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主機組裝步驟是什麼?擔心電腦主機組裝過於複雜? php小編柚子為大家帶來電腦主機組裝詳細步驟,新手也能輕鬆上手!學習主機組裝不僅可以節省組裝成本,還能對電腦有更深入的認識,趕快繼續閱讀以下內容吧!
安裝前的準備
在動手組裝電腦前,應先學習電腦的基本知識,包括硬體結構、日常使用的維護知識、常見故障處理、作業系統及常用軟體安裝等。
安裝前配件的準備
裝機要有自己的打算,不要盲目攀比,依實際需要購買配件。
如選購機殼時,要注意內部結構合理化,方便安裝,二要注意美觀,顏色與其他配件相配。一般應選擇立式機箱,不要使用已淘汰的水平機箱,特別是機箱內的電源,它關係到整個電腦的穩定運行,其輸出功率不應小於250 W,有的處理器還要求使用300 W的電源,應根據需要選擇。
除機殼電源外,另外需要的配件一般還有主機板、CPU、記憶體、顯示卡、音效卡(有的音效卡主機板中自備)、硬碟、光碟機(有VCD光碟機與DVD光碟機)、軟驅、數據線、訊號線等。
除了機器配件以外,還需要預備要用到的螺絲起子、尖嘴鉗、鑷子等工具。
另外,還要在安裝前,對室內準備好電源插頭等,這些內容在第1章的1.4節已經敘述了。
裝電腦的基本步驟
組裝電腦時,應按照下述的步驟有條不紊地進行:
(1) 機箱的安裝,主要是對機箱進行拆封,並且將電源安裝在機殼內。
(2) 主機板的安裝,將主機板安裝在機箱主機板上。
(3) CPU的安裝,在主機板處理器插座上插入安裝所需的CPU,並且安裝上散熱風扇。
(4) 記憶體條的安裝,將記憶體條插入主機板記憶體插槽。
(5) 顯示卡的安裝,根據顯示卡匯流排選擇適當的插槽。
(6) 音效卡的安裝,現在市場主流音效卡多為PCI插槽的音效卡。
(7) 磁碟機的安裝,主要針對硬碟、光碟機和磁碟機進行安裝。
(8) 機殼與主機板間的連線,即各種指示燈、電源開關線。 PC喇叭的連接,以及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電源線和數據線的連接。
(9) 蓋上機殼蓋(理論上在安裝完主機後,是可以蓋上機箱蓋了,但為了此後出問題的檢查,最好先不加蓋,而等系統安裝完畢後再蓋)。
(10) 輸入裝置的安裝,連接鍵盤滑鼠與主機一體化。
(11) 輸出裝置的安裝,即顯示器的安裝。
(12) 再重新檢查各個接線,準備進行測試。
(13) 為機器加電,若顯示器能夠正常顯示,表示初裝已經正確,此時進入BIOS進行系統初始設定。
進行了上述的步驟,一般硬體的安裝就已基本完成了,但要使電腦運作起來,還需要進行下面的安裝步驟。
(14) 分割區硬碟和格式化硬碟。
(15) 安裝作業系統,如Windows 98或Windows XP系統。
(16) 安裝作業系統後,安裝驅動程序,如顯示卡、聲卡等驅動程式。
(17) 進行72小時的烤機,如果硬體有問題,在72小時的烤機中會被發現。
··
組裝電腦的過程
對於平常接觸電腦不多的人來說,可能會覺得「裝機」是一件難度很大、很神秘的事情。但其實只要你自己動手裝一次後,就會發現,原來也不過如此(當然你最好先對電腦的各個配件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組裝電腦的準備工作都準備好之後,以下就開始進行組裝電腦的實際操作。
(1) 打開機殼的外包裝,會看見許多配件,例如螺絲、擋片等。
(2) 然後取下機殼的外殼,我們可以看到用來安裝電源、光碟機、軟碟機的磁碟機托架。許多機殼沒有提供硬碟專用的托架,通常可安裝在軟碟機的托架上。
機殼的整個機架由金屬構成,它包括五寸固定架(可安裝光碟機和五寸硬碟等)、三寸固定架(可用來安裝軟驅、三寸硬碟等)、電源固定架(用來固定電源)、底板(用來安裝主機板的)、槽口(用來安裝各種插卡)、PC喇叭(可用來發出簡單的警報聲音)、接線(用來連接各信號指示燈以及開關電源)和塑膠墊腳等,如圖11.1所示(這裡的圖片已經安裝好電源,實際上新打開的機箱是沒有安裝好電源的)。
l 驅動器托架。驅動器艙前面都有擋板,在安裝驅動器時可以將其卸下,設計合理的機箱前塑膠擋板採用塑膠倒鉤的連接方式,方便拆卸和再次安裝。在機殼內部一般還有一層鐵質擋板可以一次取下。
l 機殼後的擋片。機殼後面的擋片,也就是機殼後面闆卡口,主機板的鍵盤口、滑鼠口、串並口、USB介面等都要從這個擋片上的孔與外設連接。
