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Linux上硬碟io讀寫測試
概念
fio,又稱為Flexible IO Tester,是Jens Axboe所寫的應用程式。
Jens是Linux Kernel中block IO subsystem的維護者。
FIO是一種用來測試網路檔案系統和磁碟效能的工具,常用於驗證機型和比較檔案系統效能。它能自動將fio指令傳送到群集機器列表,並收集小檔案的IOPS和大檔案的吞吐量資料。
rw=[mode] rwmixwrite=30 在混合读写的模式下,写占30% mode read 顺序读 write 顺序写 readwrite 顺序混合读写 randwrite 随机写 randread 随机读 randrw 随机混合读写
安裝
yumdownloader --destdir=/tmp --resolve fio rpm -ivh /tmp/*.rpm rpm -ivh fio-3.7-2.el7.x86_64.rpm
說明
说明: filename=/dev/sdb1 测试文件名称,通常选择需要测试的盘的data目录。 direct=1 测试过程绕过机器自带的buffer。使测试结果更真实。 rw=randwrite 测试随机写的I/O rw=randrw 测试随机写和读的I/O bs=16k 单次io的块文件大小为16k bsrange=512-2048 同上,提定数据块的大小范围 size=5g 本次的测试文件大小为5g,以每次4k的io进行测试。 numjobs=30 本次的测试线程为30. runtime=1000 测试时间为1000秒,如果不写则一直将5g文件分4k每次写完为止。 ioengine=psync io引擎使用pync方式 rwmixwrite=30 在混合读写的模式下,写占30% group_reporting 关于显示结果的,汇总每个进程的信息。 此外 lockmem=1g 只使用1g内存进行测试。 zero_buffers 用0初始化系统buffer。 nrfiles=8 每个进程生成文件的数量。
測試隨機寫頻寬
fio --name=wbw --filename=/data/sui_ji_xie --numjobs=4 --bs=128k --size=4G --ioengine=libaio --direct=1 --randrepeat=0 --norandommap --rw=randwrite --group_reporting --iodepth=512 --iodepth_batch=128 --iodepth_batch_complete=128 --gtod_reduce=1 --runtime=30
測試4K 隨機寫入延遲:
fio --name=wlat --filename=/data/4k_sui_ji_xie --numjobs=1 --runtime=30 --bs=4k --size=4G --ioengine=libaio --direct=1 --norandommap --randrepeat=0 -rw=randwrite --group_reporting --iodepth=1 --iodepth_batch_complete=0
測試4k 隨機寫IOPS:
fio --name=wiops --filename=/data/4k_sui_ji_xie_iops --numjobs=4 --bs=4k --size=4G --ioengine=libaio --direct=1 --randrepeat=0 --norandommap --rw=randwrite --group_reporting --iodepth=512 --iodepth_batch=128 --iodepth_batch_complete=128 --gtod_reduce=1 --runtime=30
測試4k 讀頻寬:
fio --name=rbw --filename=/data/4k_sui_ji_du --numjobs=4 --bs=128k --size=4G --ioengine=libaio --direct=1 --randrepeat=0 --norandommap --rw=randread --group_reporting --iodepth=512 --iodepth_batch=128 --iodepth_batch_complete=128 --gtod_reduce=1 --runtime=30
測試4k 隨機讀取延遲:
fio --name=rlat --filename=/data/4k_sui_ji_du_yanchi --numjobs=1 --runtime=30 --bs=4k --size=4G --ioengine=libaio --direct=1 --randrepeat=0 --rw=randread --group_reporting --iodepth=1 --iodepth_batch_complete=0
測試4k 隨機讀取IOPS:
fio --name=riops --filename=/data/4k_sui_ji_du_iops --numjobs=4 --bs=4k --size=4G --ioengine=libaio --direct=1 --randrepeat=0 --norandommap --rw=randread --group_reporting --iodepth=512 --iodepth_batch=128 --iodepth_batch_complete=128 --gtod_reduce=1 --runtime=30
隨機讀:
fio -filename=/data/sui_ji_du -iodepth=1 -ioengine=libaio -direct=1 -rw=randread -bs=4k -size=1G -numjobs=10 -runtime=20 -group_reporting -name=test-rand-read
隨機寫:
fio -filename=/data/sui_ji_xie -iodepth=64 -ioengine=libaio -direct=1 -rw=randwrite -bs=4k -size=2G -numjobs=64 -runtime=20 -group_reporting -name=test-rand-write
順序讀:
fio -filename=/data/shun_xu_du -direct=1 -iodepth 1 -thread -rw=read -ioengine=psync -bs=16k -size=20G -numjobs=30 -runtime=1000 -group_reporting -name=mytest
混合隨機讀寫:
fio -filename=/data/hun_he_du_xie -direct=1 -iodepth 1 -thread -rw=randrw -rwmixread=70 -ioengine=psync -bs=16k -size=10G -numjobs=30 -runtime=100 -group_reporting -name=mytest -ioscheduler=noop
io=执行了多少M的IO bw=平均IO带宽 iops=IOPS runt=线程运行时间 slat=提交延迟 clat=完成延迟 lat=响应时间 bw=带宽 cpu=利用率 IO depths=io队列 IO submit=单个IO提交要提交的IO数 IO complete=Like the above submit number, but for completions instead. IO issued=The number of read/write requests issued, and how many of them were short. IO latencies=IO完延迟的分布 io=总共执行了多少size的IO aggrb=group总带宽 minb=最小.平均带宽. maxb=最大平均带宽. mint=group中线程的最短运行时间. maxt=group中线程的最长运行时间. ios=所有group总共执行的IO数. merge=总共发生的IO合并数. ticks=Number of ticks we kept the disk busy. in_queue=花费在队列上的总共时间. util=磁盘利用率
以上是實戰:Linux上硬碟io讀寫測試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費產生 AI 無盡。

