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Magic6 至臻版評測:高階外觀+更懂人的AI
2024年1月11日,榮耀Magic6系列發布,但至禮版本在當天遺憾缺席。直到3月18日,Magic6 至禮版本RSR保時捷設計版才登場,補齊了Magic6系列的拼圖。
#和其它品牌的超大杯一樣,榮耀也選擇了將Magic6 至臻版和RSR版分開來單獨發布,似乎有意要跟標準版分出兩個層次。
小雷過年期間有幸體驗過Magic6 Pro,這是一款不折不扣的水桶旗艦,設計、配置和操作系統都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對更晚發布的至臻版和RSR版有了更多的期待。最近,我們拿到了Magic6 至臻版,又好好體驗了幾天。
#同樣儲存規格(16 512GB)下,Magic6 Pro與至臻版的差價足有800元(Magic6 至臻版6999元起),兩者到底差了哪些東西?
打破軸對稱,榮耀找到了設計新範式
Magic3和Magic4兩代至臻版,靠的是獨佔尖端硬體和設計打出的「超大杯」。但從Magic5系列開始,Pro與至臻版之間的硬體規格差距幾乎被抹平,後者要實現「階級躍升」,站到更高端的位置,少不了設計推動。
設計一直是Magic系列標準版/Pro和至臻版最顯著的區別,Magic6 至臻版也不例外。
#縱觀4代Magic的至臻版,榮耀一直在弱化後蓋的塊面感,轉而用更簡潔的曲線表達,嘗試營造自己的設計風格。到了Magic6 至臻版,榮耀的設計更加大膽,打破了旗艦手機軸對稱的“標準答案”,直接在相機模組上建立“互”字型的框架,兩條平行不相交的線條從模組的對角中上下延伸,並保留了鏡頭模組兩邊的弧度,設計有張力卻沒有「攻擊力」。當然,這樣的設計也與「PORSCHE DESIGN」有一點點關聯。
#延長線有輕微凸起,並做了縫線的效果處理,握持時會感覺到線條起伏。 Magic6 至臻版只有素皮背蓋,皮質觸感細膩,乍看之下有幾分「時尚單品」的味道。不過較寬的機身意味著單手使用欠缺掌控感,雙手還是更方便操作一些。
剩下的部分,至臻版的螢幕曲邊、中框處理、寬度、厚度,就連大部分硬體配置也跟Pro版本處於同一個水平,兩者日常使用表現基本一致,具體表現如何,不妨翻閱Magic6 Pro的詳細評測。
#至於發表會上提到的雙層堆疊OLED顯示技術,就要加錢上RSR版本了。
至臻版的重點從原來的產品力大步跨越,轉為外觀設計上的自我探索,Magic6 至臻版大概更像披著「傳說皮膚」的Magic6 Pro,並有一定的硬體加強,保證「物有所值」,貴有貴的道理,相對便宜的Pro也能保證足夠高分的旗艦體驗。
外觀設計與工藝應用是高階品牌的重要一環,在小雷看來,至臻版的「至臻」不再代表遠超Pro的硬件配置,為設計和質感買單本身也是一種對品牌力的認可。
用「魔法」感受用戶,MagicOS找對了路
在小雷的印像中,「 AI」的概念很早就植入了智慧型手機,紮根底層統籌系統運行,針對適應用戶使用意圖、影像場景增強之類的,已有了對應的訓練模型。但這些往往是AI默默無聞的工作成果,很少被使用者察覺。
大模型「登機」讓我們看到了智慧型手機更多的可能性,語音助理變得更「懂人話」,能夠按照用戶的想法生成內容,執行更多操作命令,系統可以更主動地向使用者提供一些「可能需要的東西」。
#在談到生成式功能之前,小雷想先討論MagicOS 8.0上的「智慧建議」。
Magic6 至臻版有種「養成系手機」的既視感,剛啟動時YOYO建議不會提供任何回饋。隨著使用時間的累積,它會了解你的使用意圖,例如到哪個地鐵站附近需要乘車碼,又或者是去趕飛機需要機票資訊。
訊息可能不起眼,但係統主動識別使用者意圖,及時提供當下符合需求的訊息,這就是智能化的體現。另一方面,智慧化建議也是資訊的快速入口,像叫車軟體和乘車碼這種高頻操作就可以化繁為簡。如果可以的話,將乘車碼快捷入口整合到靈動膠囊上,作為人機互動的一種補充,畢竟用戶不一定把YOYO建議小組件留在桌面第一頁。
YOYO建議不一定要改變個人使用習慣,你想要的手機能給,手機能給的你剛好想要,這大概就是人類與機器之間最單純的默契。
