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把GPT塞進機器人腦,具身AGI奇點迫近!英偉達微軟參投26億美金獨角獸Figure
人形機器人明星公司Figure迎來了高光時刻!
就在剛剛,OpenAI與Figure官宣合作,專為人形機器人打造下一代AI多模態模型。
圖片
這項合作最大的目的是,增強機器人處理語言和推理的能力。
上個月,機器人Figure 01僅使用神經網路煮咖啡的影片走紅全網。
這個系統完全依靠學習實現,採用端到端的視覺運動策略,以每秒200幀的頻率將影像輸入轉換為低階動作。
圖片
在先前影片中,訓練10小時的Figure 01能夠從正確放置膠囊,到啟動機器,流程非常嫻熟。
圖片
放置膠囊對於人類來說非常簡單的動作,Figure 01需要不斷學習,自我修正。
圖片
未來,如果得到OpenAI研發LLM的加持,相信Figure 01的能力能夠大幅躍升。
就連Figure創辦人Brett Adcock認為,「Figure的人形機器人是AGI的最終部署載體」!
圖片
除了與OpenAI的高調合作,Figure還宣布了6.75億美元的巨額B輪融資。
投資陣容非常豪華,包括OpenAI、微軟、英偉達、貝佐斯等都參與此次融資。
目前,成立不到2年的獨角獸Figure,估值達到26億美元。
圖片
「具身」是AGI必經之路
OpenAI聯創Greg今早發文表示,我們正將OpenAI的多模態模型擴展到機器人。
圖片
GoogleDeepMind機器人工程師,GoogleRT1、Auto-RT論文一作文,也是RT2的參與者總結道:
OpenAI對Figure的投資是一個決定性的時刻,這是一個長期爭論的爭論話題:具身對於AGI來說是必要的嗎?
我2年前在部落格中寫過一篇文章「具身是AGI必不可少的要素」。機器人專家一直以來已經很清楚的事情,現在逐漸被大眾接受,並吸引了資金和人才。
圖片
她繼續稱,多模態模型最令人興奮的用例是機器人/具身人工智慧。基於現實的閉環多模態推理,需要某種形式的真實世界智能體。
圖片
生物智能是現實世界智能體的衍生品,我們已經從生物智能體(互聯網)收集了足夠的離線數據,來訓練人工智慧,但AI的下一個範式轉移將是「用AI智能體改進AI」。
圖片
顯然,Google研究員的觀點與OpenAI最終的目標是一致的。
去年,OpenAI首席科學家Ilya領銜的超級對齊團隊,發布的首篇論文中,傳遞了一個思想:
用一個較小(能力較弱)的模型來監督一個更大(能力更強)的模型。
簡言之用AI監督AI,AI改進AI。因為在OpenAI看來,超級智慧(比人類聰明許多的人工智慧),很可能在未來十年內出現。
圖片
網友:RoboGPT時代來了
前幾天,Figure 01搬箱子最新視頻,展示了機器人能夠自主完成現實世界中任務的能力。
它能夠自主導航,基於力回饋的機械手操作,把箱子放到傳送機上。
此外,它採用學習過的視覺模型,來偵測儲物箱和確定優先排序,而且姿態變化、抓取放置動作具有穩健性。
圖片
也有人整理了機器人實現雙足行走的時間表。人們通常認為雙足行走是最難的,不過十年前是這樣,但現在不是了 。
圖片
可以看出,Figure 01只花一年的時間,實現行走打破記錄。
圖片
網友稱,如果有了GPT的加持,我們就會看到真正智慧的人形機器人。
史丹佛博士生表示,我們剛進入RoboGPT時代。
有網友拿出了經典曲線,配文「感受下具身AGI」。
「OpenAI已經建造了大腦,而大腦需要一個自主的身體來體驗世界,並透過直接互動形成新的模型」。
圖片
也有人猜測,GPT-5/6/7的最終版本將會是人形機器人。
圖片
成立近2年,估值26億美元
Figure出圈背後,離不開80位團隊成員一直不懈努力。
