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AI搜尋工具在小圈子裡挺火。
被瘋狂安麗的時候打滿了這麼多tag:乾淨清爽、無廣告又聰明。
只需輸入一個問題,即可快速篩選出全網範圍內的高品質相關資料,並提供一鍵整理、總結和歸納的功能。
這麼神奇的AI工具,我們量子位元必須得試試,結果…初步的試用結論是-
這個工具不只可以作為常規搜尋引擎使用,還可以充當學習和辦公室的利器。無論是製作心智圖或是產生問題大綱,無論是尋找相關事件或相關組織,它應有盡有。
對於AI愛好者而言,Sora是最近備受矚目的話題,稍加了解便可知它是一種結合了擴散模型和Transformer技術的新產物。
但擴散模型到底有多神奇,能夠提供Sora骨架支撐,同時又誕生了哪些其他成果呢?
我們開啟了這款工具,介面簡潔明了。根據搜尋範圍,它可分為學術和全網兩個版本。此外,根據目標內容的詳細程度,使用者還可以選擇簡潔、深入和研究三種模式。
圖片
熱愛學習的我們就用學術搜尋來試試看,速度還是挺快的,只花了不到十秒就完成了20篇文獻的總結概括(確實無廣告)。
圖片
而從結果當中我們還有意外發現──原來不只在AI領域有擴散模型的概念。
圖片
雖然覆蓋全面的確是個好事,可是我只想了解AI領域的擴散模型啊…
#沒關係,開發者已經預判了我們的預判,就在這份總結的下方,點擊追問就可以了。
圖片
就這樣簡單一「追」之後,所有的內容都變成和我們想了解的AI相關的了。
內容涵蓋範圍廣、條理清晰,總結得也十分精煉,而且每個資訊點都直接連結到參考文獻,對哪個更感興趣就看哪個,不用再像以前一樣逐篇翻閱了。
圖片
這些內容還可以一鍵匯出,Word和PDF格式都支援。
圖片
為了能讓我們更清晰地了解整個脈絡,開發者也為我們配上了心智圖,可以一鍵下載為png。
圖片
當然了,身為一個AI的狂熱愛好者,可能並不滿足於這種淺嚐輒止的概述,又該怎麼辦好呢?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疑問,那麼恭喜你,又走進開發者的預判了。
只要用下面這個“深度研究”,就能得到內容更豐富、更深入的報告。
圖片
單從文獻的數量來看,就已經從20篇增加到了60多篇,稍加修改就是一篇大規模的文獻綜述。
圖片
除了學術動態,想要了解業界有哪些大新聞也不是問題,不過這時候切換到全網搜尋模式會比較為合適。
例如我們想要了解黃院士最新發布的核彈GB200都有哪些特性,於是在「全網」當中進行搜尋。
把結果整理成心智圖的話是醬嬸兒的:
#怎麼樣,是不是比傳統的搜尋工具好用多了,但它的開啟方式還不止於此,我們繼續往下看。
例如大夥兒日常辦公學習中,被要求整理資料做表格,就可以先用它來打個草稿。
提問的時候直接要求“整理成表格”,輸出格式就變成了這樣嬸兒,不再是大段的文字:
圖片
秒秒鐘收穫一個基礎的表格還附帶相關資料,這辦事兒效率不得翻倍?
值得一提的是,直接輸入鏈接,讓它根據鏈接裡的內容幫忙總結整理出一個表格也是可以的。
而且腦圖和大綱也整理的明明白白:
圖片
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它還能生成一個簡易的線上簡報:
圖片
真的是歪瑞栓Q了:
圖片
除了正兒八經的用法,搬磚空檔花幾分鐘時間快速吃個熱乎瓜,也不是不可以吧? (doge)
圖片
相關事件、相關組織都有,吃瓜不怕吃不全:
圖片
甚至搜尋出來的星座運勢確實是有那麼點神秘力量在身上的:
圖片
##誰打造的? 經過一連串展示,想必細心一點的盆友,都不用我們揭謎底了。上面的這個AI搜尋工具,叫秘塔AI搜尋。圖片
背後團隊秘塔科技量子位元先前也有介紹過。成立於2018年,核心產品除秘塔AI搜尋外,還有秘塔寫作貓、秘塔翻譯等。
創辦人閔可銳是實打實的技術出身,復旦電腦系校友,本科畢業後在牛津大學數學系、美國UIUC電子與電腦工程攻讀碩士、博士學位。
技術層面,團隊透露除了常規的模型量化壓縮技術讓GPU降低通訊成本以外,秘塔AI搜尋採用了多專家混合模型,加速不同領域搜尋的效能和效果。
另外,在學術領域,秘塔的模型不僅會考慮搜尋內容的相關性,也會綜合考慮發表刊物的權威度,讓搜尋出的結果具備足夠的參考價值。
就是這麼好用的工具,敲重點的是:目前完全免費,而且全程沒有廣告。
有網友激動地表示,2024年了,搜尋終於有了該有的樣子。
圖片
當然公正地說,AI搜尋表現得好,並不代表傳統搜尋引擎會被替代,就像另一位網友所說,兩者各有特色、都是離不開的。
換種說法就是,秘塔AI搜索,是在為資訊檢索提供一種新的方式。
圖片
那麼,你有沒有用過這款AI搜尋神器,體驗過後的感受如何?歡迎留言區交流,如果你知道更多的玩法,也可以留言補充。
如果還沒用過當然也不要緊,不過我們的建議是:試試看。
以上是10秒整理搜尋結果,腦圖表格一鍵生成,網友:搜尋終於有了該有的樣子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