也同樣能體現出化繁為簡與意圖辨識的還有榮耀任意門,簡單來說就是長按選取任意文字或圖片,等待系統解析後,就可以快速分享、搜同款,亦或是快速定位。
在這之前,光是將圖片分享到好友或是朋友圈,就要先保存圖片到對應聊天視窗選中發送。如果與好友約好某個地點見面,你也可以直接將約定地點「傳送」到叫車軟體,省去了開啟App重新鍵入的繁瑣操作。在安全性上,榮耀的端側大模型已經給了答案。
像小雷這種連小窗互動都玩不慣的手機用戶,也開始學會善用智慧化建議和任意門提高操作效率。這大概也是AI在背後推動的作用吧。
#小雷認同「生成式功能只是AI大模型的自有能力」的說法,從日常使用角度出發,AI主動學習使用者的使用行為和習慣,配合使用者提供當下最合適的資訊和操作方式,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做法,相較於生成式有著更務實的意義。
顯然,如果小雷繼續使用這台手機,它會越來越「懂」我。
主流的生成式能力,也融入了YOYO語音助理當中。長按開機鍵呼出YOYO助手可以直接進行大模型對話,取代了原有的語音助手,對話風格上更像一位成熟的秘書,少了點八卦聊天的趣味,滿足日常對話已經足夠。
當然,如果你實在沒有什麼對話的靈感,YOYO助手也預置了各種指令參考,比如生成不同風格的視頻,或者是寫一段創意文案,很適合需要即興發揮的場合。小雷分別試了一下種草文和說故事,只要輸入對應關鍵字就可以產生。
#基於AIGC的能力,自帶相簿也能夠實現智慧型物件消除。不過智慧消除並非萬能,最好在畫面相對乾淨的圖片上運用。但文生圖能力目前仍有待開發,YOYO助手的成長上限並不小。
#與智慧化掛鉤的玩法其實還有許多,像是眼動追踪,透過前置感知模組判斷使用者的視線,對頂部資訊彈窗互動,又或者是識別掃碼機自動彈出付款碼之類的,能夠在日常使用中幫到用戶,就是好功能。但出於對個人資訊保護的需求,眼動追蹤還需要更私密的升級,例如只對手機擁有者的視線做出反應。
「意圖辨識」思路似乎更貼合小雷對手機AI應用的想法。智能化應該體現在系統主動理解使用者意圖並提供資訊價值。無論是上面提到的智慧建議、任意門,還是基於硬體支援的一系列自動識別交互,榮耀對AI的理解都呈現在了MagicOS 8.0上。
做更極致的「快槍手」
影像能力是「大廠」和「小工廠」之間的分水嶺,廠商在手機攝影上的投入與累積至關重要。除了堆料,各家也在影調和拍攝體驗上嘗試做出自己的差異化,榮耀也不例外。
Magic6 至臻版與Magic6 Pro的另一個差異則是影像配置。前者主攝升級為客製化感測器H9800,同樣支援兩擋可變光圈,多了業界首發的LOFIC技術,並搭載了1200點雷射雷達陣列對焦系統。
LOFIC技術聽起來繞口,15EV超高動態範圍也沒有在相機App當中作為可調選項出現。實際上,LOFIC就是在感測器的每個感光像素點旁邊增加一個電容,用來接收光線溢出所產生的多餘電荷,兼顧暗部和亮部的畫面細節。
#簡而言之,其作用就是讓影像的動態範圍更寬廣,靠單幀實現更好的HDR效果,降低對多幀合成的依賴,得到更快更精準的成像體驗,Magic6 至臻版一切的硬體升級,目的只有一個——將快速抓拍的優勢進一步放大。
影像配置膨脹會帶來一個問題,手機處理的光訊號更多,多幀合成、演算法最佳化也就需要更長的時間,為了確保理想的拍攝效果,我們往往被「罰站」幾秒。對於小雷這種社恐人,既不想糊片,又不想站在原地犯尷尬,真的很需要成像快又穩的設備。主打抓怕的Magic6 至臻版,給了我更多的信心。
用過Magic3 至臻版的小雷,養成了端穩手機等成片的習慣,Magic6 至臻版又要把這個習慣改掉。
#預設模式下,不需要「運動對焦優先」與「鷹眼抓拍」功能,Magic6 至臻版主攝的定格能力很強,不用在意手機是否端穩,按下快門就可以。即便是地獄等級的快速連拍,它處理圖片的腳步也不會落下。
例如畫面中這輛白色汽車,在Magic6 至臻版眼中就如靜止一般,並且保留了較高的寬容度,亮部沒有過曝,暗部細節也足夠,成像素質與常規拍攝無異,這大概就是LOFIC的含金量吧。
