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e生態出現類似EigenLayer的再質押協議Overload!可質押任ERC-20代幣
本站(120BTc.coM):Base生態出現類似EigenLayer的再質押協議Overload,其亮點是可以質押任意ERC-20代幣而不限於ETH,另一方面該協議也不會消減節點營運者,近一步降低再質押者的資產風險。
再質押介紹
再質押是指將流動性質押代幣(LST)再次質押,除了保護主網的同時也可以保護其他外部網絡。例如用戶可以選擇將ETH質押至Lido協議以保護以太坊網路安全,並將其質押證明的代幣stETH質押至EigenLayer,以保護更多其他網絡,獲得更高的收益。
EigenLayer是首創再質押的協議,藉由節點營運者管理質押者的代幣並協助保護外部網路專案的安全性。後者又稱為主動驗證服務商(actively validated services,AVS)。
目前該協議的TVL已經高達160億美元以上,等待合作的AVS已經有九個。
再質押協議Overload介紹
而在Base生態系,也出現了類似的再質押項目Overload,根據團隊所述,該項目有三點較不同之處:
可質押任何ERC-20代幣
#鏈上共識
無消減機制(slashing)
質押者權限提升
其中每一個都改變了再質押機制,以下分別說明。
可質押任何ERC-20代幣
相較於EigenLayer僅接受ETH與其相對的流動性質押代幣,Overload可以接受用戶質押任何的ERC-20代幣,將可以增加質押者的彈性與動機。
Overload可以接受任意ERC-20代幣進行質押
此舉是為了彌補Base生態上資產量體的不足。另一方面,Overload此設計對於未來其AVS所受到的網路安全性是否打折,仍需要更多討論。
鏈上共識
Overload引入鏈上共識(Onchain Consensus)的概念,讓AVS直接在鏈上執行驗證。根據團隊描述,此舉可以防止節點營運者的惡意行為,並大幅簡化AVS的發展。
無消減機制
在Ethereum網路上,有4種可能會讓驗證者遭到懲罰:
提出個不同的區塊
Surround voting
雙簽章
-
不活躍參與(Inactivity leaks)
消減代幣驗證者會失去所質押的部分ETH,於再質押生態就會變成節點營運者讓質押者的資產受到損失,被視為是獲得更多收益相對需要承擔的風險與代價。
不過在Overload並沒有消減機制,由於AVS使用鏈上共識,因此僅適用「不活躍參與」懲罰,而是對驗證者實施監禁,暫時踢出驗證者集合,讓該驗證者錯過證明獎勵。此懲罰並不會讓質押者的資產受到損失。
Overload團隊認為這樣可以增加用戶質押資產的意願。
質押者權限提升
相較於在EigenLayer的設計,質押者將代幣委託給節點營運者,而後者可以選擇要營運哪一個AVS,因此實際上代幣質押者的權限與操作難度並不高。
Overload則是淡化了節點營運者的角色,讓質押者可以自行選擇要將代幣營運哪些AVS,再質押給相對應的驗證者,且可以選擇不止一個對象,提升其資產自主性。
Overload讓質押者自行決定要營運哪些AVS
#新的積分競賽
Overload團隊表示近期就會推出再質押相關積分競賽,模仿EigenLayer行銷模式,預期可以吸引部分用戶搶先嘗試。
Overload團隊第一步驟算是中規中矩、策略合理。開放多元的ERC-20資產作為抵押品,可以彌補一點Base生態既有資金量體的不足;另一方面,無懲罰機制可以降低用戶在Layer2且又是新項目的疑慮;最後因為Layer2的用戶相對來講可以操作更進階的操作,因此開放更多權限給質押者或許符合這些人的需求。
不過市場是否為此埋單,仍有待驗證。
各大生態陸續出現Restaking設施
除了這次的Base網絡之外,其實今年以來Solana也出現不少關於再質押項目,例如Cambrian、Solayer Labs、Picasso都準備打造一個Solana風格的EigenLayer以強化既有生態。
安全性是否足夠?
不過再質押的核心是將安全性分享給外部去中心化網絡,這需要建立在原有主網的穩固基礎之上。
相較於ETH(3,700億美元)或是SOL(710億美元)的市值,Base目前僅有54億美元TVL,其是否有此能耐能運作一個強大的再質押生態呢?目前看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是否有必要建構再質押生態?
另一個所有再質押團隊需要釐清的是「自身建議協議的網絡是否真的需要再質押生態?」之關鍵議題,例如Solana社群有部分的使用者認為Solana未來發展會以單體鏈為主,將安全性分散到其他外部網路的效益是否真的必要?
而Overload團隊當然也需要思考(或是合理化)Base生態是否需要再質押生態?是否會與既有的以太坊生態基礎建設重疊?
以上是Base生態出現類似EigenLayer的再質押協議Overload!可質押任ERC-20代幣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門文章