l 訊號線。在驅動器托架下面,我們可以看到從機殼面板引出Power鍵和Reset鍵以及一些指示燈的引線。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小型喇叭稱為PC Speaker,用來發出提示音和警報,主機板上都有對應的插座。
有的機殼在下部有個白色的塑膠小盒子,是用來安裝機殼風扇的,塑膠盒四面採用卡口設計,只需將風扇卡在盒子裡即可。部分體積較大的機殼也會預留機殼第二風扇、第三風扇的位置。
組裝電腦的過程
對平常接觸電腦不多的人來說,可能會覺得「裝機」是一件難度很高、很神祕的事情。但其實只要你自己動手裝一次後,就會發現,原來也不過如此(當然你最好先對電腦的各個配件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組裝電腦的準備工作都準備好之後,以下就開始進行組裝電腦的實際操作。
(1) 打開機殼的外包裝,會看見許多配件,例如螺絲、擋片等。
(2) 然後取下機殼的外殼,我們可以看到用來安裝電源、光碟機、軟碟機的磁碟機托架。許多機殼沒有提供硬碟專用的托架,通常可安裝在軟碟機的托架上。
機殼的整個機架由金屬構成,它包括五寸固定架(可安裝光碟機和五寸硬碟等)、三寸固定架(可用來安裝軟驅、三寸硬碟等)、電源固定架(用來固定電源)、底板(用來安裝主機板的)、槽口(用來安裝各種插卡)、PC喇叭(可用來發出簡單的警報聲音)、接線(用來連接各信號指示燈以及開關電源)和塑膠墊腳等,如圖11.1所示(這裡的圖片已經安裝好電源,實際上新打開的機箱是沒有安裝好電源的)。
l 驅動器托架。驅動器艙前面都有擋板,在安裝驅動器時可以將其卸下,設計合理的機箱前塑膠擋板採用塑膠倒鉤的連接方式,方便拆卸和再次安裝。在機殼內部一般還有一層鐵質擋板可以一次取下。
l 機殼後的擋片。機殼後面的擋片,也就是機殼後面闆卡口,主機板的鍵盤口、滑鼠口、串並口、USB介面等都要從這個擋片上的孔與外設連接。
l 訊號線。在驅動器托架下面,我們可以看到從機殼面板引出Power鍵和Reset鍵以及一些指示燈的引線。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小型喇叭稱為PC Speaker,用來發出提示音和警報,主機板上都有對應的插座。
有的機殼在下部有個白色的塑膠小盒子,是用來安裝機殼風扇的,塑膠盒四面採用卡口設計,只需將風扇卡在盒子裡即可。部分體積較大的機殼也會預留機殼第二風扇、第三風扇的位置。
11.2.2 安裝電源
機箱中放置電源的位置通常位於機箱尾部的上端。電源末端四個角落各有一個螺絲孔,它們通常呈梯形排列,所以安裝時要注意方向性,如果裝反了就不能固定螺絲。可先將電源放置在電源托架上,並將4個螺絲孔對齊,然後再旋上螺絲。
把電源裝上機殼時,要注意電源一般都是反過來安裝,即上下顛倒。只要把電源上的螺絲位對準機殼上的孔位,再把螺絲上緊即可。
提示:上螺絲的時候有個原則,就是先不要上緊,要等所有螺絲都到位後再逐一上緊。安裝其他某些配件,如硬碟、光碟機、軟碟等也是一樣。
11.2.3 安裝主機板
在機殼的側邊板上有不少孔,那是用來固定主機板的。而在主機板周圍和中間有一些安裝孔,這些孔和機箱底部的一些圓孔相對應,是用來固定主機板的,安裝主機板的時候,要先在機箱底部孔裡面裝上定位螺絲,(定位螺絲槽依各主機板類型搭配選用,適當的也可放上一兩個塑膠定位卡代替金屬螺絲)。
接著將機殼臥倒,在主機板底板上安裝銅質的膨脹螺絲(與主機板上的螺絲也對齊),然後把主機板放在底板上。同時要注意把主機板的I/O介面對準機殼後面對應的位置(圖中箭頭所指位置),ATX主機板的周邊介面要與機殼後方對應的擋板孔位對齊
注意:要讓主機板的鍵盤口、滑鼠口、串並口和USB接口和機殼背面擋片的孔對齊,主機板要與底板平行,絕對不能搭在一起,否則容易造成短路。另外,主機板上的螺絲孔附近有訊號線的印刷電路,在與機箱底板連接時應注意主機板不要與機箱短路。如果主機板安裝孔未鍍絕緣層,則必須以絕緣墊圈加以絕緣。最好先在機殼上固定一至兩顆螺柱,一般取機箱鍵盤插孔(AT主機板)或I/O口(ATX主機板)附近位置。使用尖型塑膠卡時,帶尖的一頭必須在主機板的正面。
以上是電腦主機組裝步驟是什麼?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