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正是Windows和Linux在記憶體管理上的差別,乍一看,Linux系統吃掉我們的記憶體(Linux ate my ram),但其實這也正是其記憶體管理的特色。
#下面為使用free指令查看我們實驗室檔案伺服器記憶體所得到的結果,-m選項表示使用MB為單位:
#輸出的第二行表示系統記憶體的使用:
Mem: total(總量)= 3920MB,
used(已使用)= 1938MB,
free(空閒)= 1982MB,
shared(共享記憶體)= 0MB,
buffers = 497MB,
cached = 1235MB
註:前面四項都比較好理解,buffer 和 cache找不到適當的字來翻譯,它們的差別在於:
即buffer用來存放要輸出到磁碟的數據,而cache是從磁碟讀出存放到記憶體中待今後使用的數據。它們的引入均是為了提供IO的效能。
輸出的第三行表示在第二行的基礎上-/ buffers/cache得到的:
– buffers/cache used = Mem used – buffers – cached = 1938MB – 497MB – 1235MB = 205MB
buffers/cache free = Mem free buffers cached = 1982MB 497MB 1235MB = 3714MB
輸出的第三行表示交換分割區使用的情況:
Swap:total(總量)= 4095MB
used(使用)= 0MB
free(空閒)= 4095MB
由於系統目前記憶體還比較充足,並未使用到交換分割區。
上面輸出的結果比較難理解的可能是第三行,為什麼要向用戶展示這行數據呢?內存使用量減去系統buffer/cached的內存表示何意呢?系統空閒內存加上buffer/ cached的記憶體又表示何意?
#我們把記憶體分為三類,從使用者和作業系統的角度對其使用情況有不同的稱呼:
上表中something代表的正是free命令中”buffers/cached”的內存,由於這塊內存從操作系統的角度確實被使用,但如果用戶要使用,這塊內存是可以很快被回收被使用者程式使用,因此從使用者角度這塊記憶體應劃為空閒狀態。
再次回到free指令輸出的結果,第三行輸出的結果應該就能理解了,這行的數字表示從使用者角度看系統記憶體的使用情況。因此,如果你用top或free指令查看系統的記憶體還剩多少,其實你應該將空閒記憶體加上buffer/cached的內存,那才是實際系統空閒的記憶體。
Linux 記憶體管理做了許多精心的設計,除了對dentry進行快取(用於VFS,加速檔案路徑名稱到inode的轉換),還採取了兩種主要Cache方式:Buffer Cache和Page Cache,目的就是為了提升磁碟IO的效能。從低速的區塊裝置上讀取資料會暫時保存在記憶體中,即使資料在當時已經不再需要了,但在應用程式下一次存取該資料時,它可以從記憶體中直接讀取,從而繞開低速的塊設備,從而提高系統的整體性能。
而Linux會充分利用這些空閒的內存,設計思想是內存空閒還不如拿來多緩存一些數據,等下次程序再次訪問這些數據速度就快了,而如果程序要使用內存而係統中內存又不足時,這時不是使用交換分區,而是快速回收部分緩存,將它們留給用戶程式使用。
因此,可以看出,buffers/cached真是百益而無一害,真正的壞處可能會讓用戶產生一種錯覺——Linux耗內存!
其實不然,Linux並沒有吃掉你的內存,只要還沒使用到交換分區,你的內存所剩無幾時,你應該感到慶幸,因為Linux緩存了大量的數據,也許下一次你就從中受益。
下面透過實驗來驗證上面的結論:
我們先後讀入一個大文件,比較兩次讀入的實踐:
1.首先產生一個1G的大檔案
#2.清空快取
#3.讀入這個文件,測試消耗的時間
#4.再次讀入該文件,測試消耗的時間
#從上面看出,第一次讀這個1G的檔案大約耗時18s,而第二次再讀的時候,只耗時0.3s,足足提升60倍!
以上是被吃掉的Linux內存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