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供应链技术还是自研 国产手机续航暴涨背后的秘密
自从智能手机的屏幕越来越大之后,续航好像就一直没好过,功能机时代那种好几天充一次电的体验一去不复返。
话又说回来,以前的功能机屏幕使用时间才多长,一天有1小时吗?而现在的智能手机,功能那么多,屏幕那么大,还要一直保持在线,屏幕使用时间起码都有五六个小时吧,一天一充好像已经很厉害了!
如果你有用过最近一年发布的国产旗舰机型,你就会发现它们的续航有了长足的进步,基本都可以做到两天一充。短短十几年间,手机电池如何发展到现在的水平?近一年来厂商们相继推出的青海湖电池、蓝海电池、金沙江电池等技术又是什么?为何时间节点如此接近?
从镍到锂的飞跃
新生代的手机用户可能没听说过“电池没用完就充电,会让电池容量变小”这种神奇的理论,而这正是早期手机所使用的镍镉电池的一大缺点——记忆效应。后来就出现了镍氢电池,记忆效应得到了明显改善。
直到千禧年前后,锂离子电池的材料和制造技术经历了重大的革新,成本大幅下降,能量密度提高,且解决了电池记忆效应的问题。这些改进使得锂离子电池迅速成为手机行业的标准选择,整个行业也正式进入了锂电时代。
传统的锂电由于使用了液态电解质,限制了电池的形状和大小。因为必须确保电解质在电池内部保持稳定,同时还要防止泄漏和腐蚀,所以通常会采用硬质的外壳,从而限制了电池的形状设计。此外,液态电解质在高温或过充的情况下可能会膨胀或燃烧。
后来便进化出现在业内广泛采用的锂聚合物电池,采用的是胶状或者固态电解质,采用铝膜包装,体积和形状更加自由,可以灵活适应内部空间越来越紧凑的电子产品。而且电池的热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也更好,从而减少安全风险。
手机电池技术发展到锂聚合物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再没有大幅升级,因为锂电中石墨负极的局限性逐渐显现。
石墨负极的理论比容量限制在372mAh/g,且锂离子的扩散速率较低,这些因素都限制了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和快速充电能力。
除了材料本身的性能缺点,天然石墨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也面临着很多问题。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数据,2020年全球石墨储量约为3亿吨,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预计到2050年全球石墨资源将耗尽。同时,天然石墨作为一种自然资源,与天然气、石油等一样也会受到地缘因素的影响,供给并不稳定。
人造石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天然石墨所带来的问题,但人造石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并且产生大量废水,如果不妥善处理,会造成严重的土壤和水源污染,与被称为“环保”的“新能源”背道而驰。
还有商业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利益。以目前的生产工艺来说,同样纯度的人造石墨要比天然石墨贵20-30%。而随着天然石墨资源越来越少,天然石墨的价格也会越来越贵。
因此,寻找石墨的替代材料成为了锂电行业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锂电的次世代:硅碳负极
无论是青海湖电池、蓝海电池还是金沙江电池,它们在宣传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硅碳负极”,这也是解决目前电池难题的关键技术。
上文提到石墨作为负极材料的缺点,那么有没有其他材料可以代替它呢,有,那就是硅。
硅作为负极材料,具有高达4200mAh/g的理论比容量,几乎是石墨的11倍。这意味着,使用硅负极的锂电池在理论上可以大幅提升能量密度,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减少充电次数。
然而,硅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高达300%的体积膨胀,这种显著的体积变化会导致电极材料的破裂,从而降低电池的循环寿命。
为了克服这一挑战,科学家们开发了硅碳复合材料。通过将纳米硅颗粒与碳材料结合,可以利用碳材料的稳定性来抑制硅的体积膨胀,并通过碳的导电网络来提高整体的电导率。
尽管硅碳负极技术在提升电池性能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其工艺难点仍然存在。硅碳负极的制备需要精确控制材料的纳米结构,以及确保硅和碳的均匀分布。此外,电池制造过程中的首次效率和循环稳定性也是需要克服的关键挑战。
Group14与ATL
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硅碳负极电池技术就已经通过了可行性验证,为何直到近一年我们才看到大量消费终端采用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2个公司,一个是我们熟知的ATL(新能源),也就是宁德新能源和东莞新能德的母公司,另一个则是初创公司Group14。
2023年2月28日,Group14正式宣布已向ATL供应SCC55材料,为下一代智能手机等3C产品提供动力,并表示很快就有使用SCC55电池材料的手机面世。
在一周后的3月6日,荣耀就发布了全球首款搭载硅碳负极电池技术的智能手机——Magic5系列,行业媒体TechInsights也证实该技术的实施由Group14的电池材料产品SCC55主导。
在知名拆机Up主微机分的视频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无论是青海湖电池、蓝海电池还是金沙江电池,它们都由新能德公司生产,并且采用ATL电芯。我们基本可以以此猜测它们所采用的硅碳负极技术都使用了Group14的SCC55材料。
为什么一定是Group14的SCC55?因为目前能大规模量产硅碳负极材料的公司并不多,而Group14是其中份额最大的。
明日之星:SCC55
在正式介绍SCC55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Group14是个怎样的公司。
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排第14位,这就是Group14中“14”的来源。这家公司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将锂离子电池转化为锂硅负极电池,帮助解决能源存储难题,先后获得ATL、SK Materials、保时捷等公司的投资,累计金额超过6亿美元,是锂电行业炙手可热的明日之星。
硅碳负极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国内外有不少公司都在攻关,融资也拿了不少,甚至还有不少在“PPT”上都放出了非常惊人的参数。但是很多仍然停留在实验室状态甚至理论状态,远远未能达到量产要求。
而Group14几乎是最早实现大规模量产的,在应用方面也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SCC55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结构设计。该材料由嵌入碳支架中的硅纳米颗粒组成。这种结构允许硅颗粒与电解质充分接触,从而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此外,碳支架还提供了机械支撑,防止硅颗粒在充放电过程中膨胀和收缩。
因此,SCC55硅负极电池的能量密度比传统锂离子电池高出50%,并且充电速度更快,理论上只需要几分钟。
SCC55材料投产起来也很方便,从纽扣电池到软包电池,制造商可将SCC55无缝投放到任何锂离子电池生产线、超级工厂或电池设计中,而无需重新调整工艺。
比起概念,规模化量产才是盈利的根本。
Group14的两步工艺使规模化变得简单,首先合成碳来创建碳支架,然后在支架内部创建硅并调整内部空隙,最终形成神奇的SCC55。而具体的工艺细节,早已被Group14申请了全球专利,成为其商业帝国的基石。
Group14还设计了一种可轻松复制的流程,可以在需要的地方建造各种规模的工厂(BAM 工厂)。每个模块都自成一体,每年可生产材料达10GWh。还可以根据需要将任意数量模块组合在一起,形成任意规模的BAM工厂。
产能方面,Group14位于美国华盛顿州伍丁维尔的 BAM-1工厂目前为超过65家客户供货,这些客户占全球电池生产市场的95%,另外也正在亚洲、欧洲等地区部署BAM工厂。可以确定的是BAM-1工厂的产量已超过10GWh,大约可以满足10-20万辆电动车使用。
如果投产顺利,位于华盛顿的BAM-2工厂产能将会达到BAM-1的2倍,将在2024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先进硅负极电池技术工厂。
写在最后
机圈里常有人调侃:不都是供应链技术,讲什么自研。 我们从结果上来看,这几家的硅碳负极电芯都是来自ATL,而且大概率就是采用的SCC55材料,好像确实这么一回事。
但其实,供应链与厂商之间的交流并不是单向的,很多材料、技术的应用往往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类比一下,供应链技术就像食材,最终的出品还是要看大厨的料理手法和调味。
就拿本文所讨论的续航来说,硅碳负极电池的量产应用是关键。硅碳负极的理论能量密度远高于传统石墨负极,能够大幅提升电池续航。而Group14的SCC55材料则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硅碳负极材料之一,拥有优异的性能和量产能力。
同时各家手机厂商在电池封装工艺、电源管理、系统调度等方面也进行了优化,最终才让消费者拿到手的手机有了出色的续航水平。
至于本文标题提到的那个问题,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以上是是供应链技术还是自研 国产手机续航暴涨背后的秘密的详细内容。更多信息请关注PHP中文网其他相关文章!