# 濺起的水花最能體現Magic6 至臻版的定格能力,顆顆水珠清晰可見,彷彿時間被凍結。
#儘管小雷和主攝相處的時間不多,舉起就拍,拍完就走的感覺確實令人心情愉悅,每次掏出手機拍照都不需要做好拍大片的準備。
當然,「快準狠」是一回事,Magic6 至臻版的成像品質相比以前也有了顯著進步,HDR演算法激進,高光壓得住,預設顏色比較樸素,更往實用的方向靠攏。手機攝影對於大部分人還是更好的生活紀錄,並非出手就是大片。
#原生焦段下的潛望鏡注重解析力,超大底1.8億像素感測器放在白天和晚上都高度可用,性能絲毫不遜於主攝。對焦距離較近,大底感應器天生自帶淺景深,近攝也有不錯的效果。不過等效焦段只有68mm的它,望遠並不是特長,5倍之內的成像效果最為理想。
#另外,這十億像素鏡組的成像速度仍舊很可觀,配合鷹眼抓拍,拍攝隨風擺動的花花草草,也就不用擔心對不上焦、主體模糊之類的情況了。
#如果你在路上看到一隻好動的小貓,結合5倍變焦跟著鷹眼抓拍,也能做到不糊片。
#高像素模式解放1.8億像素,開啟「數毛模式」,用一點後製的時間和高達37MB/張的記憶體佔用,換來的是極致的解析力,多倍放大之後仍能挖掘到畫面細節,後期裁切更方面。現在榮耀的高像素模式都有HDR合成演算法加持,只要記憶體夠,日常拍攝也能派上用場。
Magic6系列開始,榮耀的影像也多了一些可選的風格化,「質感」模式在「鮮明」的基礎上加強了對比和暗角表現,畫面顯得更加厚重,對高光壓制相對沒有那麼積極,大逆光或者大光比場景不太適用。
#風格化相對自然沒有那麼好把控,自然模式已經可以滿足絕大部分的攝影需求。
在暗光場景下,超大底超高像素的優勢展現出來了,畫面純度高,沒有多餘的雜色和噪點,銳化力度相對恰當,也不會把夜景拍得和白天一般。
總的來說,Magic6 至臻版的路線很明確,也是當前有些旗艦手機可能存在的一些痛點——拍攝體驗,榮耀還需要在影像風格化上不斷摸索出自己的特色,但在這之前,把手機攝影最基本的解析力、對焦、抓拍能力做好,做手機界的「快槍手」,更能調動用戶拍攝的慾望。
Magic夠務實,但至臻還需沉澱
回想第一代榮耀Magic,無論是前衛的8曲面機身設計,主打智慧感知的Magic Live客製化作業系統,在那個時代有著劃時代的意義。對使用者的感知、深度學習與主動判斷,Magic系列對手機智慧一向有獨到的理解。
主動學習、判斷使用者的感知特性仍在Magic6系列身上延續,並演化出眼動追蹤、智慧推薦、任意門等一系列全新的功能,本質上都是對使用者操作行為的一種主動回饋與介入,提高了使用效率。
#這一系列「魔法」的互動概念成就了Magic,多種功能也在日常使用中找到了對應的場景,AI能力落實處,「魔法」就是為實用服務。從自身角度出發,使用者樂於接受並使用的功能,都是好功能。
Magic6 至臻版一樣,它和Magic6系列享受一樣的智慧化體驗,電池、處理平台、快充、螢幕等核心體驗基本上做到了「平權」 。除了部分升級外,至臻版給了更具商務、時尚的視覺元素。順帶一提,不論是小雷先前體驗的Magic6 Pro,還是現在體驗的至臻版,這兩款手機的揚聲器外放效果著實令小雷吃了一驚,人聲渾厚有力,低頻下潛很深,聲音層次豐富,小喇叭實錘。
#市場不缺設計買單的群體,至臻版的設計在某些場合比Pro版更有說服力,更多是身分層面上的體驗。當然,如果覺得LOFIC技術有必要,加錢升杯也在情理之中。
但對於品牌而言,高端並非一蹴而就,榮耀的至臻版作為高端旗艦門面之一,仍需繼續沉澱,等待市場的回應。
總結Magic6 至臻版的優缺點:
優點:
2、抓拍能力突出,相機系統表現穩定
3、智慧感知能力實用性強
缺點:
#1、靈動膠囊的動畫有些許割裂,還有優化空間
2、螢幕指紋位置較為靠下
總的來說,小雷認為Magic6 至臻版對得起6,999元起步的售價,整體表現不遜於同價位機型的表現,妥妥的「六角形戰士」。但手機影像的趨勢在變,抓拍能力雖然頂級,但在成像風格上還需要多花時間沉澱,軟體優化值得我們期待。
############(本文圖片由雷科技拍攝製作)###以上是榮耀Magic6 至臻版評測:高階外觀+更懂人的AI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門文章

