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HatLinux下实现MySQL数据库镜像_MySQL
Redhat
MySQL从3.23.15版本以后提供数据库复制功能,利用该功能可以实现两个数据库同步,主从模式,互相备份模式的功能。实现数据同步备份。数据库同步复制功能的设置都在mysql的设置文件中体现。mysql的配置文件(一般是my.cnf) 在Linux环境下在/etc/my.cnf 或者在mysql用户的home目录下面的my.cnf.
设置方法:
操作系统: RedHat Linux 9 mysql:mysql-standard-4.0.18-pc-linux-i686.tar.gz
A Server: 192.168.0.1 主服务器master
B Server: 192.168.0.10 副服务器slave
A上已安装好MySQL且已有数据库,在B上安装mysql-standard-4.0.18, 安装步骤可解压后按INSTALL-BINARY上方法安装mysql,我将其然后启动 mysql.
A服务器设置
#mysql ?u root ?p Master开放一个账号dbbackup密码123456给IP:192.168.0.10有档案处理的权限. mysql>GRANT ALL ON *.* TO dbbackup@192.168.0.10 IDENTIFIED BY‘123456’ mysql>exit
#mysqladmin ?u root ?p shutdown
备份Master所有数据库..通常都用tar指令. (注意:tar的时候,MySQL是要在stop情况下)
#tar zcvf /tmp/mysql.tar.gz /usr/local/src/mysql/data
在A机器上修改/etc/my.cnf
[mysqld]
log-bin (生成.index文件。#设置需要记录log 可以设置log-bin=c:/mysqlbak/mysqllog 设置日志文件的目录,
#其中mysqllog是日志文件的名称,mysql将建立不同扩展名,文 件名为mysqllog的几个日志文件。)
server-id=1
sql-bin-update-same
binlog-do-db=forimage (#指定需要日志的数据库为forimage)
启动A服务器mysql: Bin/mysqld-safe ?user=mysql server-id=1 & (要指定server-id)
此时由于加入log-bin参数,因此开始生成index文件,在/usr/local/src/mysql/data目录下有.index文件。档案纪录数据库的异动log. #mysql ?u root ?p 用show master status 命令看日志情况。
B服务器设置
设定/etc/my.cnf
[mysqld]
master-host=192.168.0.1
master-user=dbbackup (#同步用户帐号)
master-password=123456
master-port=3306
server-id=2
master-connect-retry=60 (预设重试间隔为60秒 )
replicate-do-db=forimage (只对数据库forimage更新 )
log-slave-updates
copy A上的/tmp/mysql.tar.gz 到B上的MySQL安装目录的data/下,并解压缩覆盖data/
#chown ?R mysql /usr/local/src/mysql/data/
#cd /usr/local/src/mysql/
#chown ?R root:mysql .
重启B服务器的mysql: #bin/mysqladmin ?u root shutdown #bin/mysql-safe ?user=mysql server-id=2 & (要指定server-id,与my.cnf对应)
show slave status看同步配置情况。
#bin/mysql ?u root
则在/usr/local/src/mysq/data/目录会出现master.info,此文件纪录了Master MySQL server的信息. 如有要修改相关slave的配置要先删除该文件. 否则修改的配置不能生效。
状况测试:
1.A跟B网络及服务都正常情况下,由A端变化数据后,到B端浏览数据,检查是否有数据变化。
2.模拟B当机,或是B不一定需要一直跟A有连接.将由A端变化数据后,到B端浏览数据,B点应该是没有数据变化的。
双机互备模式
如果在A加入slave设置,在B加入master设置,则可以做B->A的同步。
在A的配置文件中 mysqld 配置项加入以下设置:
master-host=10.10.10.53
master-user=backup
master-password=1234
replicate-do-db=backup
master-connect-retry=10
在B的配置文件中 mysqld 配置项加入以下设置:
log-bin=c:/mysqllog/mysqllog
binlog-do-db=backup
注意:当有错误产生时*.err日志文件。同步的线程退出,当纠正错误后要让同步机制进行工作,运行slave start
重启AB机器,则可以实现双向的热备。
测试:
向B批量插入大数据量表AA(1872000)条, A数据库每秒钟可以更新2500条数据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門文章