熱工具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十大數字虛擬貨幣app排行榜分別是:1. OKX,2. Binance,3. gate.io,4. Coinbase,5. Kraken,6. Huobi,7. KuCoin,8. Bitfinex,9. Bitstamp,10. Poloniex。這些交易所根據交易量、用戶體驗和安全性等因素評選,均提供多種數字貨幣交易服務和高效的交易體驗。

選擇適合新手的數字貨幣交易平台需考慮安全性、易用性、教育資源和費用透明度:1. 優先選擇提供冷存儲、雙重驗證和資產保險的平台;2. 界面簡潔、操作清晰的App更適合新手;3. 平台應提供教程和市場分析等學習工具;4. 注意交易手續費和提現費等隱性成本。

虛擬貨幣“最老”排行榜如下:1. 比特幣(BTC),發行於2009年1月3日,是首個去中心化數字貨幣。 2. 萊特幣(LTC),發行於2011年10月7日,被稱為“比特幣的輕量版”。 3. 瑞波幣(XRP),發行於2011年,專為跨境支付設計。 4. 狗狗幣(DOGE),發行於2013年12月6日,基於萊特幣代碼的“迷因幣”。 5. 以太坊(ETH),發行於2015年7月30日,首個支持智能合約的平台。 6. 泰達幣(USDT),發行於2014年,是首個與美元1:1錨定的穩定幣。 7. 艾達幣(ADA),發

OKX 交易所的詳細介紹如下:1) 發展歷程:2017 年創辦,2022 年更名為 OKX;2) 總部位於塞舌爾;3) 業務範圍涵蓋多種交易產品,支持 350 多種加密貨幣;4) 用戶遍布 200 餘個國家,千萬級用戶量;5) 採用多重安全措施保障用戶資產;6) 交易費用基於做市商模式,費率隨交易量增加而降低;7) 曾獲多項榮譽,如“年度加密貨幣交易所”等。

機構投資者應選擇Coinbase Pro和Genesis Trading等合規平台,關注冷存儲比例與審計透明度;散戶投資者應選擇幣安和火幣等大平台,注重用戶體驗與安全;合規敏感地區的用戶可通過Circle Trade和Huobi Global進行法幣交易,中國大陸用戶需通過合規場外渠道。

選擇大宗交易平台時應考慮以下因素:1. 流動性:優先選擇日均交易量超50億美元的平台。 2. 合規性:查看平台是否持有美國FinCEN、歐盟MiCA等牌照。 3. 安全性:冷錢包存儲比例和保險機制是關鍵指標。 4. 服務能力:是否提供專屬客戶經理和定制化交易工具。

優先選擇合規平台如OKX和Coinbase,啟用多重驗證,資產自託管可減少依賴:1. 選擇有監管牌照的交易所;2. 開啟2FA和提幣白名單;3. 使用硬件錢包或支持自託管的平台。

數字貨幣交易所排名前十分別是:1. OKX,2. Binance,3. gate.io,4. Coinbase,5. Kraken,6. Huobi,7. KuCoin,8. Bitfinex,9. Bitstamp,10. Poloniex。這些交易所根據交易量、用戶體驗和安全性等因素評選,均提供多種數字貨幣交易服務和高效的交易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