創辦人Brett Adcock表示,Figure有全世界最好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團隊。
圖片
一起看看Figure 01幕後團隊所做的工作。
以下影片來自鈦勢觀察Robot
#成立不到兩年, Figure就成為估值26億的獨角獸,是連續創業家Brett Adcock成立的第3家公司。
圖片
1986年出生的Brett Adcoc,目前僅38歲,從2012開始至今,創立了3個科技公司:
圖片
26歲的他在2012年就試圖使用AI來革新招募產業。
當時,他成立了Vettery——一個線上獵人頭平台,不到一年的時間團隊迅速發展到數百名員工,客戶網路擴大到30000家招聘公司。
Vettery人工智慧系統每月匹配20000次面試,幫助數千人找到他們夢想的工作。
在成立1年多後,他以1億美元的價格將公司賣給了Adecco。
圖片
而他在2018年成立的第二家公司Archer,主營業務是製造可以垂直起降的電動飛機,解決在繁忙城市中無法使用飛機的問題。
圖片
不到5年的時間,Archer就以27億美元的估值成功登入紐交所,成為了飛機產業中的特斯拉。
圖片
而在2022年,他成立的第三家公司Figure,希望能用人形機器人徹底改變人類的工作方式。讓人類無需再出現在那些危險而非人類的工作場所之中。
圖片
在Brett Adcock的眼裡,Figure有可能成為全世界影響力最大的公司。
他白手起家,10年間成立的3家公司,分別達成了「億元賣身」,「紐交所上市」,「2年成長為獨角獸」3大成就,實在令人咋舌。
而且縱觀他成立的3家公司的過程和所涉及的行業,和世界首富馬斯克頗有相似之處。
而現在他的Figure AI更是直接與特斯拉的展開了競爭。
如今科技巨頭紛紛「用錢投票」,一方面確實是因為人形機器人的賽道想像力實在太大,另一方面,也是看中了Brett Adcock成功的履歷和用科技改變世界的決心。
圖片
在他的個人網站上,給自己的介紹是:專注於成立公司20年
網址:https://www.brettadcock.com/
如此成功的創業履歷,和他童年時的成長環境有著非常大的關係。
根據他自己的介紹,他出生在美國中部的一個大農村,本來他可以悠閒地繼承家裡的農場,成為一個普通的農場主。
但他從小就對所有事物都有強烈的好奇性,對新科技尤其感興趣。
而在農場中年復一年的耕種和收穫的經驗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
只要付出努力,從無到有為這個世界創造出有價值的東西是完全有可能的。
圖片
他從高中開始,就利用業餘時間在科技公司打零工,業餘時間還開展一些自己感興趣的項目。
16歲就已經入職了一家名為Streets of Wall的網路公司。
而和其他科技大佬光鮮的名校背景不同的是,他沒有技術方面的教育背景,他唯一的學歷只有一個佛羅裡達大學的商學院本科學位。
圖片
他所涉足的所有科技產業相關的知識,都是他自學的。
而且他非常樂於將自己的成功經驗分享出來,每天高強度地在X上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工作。
也在自己的個人網站上撰寫了2篇如何在科技領域創業的文章,結合自己成功的經歷,為想和自己一樣白手起家的科技創業家提供建議。
圖片
他親自撰寫的融資教學:https://www.brettadcock.com/articles/how-to -raise-money
發展飛速的Figure AI
Adcock在創立Figure AI之前,曾參觀了加州理工學院Aaron Ames的AMBER雙足機器人實驗室。
Ames是雙足行走力學的早期研究人員之一,也是Marc Raibert的學生(Marc Raibert於1992年創立了波士頓動力公司,主要負責ATLAS人形機器人的開發) 。
