標的詳細洞察,這對於主動管理和故障排除至關重要。

MySQL安裝失敗通常因缺少依賴項導致。解決方法:1.使用系統包管理器(如Linux的apt、yum或dnf,Windows的VisualC Redistributable)安裝缺失的依賴庫,例如sudoaptinstalllibmysqlclient-dev;2.仔細檢查錯誤信息,逐一解決複雜的依賴關係;3.確保包管理器源配置正確,能訪問網絡;4.對於Windows,下載安裝必要的運行庫。養成閱讀官方文檔和善用搜索引擎的習慣,能有效解決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