熱工具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如果你從行動電信商購買了筆記型電腦,則很可能可以選擇啟動eSIM並使用手機網路將電腦連接到網路。有了eSIM,您無需將另一張實體SIM卡插入筆記型電腦,因為它已經內建。當您的裝置無法連接到網路時,它非常有用。如何檢查我的Windows11裝置是否相容於eSIM卡?點擊“開始”按鈕,然後轉到“網路和互聯網”>“蜂窩>設定”。如果您沒有看到「蜂窩行動網路」選項,則您的裝置沒有eSIM功能,您應該選取其他選項,例如使用行動裝置將筆記型電腦連接到熱點。為了激活和

為什麼要寫設定檔這個固定檔我們可以直接寫成一個.py 文件,例如settings.py 或config.py,這樣的好處就是能夠在同一工程下直接透過import 來導入當中的部分;但如果我們需要在其他非Python 的平台進行設定檔共用時,寫成單一.py 就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這時我們就應該選擇通用的設定檔類型來作為儲存這些固定的部分。目前常用且流行的設定檔格式類型主要有 ini、json、toml、yaml、xml 等,這些類型的設定檔我們都可以透過標準函式庫或第三方函式庫來進

設定無線網路很常見,但選擇或變更網路類型可能會令人困惑,尤其是在您不知道後果的情況下。如果您正在尋找有關如何在Windows11中將網路類型從公用變更為私有或反之亦然的建議,請繼續閱讀以取得一些有用的資訊。 Windows11中有哪些不同的網路設定檔? Windows11附帶了許多網路設定文件,這些設定檔本質上是可用於配置各種網路連線的設定集。如果您在家中或辦公室有多個連接,這將非常有用,因此您不必每次連接到新網路時都進行所有設定。專用和公用網路設定檔是Windows11中的兩種常見類型,但通

最近有不少Win10系統的使用者想要更改使用者設定文件,但不清楚具體如何操作,本文將為大家帶來Win10系統設定使用者設定檔的操作方法吧! Win10如何設定使用者設定檔1、首先,按下「Win+I」鍵開啟設定介面,並點選進入「系統」設定。 2、接著,在打開的介面中,點擊左側的“關於”,再找到並點擊其中的“高級系統設定”。 3、然後,在彈出的視窗中,切換到「」選項欄,並點擊下方「用戶配

為什麼要寫設定檔在開發過程中,我們常常會用到一些固定參數或是常數。對於這些較為固定且常用到的部分,往往會將其寫到一個固定檔案中,避免在不同的模組程式碼中重複出現從而保持核心程式碼整潔。這個固定文件我們可以直接寫成一個.py 文件,例如settings.py 或config.py,這樣的好處就是能夠在同一工程下直接透過import 來導入當中的部分;但如果我們需要在其他非Python 的平台進行設定檔共享時,寫成單一.py 就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這時我們就應該選擇通用的設定檔類型來

解決eclipse亂碼問題的有效方法,需要具體程式碼範例近年來,隨著軟體開發的飛速發展,eclipse作為最受歡迎的整合開發環境之一,為眾多開發者提供了便利和高效。然而,使用eclipse時可能會遇到亂碼問題,這對於專案開發和程式碼閱讀帶來了困擾。本文將介紹一些解決eclipse亂碼問題的有效方法,並提供具體程式碼範例。修改eclipse檔案編碼設定:在eclip

Helm是Kubernetes的一個重要元件,它透過將設定檔捆綁到一個稱為HelmChart的套件中來簡化Kubernetes應用程式的部署。這種方法使得更新單一設定檔比修改多個檔案更便捷。借助Helm,使用者可以輕鬆部署Kubernetes應用程序,簡化了整個部署過程,提高了效率。在本指南中,我將介紹在Ubuntu上實作Helm的不同方法。請注意:以下指南中的命令適用於Ubuntu22.04以及所有Ubuntu版本和基於Debian的發行版。這些命令經過測試,應該會在您的系統上正常運作。在U

spring設定檔的步驟:1、建立XML設定檔;2、新增必要的依賴;3、設定資料來源;4、定義bean;5、設定其他元件;6、注入依賴;7、設定環境;8、啟用自動組裝;9、部署應用程式;10、啟動應用程式。詳細介紹:1、建立XML設定文件,在專案的資源目錄下建立一個XML文件,這個文件將包含Spring的設定資訊;2、加入必要的依賴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