熱工具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繪製比特幣結構分析圖的步驟包括:1. 確定繪圖目的與受眾,2. 選擇合適的工具,3. 設計框架並填充核心組件,4. 參考現有模板。完整的步驟確保圖表準確且易於理解。

支持跨鏈交易的交易所有:1. Binance,2. Uniswap,3. SushiSwap,4. Curve Finance,5. Thorchain,6. 1inch Exchange,7. DLN Trade,這些平台通過各種技術支持多鏈資產交易。

Aavenomics是修改AAVE協議令牌並引入令牌回購的提議,已為AAVEDAO實現了一個法定人數。 AAVE連鎖計劃(ACI)創始人馬克·澤勒(MarcZeller)在X上宣布了這一點,並指出它標誌著該協議的新時代。 AAVE連鎖倡議(ACI)創始人MarcZeller在X上宣布,Aavenomics提案包括修改AAVE協議令牌和引入令牌回購,已為AAVEDAO實現了法定人數。根據Zeller的說法,這標誌著該協議的新時代。 AaveDao成員以壓倒性的投票支持該提議,即在周三以每週100

適合新手的加密貨幣數據平台有CoinMarketCap和非小號。 1. CoinMarketCap提供全球加密貨幣實時價格、市值、交易量排名,適合新手與基礎分析需求。 2. 非小號提供中文友好界面,適合中文用戶快速篩選低風險潛力項目。

2025年在槓桿交易、安全性和用戶體驗方面表現突出的平台有:1. OKX,適合高頻交易者,提供最高100倍槓桿;2. Binance,適用於全球多幣種交易者,提供125倍高槓桿;3. Gate.io,適合衍生品專業玩家,提供100倍槓桿;4. Bitget,適用於新手及社交化交易者,提供最高100倍槓桿;5. Kraken,適合穩健型投資者,提供5倍槓桿;6. Bybit,適用於山寨幣探索者,提供20倍槓桿;7. KuCoin,適合低成本交易者,提供10倍槓桿;8. Bitfinex,適合資深玩

選擇加密貨幣交易所的建議:1. 流動性需求,優先選擇幣安、Gate.io或OKX,因其訂單深度與抗波動能力強。 2. 合規與安全,Coinbase、Kraken、Gemini具備嚴格監管背書。 3. 創新功能,KuCoin的軟質押和Bybit的衍生品設計適合進階用戶。

OKX 交易所的詳細介紹如下:1) 發展歷程:2017 年創辦,2022 年更名為 OKX;2) 總部位於塞舌爾;3) 業務範圍涵蓋多種交易產品,支持 350 多種加密貨幣;4) 用戶遍布 200 餘個國家,千萬級用戶量;5) 採用多重安全措施保障用戶資產;6) 交易費用基於做市商模式,費率隨交易量增加而降低;7) 曾獲多項榮譽,如“年度加密貨幣交易所”等。

在當今的加密貨幣市場中,交易所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們不僅是投資者進行買賣交易的平台,更是市場流動性和價格發現的重要來源。全球最大的虛擬貨幣交易所排行前十,這些交易所不僅在交易量上遙遙領先,而且在用戶體驗、安全性和創新服務方面也各有千秋。排行榜首的交易所通常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和廣泛的市場影響力,它們的交易量和資產種類往往是其他交易所難以企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