熱門文章

熱工具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熱門話題

在使用Golang開發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一些錯誤。其中之一是"undefined:io.ReadAll",這個錯誤大多數情況下是由於使用了過時的方法導致的。本文將會介紹如何解決這個錯誤。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發生這個錯誤的原因。在golang1.15版本之前,io套件中並沒有ReadAll方法。我們在使用這個方法時,編譯器會提示「undefined:io.Re

如何使用PHP實現資料快取和讀寫功能快取是提高系統效能的重要方式,透過快取可以將頻繁使用的資料儲存在記憶體中,以提高資料的讀取速度。在PHP中,我們可以使用各種方法來實現資料快取和讀寫功能。本文將介紹兩種常用的方法:使用檔案快取和使用記憶體快取。一、使用檔案快取檔案快取是將資料儲存在檔案中,以便後續讀取。下面是一個使用檔案快取實現資料讀寫的範例程式碼:

linux io指的是一種檔案操作;在Linux中,檔案就是一串二進位流,那麼在資訊的交換過程中,我們都是對這些流進行資料收發操作,這些操作簡稱為I/O操作;由於Linux使用的是虛擬記憶體機制,所以必須透過系統呼叫請求核心來完成IO動作。

概念fio,又稱為FlexibleIOTester,是JensAxboe編寫的應用程式。 Jens是LinuxKernel中blockIOsubsystem的維護者。 FIO是一種用於測試網路檔案系統和磁碟效能的工具,常用於驗證機型和比較檔案系統效能。它能自動將fio指令傳送到群集機器列表,並收集小檔案的IOPS和大檔案的吞吐量資料。 rw=[mode]rwmixwrite=30在混合讀寫的模式下,寫佔30%moderead順序讀write順序寫readwrite順序混合讀寫randwrite隨機寫r

使用io/ioutil.WriteFile函數將字串寫入文件,並設定文件權限和縮排格式在Go語言中,使用io/ioutil套件中的WriteFile函數可以很方便地將字串寫入檔案。同時,我們也可以透過設定檔案權限和縮排格式來滿足不同的需求。下面是一個範例程式碼,示範如何使用WriteFile函數寫入檔案並設定權限和縮排格式:packagemainim

在使用golang進行開發時,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錯誤提示。其中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出現了「undefined:io.TeeReader」錯誤。這個錯誤通常會在程式編譯時出現,而且有時候可能會讓人束手無策。本文將介紹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以便讓您能夠順利地進行golang的開發工作。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這個錯誤的具體意義是什麼。當我們在使用

檔案系統APIJava檔案操作的內部原理與作業系統的檔案系統api密切相關。在Java中,檔案操作是由java.NIO套件中的java.nio.file模組提供的。本模組提供了檔案系統API的封裝,使Java開發者能夠在不同的作業系統上使用統一的API進行檔案操作。檔案物件當Java程式需要存取檔案時,它首先需要建立一個java.nio.file.Path物件。 Path物件代表了檔案系統中的一個路徑,可以是絕對路徑也可以是相對路徑。一旦建立了Path對象,就可以使用它來取得文件的各種屬性,例如名稱

概念IO流可以初步的理解為數據間的傳輸,我們將一組數據入:1234567,將他們從hello文件中轉入haha文件中,使用程序的方法進行轉入的話則需要一個一個的傳入,即為一個位元組一個位元組的傳輸,我們每次只能傳入或讀取一個位元組,這就是io流的大致流程,io流對任何類型的檔案都可以進行讀取。如:文字檔,圖片,歌曲mp3,影片等等的。因為io流是一個位元組一個位元組的傳入讀取的所以我們需要用到byte單字節變數來取得長度。如果取得過多的內容則需要使用對應的陣列。 io流對應的方法所有io流方法都需要寫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