Adcock希望Ames為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提出建議。
圖片
Figure也聘請了來自人類和機器認知研究所(IHMC)的Jerry Pratt等業界資深人士。
Pratt將20多年的人形機器人開發經驗帶到了Figure,並擔任首席技術官,他也與Raibert的麻省理工學院的Leg Lab有聯繫。
圖片
我們來回顧一下Figure AI迄今為止的發展歷程:
2022年5月:Brett Adcock創立了Figure AI。
2023年1月:Figure退出隱身模式,開啟融資發展之路。
2023年4月:Figure在A輪融資中籌集了7000萬美元。
2023年7月:籌集了900萬美元的創投。
2023年10月:發布了Figure 01原型的第一個影片和影像。
2024年1月:BMW宣布將在汽車工廠測試Figure 01。
2024年2月:根據Crunchbase的數據,Figure在B輪融資中籌集了6.75億美元,迄今已籌集7.54億美元。
人形機器人時代大爆發
#Figure在創立之初就提出了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在一年內創造出雙足行走的機器人。
很大程度上,Figure也是時代的產物,在大模型的祝福下,人形機器人正風靡整個科技和投資界。
我們不斷看到有科技公司展示自家的作品:特斯拉、Apptronik和1X等,這是人性機器人製造商之間的軍備競賽。
有網友用圖總結了國外最先進的機器人產品。
圖片
NASA與Apptronik合作開發用於太空探索的人形機器人(Apollo):
圖片
Sanctuary AI的機器人Phoenix在加拿大蘭利的一家服裝店挑選、包裝、標記、貼標籤和折疊衣服,被《時代》雜誌評為2023年最佳發明。
圖片
1X,製造了一個名為EVE的機器人,它也在打工:
圖片
亞馬遜最近也開始使用Agility公司的Digit機器人進行小規模試點,用來補充倉庫等地方的人力。
圖片
當然目前大多數公司的努力方向在工業製造領域,機器人的重點是工作場所而不是家庭,
不過,這顯然只是第一步,科幻作品中的場景將離我們越來越近。
通用人工智慧(AGI)離我們還有多遠? Altman說我們已經接近了,老黃表示也許5年內就能實現AGI。
事實上,AGI是人形外形的一大驅動力,擺脫目前為單一功能而設計的形態-當人工智慧「附身」這些人形機器人,它們就會像我們一樣思考,以及做任何我們能做的事情。
Figure最近在總部的辦公室中央建立了一個演示區,設置類似於倉庫或工廠。
圖片
今年1月,BMW開始在其位於南卡羅來納州斯帕坦堡的汽車工廠測試Figure機器人。 Figure也成為了繼Agility Robotics之後,第二家登陸知名客戶的人形機器人公司。
機器人在倉庫的工作是推廣和發展的第一步,因為從長遠來看,公司會願意花錢購買這樣的機器人來節省成本,而這樣的機器人所做的工作也相對簡單。
而對於家用機器人,消費者大概會願意支付相當於一輛新車的價格,但無疑對機器人有相當高的要求。
圖片
Figure商業佈局野心:勞動市場、家庭、太空探索
彭博社表示,對Figure的巨額投資是「尋找人工智慧新應用的爭奪的一部分」,「機器人已成為人工智慧產業的關鍵新前沿,使其能夠將尖端技術應用於現實世界的任務」。
Adcock稱,「我認為在接下來的24個月裡,你將開始在現實世界中看到人形機器人」。
參考資料:
以上是OpenAI把GPT塞進機器人腦,具身AGI奇點迫近!英偉達微軟參投26億美金獨角獸Figure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門文章

