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通過硬體設備的數據用了特殊格式,前一段是id,後一段是數據,
前面一段,代表它是一段類型為A, B, C等等哪一種類型的資料。
根據前面的類型,我們取後面中的某幾位,如A類型我們需要資料取資料的1-3位,B類型則需要第20和第22位。
現在設計的時候只需要能接受a類和b類就行了,但是未來想要接受c類, d類等等,同時對數據進行的操作也不同,比如a類需要把1-3位都乘二,b類第二十位加1,第二十二位不變z
問題是應該怎麼樣設計,未來拓展的時候方便呢?例如我想支援d類,不用重寫程式碼....
複雜的話用策略模式,不複雜的直接OO的繼承,不同類型的訊息交給不同的子類別去處理。
應該把資料協定格式規定好:例如:高3位代表類型,中間2位代表協定版本,後面代表資料。
協定規定好後,透過模板方法來處理,將具體解析放到子類,通用的放到父類。
這樣在擴充時,不需要改動原有程式碼,只需要寫新的實作就可以。
根本用不到設計模式,傳統的繼承就可以,各個子類別分別取不同的欄位就可以。
如果一定要使用設計模式,可以考慮一哈策略模式
還需要判斷一下後續的使用者,工廠模式,策略模式,代理模式可能都能滿足你擴展的需求,其實重要的是想法,遵照六原則設計吧,沒必要非要套某一個模式,根據需求,程式碼慢慢演變,最後可能自然的就符合某個模式了,也可能是多種模式的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