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週邊 IT業界 LG 顯示發佈澄清公告,暫未作出廣州 LCD 廠出售決定

LG 顯示發佈澄清公告,暫未作出廣州 LCD 廠出售決定

Feb 24, 2024 am 11:00 AM
lcd lg顯示

根據韓國媒體 Chosunbiz 和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LG 顯示(LG Display)近日發表聲明稱,他們目前正在評估包括廣州 LCD 工廠在內的 LCD 戰略資產的未來。然而,他們尚未就出售這些資產做出具體的決定或計劃。 LG 顯示正在認真考慮這項策略舉措,但尚未就最終的行動方向做出決定。 LG 顯示的決策可能會對公司未來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因此他們正在對此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評估。對於廣州LCD 工廠的未來,LG 顯示將繼續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和公司策略,以確保做出最符合公司利

公開資料顯示,LG 顯示目前在廣州工廠擁有GP1 和GP2 兩條LCD生產線,產能分別達10 萬片和20 萬片,總計30 萬片。

LG 显示发布澄清公告,暂未作出广州 LCD 工厂出售决定
▲ LG 顯示廣州 LCD 工廠。圖源LG 顯示編輯室媒體資源

消息人士透露,綜合顯示器行業和投行方面,京東方、華星光電、創維等公司和投資者已向LG 顯示提交了購買LG 廣州LCD 顯示工廠的意向書。

隨著中國大陸顯示企業的崛起,LG、三星逐步收縮 LCD 面板業務,重整業務架構,專注利潤更豐厚的 OLED 領域。 LG 顯示已於 2022 年底結束了在韓國本土的電視用大型 LCD 面板生產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DSCC引述的消息人士稱,華星光電可能會收購LG廣州LCD工廠。此前,該公司在2021年收購了韓國另一家顯示企業三星在中國蘇州的8.5代LCD工廠。

自上述時間點開始,三星顯示面板業務退出了 LCD 面板生產領域,目前主要從 LG 和中國廠商採購所需的 LCD 面板。去年,三星增加了向 LG 的訂單比例,這被認為是 LG 顯示在2023年最後一個季度重新實現盈利的原因之一。

根據本站以往報導,三星有意透過華星光電間接控制 LG 顯示廣州 LCD 工廠。

以上是LG 顯示發佈澄清公告,暫未作出廣州 LCD 廠出售決定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本網站聲明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工具

記事本++7.3.1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ltps和lcd是什麼螢幕 ltps和lcd是什麼螢幕 Sep 01, 2022 pm 04:14 PM

ltps是低溫多晶矽螢幕,lcd是液晶顯示螢幕;ltps是多晶矽技術的一個分支,每個獨立像素都可以主動控制,主要由螢光管、導光板、偏光板、濾光板、玻璃基板、配套膜、液晶材料等組成,而lcd則是透過電場控制液晶分子對背光源的調節來實現顯示,主要由LCD面板、背光模組、電路板組成。

都2024年了為何還有用戶心念LCD螢幕 原因揭開 都2024年了為何還有用戶心念LCD螢幕 原因揭開 Jul 24, 2024 pm 08:17 PM

螢幕技術迭代是手機廠商「開捲」的核心賽道,現在的OLED螢幕捲亮度、捲功耗、捲色彩、捲護眼,整體素質已經來到相當出色的水平。然而即便在OLED技術日臻成熟的當下,依然有相當一部分用戶堅定地選擇配備LCD螢幕的手機,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可能歸結於LCD螢幕在護眼方面的獨特優勢。為什麼LCD比較護眼?想說清楚為什麼很多「LCD」黨一看OLED螢幕就眼睛酸痛流眼淚,我們還得簡單講講螢幕顯示原理。我們可以把螢幕顯示的畫面簡單理解為無數個像素點共同組成的圖案,OLED

LCD終究大勢已去:全球手機OLED面板出貨量首超LCD! LCD終究大勢已去:全球手機OLED面板出貨量首超LCD! Jun 27, 2024 pm 06:46 PM

6月27日消息,根據研究機構Omdia最新發布的報告,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面板出貨量歷史上首次超過了液晶顯示器(LCD)。報告顯示,2023年智慧型手機顯示器年出貨量達到14.5億片,年增5%,而到了2024年上半年,預計出貨量將達到7.15億片,年增9%。其中,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螢幕出貨量在2024年第一季增至1.82億片,較去年同期成長39%,相較之下,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出貨量降至1.72億片,年減10%。 Om