熱工具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機器之能報道編輯:吳昕國內版的人形機器人+大模型組隊,首次完成疊衣服這類複雜柔性材料的操作任務。隨著融合了OpenAI多模態大模型的Figure01揭開神秘面紗,國內同行的相關進展一直備受關注。就在昨天,國內"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必選發布了人形機器人WalkerS深入融合百度文心大模型後的首個Demo,展示了一些有趣的新功能。現在,得到百度文心大模型能力加持的WalkerS是這個樣子的。和Figure01一樣,WalkerS沒有走動,而是站在桌子後面完成一系列任務。它可以聽從人類的命令,折疊衣物

在工業自動化技術領域,最近有兩個熱點很難被忽視:人工智慧(AI)和英偉達(Nvidia)。不要改變原內容的意思,微調內容,重寫內容,不要續寫:「不僅如此,這兩者密切相關,因為英偉達在不僅僅局限於其最開始的圖形處理單元(GPU),正在將其GPU科技擴展到數位孿生領域,同時緊密連接著新興的AI技術。泰瑞達機器人及其MiR和優傲機器人公司。 Recently,Nvidiahascoll

這週,由OpenAI、微軟、貝佐斯和英偉達投資的機器人公司FigureAI宣布獲得接近7億美元的融資,計劃在未來一年內研發出可獨立行走的人形機器人。而特斯拉的擎天柱也屢屢傳出好消息。沒人懷疑,今年會是人形機器人爆發的一年。一家位於加拿大的機器人公司SanctuaryAI最近發布了一款全新的人形機器人Phoenix。官方號稱它能以和人類一樣的速率自主完成許多工作。世界上第一台能以人類速度自主完成任務的機器人Pheonix可以輕輕地抓取、移動並優雅地將每個物件放置在它的左右兩側。它能夠自主辨識物體的

如果AI模型給的答案一點也看不懂,你敢用嗎?隨著機器學習系統在更重要的領域中得到應用,證明為什麼我們可以信任它們的輸出,並明確何時不應信任它們,變得越來越重要。獲得對複雜系統輸出結果信任的一個可行方法是,要求系統對其輸出產生一種解釋,這種解釋對人類或另一個受信任的系統來說是可讀的,即可以完全理解以至於任何可能的錯誤都可以被發現。例如,為了建立對司法系統的信任,我們要求法院提供清晰易讀的書面意見,解釋並支持其決策。對於大型語言模型來說,我們也可以採用類似的方法。不過,在採用這種方法時,確保語言模型生

近幾年最受消費者歡迎的智慧家電,掃拖機器人可謂是其中之一。它所帶來的操作便利性,甚至是無需操作,讓懶人們釋放了雙手,讓消費者能夠從日常的家務中「解放」出來,也能拿更多的時間花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變相提高了生活品質。藉著這股熱潮,市面上幾乎所有的家電產品品牌都在做自己的掃拖機器人,一時間使得整個掃拖機器人市場熱鬧非凡。但市場的快速拓張必然會帶來一個隱患:很多廠商會採用機海戰術的方式快速佔領更多的市場份額,從而導致很多新品並沒有什麼升級點,說它是“套娃”機型也不為過。不過,並不是所有的掃拖機器人都是

Ollama是一款超實用的工具,讓你能夠在本地輕鬆運行Llama2、Mistral、Gemma等開源模型。本文我將介紹如何使用Ollama實現對文本的向量化處理。如果你本地還沒有安裝Ollama,可以閱讀這篇文章。本文我們將使用nomic-embed-text[2]模型。它是一種文字編碼器,在短的上下文和長的上下文任務上,效能超越了OpenAItext-embedding-ada-002和text-embedding-3-small。啟動nomic-embed-text服務當你已經成功安裝好o

不久前OpenAISora以其驚人的視訊生成效果迅速走紅,在一眾文生視訊模型中突顯重圍,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繼2週前推出成本直降46%的Sora訓練推理復現流程後,Colossal-AI團隊全面開源全球首個類Sora架構視頻生成模型“Open-Sora1.0”,涵蓋了整個訓練流程,包括數據處理、所有訓練細節與模型權重,攜手全球AI熱愛者共同推動影片創作的新紀元。先睹為快,我們先看一段由Colossal-AI團隊發布的「Open-Sora1.0」模型生成的都市繁華掠影影片。 Open-Sora1.0

以下10款類人機器人正在塑造我們的未來:1、ASIMO:ASIMO由Honda開發,是最知名的人形機器人之一。 ASIMO高4英尺,重119磅,配備先進的感測器和人工智慧功能,使其能夠在複雜的環境中導航並與人類互動。 ASIMO的多功能性使其適用於各種任務,從幫助殘疾人到在活動中進行演示。 2、Pepper:由SoftbankRobotics創建,Pepper旨在成為人類的社交伴侶。憑藉其富有表現力的面孔和識別情緒的能力,Pepper可以參與對話、在零售環境中提供幫助,甚至提供教育支持。 Pepper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