曝 iQOO 旗艦平板命名為 Pad2 Pro 配 13 吋螢幕 即將發布 曝 iQOO 旗艦平板命名為 Pad2 Pro 配 13 吋螢幕 即將發布 Apr 03, 2024 am 08:31 AM

近日,vivo旗下的一款平板電腦「iPA2475」已成功通過了國家的3C品質認證,預計被命名為iQOOPad2。然而,在最新一輪的爆料中,情況似乎出現了新的變化。 4月2日,CNMO注意到,有數位部落客透露iQOO的旗艦平板將命名為Pad2Pro,而非原先的iQOOPad2。部落客也透露,iQOOPad2Pro即將發布。基於部落客的分析,iQOOPad2Pro將搭載強大的天璣9300處理器,為使用者帶來卓越的效能體驗。同時,它還將配備一塊3.1K分辨率、144Hz刷新率、13英寸的LCD大屏,無論是觀看

高效能LCD手機成絕唱!廠商集體選擇OLED 高效能LCD手機成絕唱!廠商集體選擇OLED Feb 07, 2024 pm 01:06 PM

2月6日消息,部落客數位閒聊站透露,接下來登場的驍龍8係以及驍龍7系列手機都是OLED螢幕,LCD螢幕機型搭載的是驍龍6系列平台,高性能LCD螢幕手機目前沒有。去年,iQOO和Redmi都推出了高性能LCD屏手機,分別是iQOOZ8和RedmiNote12TPro,最新爆料顯示,iQOOZ9不再採用LCD屏,而是轉向1.5KOLED屏。眾所皆知,LCD用戶之所以鍾情於LCD,主要原因是LCD螢幕採用全域DC調光方案,沒有頻閃,長期觀看相對更舒適。不過OLED經過多年的迭代發展,已經克服了自身短板,如今

LG 顯示 2024 年 IPS 面板規劃曝光,年末將推 360Hz IPS Black 面板 LG 顯示 2024 年 IPS 面板規劃曝光,年末將推 360Hz IPS Black 面板 Feb 13, 2024 am 10:57 AM

本站2月9日消息,油管博主TFTCentral近日爆料稱LG顯示今年將更新多款IPS面板,其中年末將推出一款27吋的360Hz高刷IPSBlack面板。根據業界傳統,顯示面板對應的顯示器將於面板量產後約一個季度開始出貨。 IPSBlack是LG顯示的一項IPS顯示面板技術,可將IPS的對比度翻倍提升至2000:1。根據TFTCentral透露,LG顯示正在開發該技術的2.0版本,進一步提升面板對比度,預計2025年底推出。 ▲圖源TFTCentral油管相關影片本站整理相關資訊如下:已量產的60Hz

LCD手機的消逝,全靠OLED的爭氣 LCD手機的消逝,全靠OLED的爭氣 May 30, 2024 am 10:26 AM

還記得幾天前發布的新款iPadPro嗎?一個最大的升級就是從LCD面板(MiniLED背光)換成OLED。也就在今天,小雷還看到了一條消息,那就是韓聯社說LGDisplay正在加速出售旗下最後一座LCD面板廠:宣告全面轉向OLED。作為第三代顯示技術,OLED取代LCD的趨勢其實早就開始了,很早之前就有人揚言,OLED將會取代LCD成為絕對的主流。不過最能體現LCD榮光逝去、OLED橫掃天下的,可能還要看回我們最常使用的手機。 2017年開始,以iPhoneX為代表的旗艦機迅速標配了OLED螢幕。

lcd和oled屏哪個好「詳細介紹:LCD和OLED購買建議」 lcd和oled屏哪個好「詳細介紹:LCD和OLED購買建議」 Feb 07, 2024 pm 05:36 PM

在前幾年的智慧型手機市場,LCD顯示面板佔據了主導地位。這可能是由於LCD面板擁有更便宜的定價,同時也更容易進行操作。但隨著廠商們對創新的追求與技術的發展,AMOLED面板的成本已不再是廠商的困擾。因為即使成本較高,AMOLED面板仍能為廠商帶來其他附加價值。 2019年的調查報告曾提到,從2020年到2024年,全球大型LCD面板出貨量或將以0.8%的負複合年增長率下降。這種下降是由顯示器、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和9英寸及以上顯示器的需求飽和所導致的。到2024年,中小型LCD面板的出貨量將達到1

See al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