热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用于创建逼真的裸体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于从照片中去除衣服的在线人工智能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费脱衣服图片

Clothoff.io
AI脱衣机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们完全免费的人工智能换脸工具轻松在任何视频中换脸!

热门文章

热工具

记事本++7.3.1
好用且免费的代码编辑器

SublimeText3汉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禅工作室 13.0.1
功能强大的PHP集成开发环境

Dreamweaver CS6
视觉化网页开发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级代码编辑软件(SublimeText3)

热门话题











8月23日消息,三星即将推出新款折叠手机W25,预计9月底亮相,将在屏下前摄、机身厚度上作出相应的提升。据报道,三星W25代号为Q6A,将配备500万像素屏下摄像头,相较于GalaxyZFold系列的400万像素摄像头有所提升。此外,W25的外屏前置摄像头和超广角摄像头预计分别为1000万和1200万像素。在设计上,W25折叠状态下的厚度约为10毫米,比标准版GalaxyZFold6薄约2毫米。屏幕方面,W25的外屏为6.5英寸,内屏为8英寸,而GalaxyZFold6的外屏为6.3英寸,内屏为

9月2日消息,RedmiNote14系列三款新机已经入网,最高支持90W快充。综合多方消息,该系列将会在本月发布,主打千元市场。1.系列共三款机型,包括RedmiNote14、RedmiNote14Pro和RedmiNote14Pro+。分别搭载高通骁龙7sGen3、天玑7350、第二代骁龙7s。RedmiNote14Pro系列采用1.5K曲面屏,这是Redmi今年第一款曲面屏机型,与上一代Note13Pro+屏幕形态保持一致。RedmiNote14Pro系列外观:大面积居中三摄方案相机Deco

根据Smartprix的爆料称,小米正在研发一台代号为「朱雀」的无按键手机。这份爆料称,这台代号朱雀的手机将秉承一体化的理念设计,使用屏下摄像头,并搭载高通骁龙8gen4处理器,如果计划没有变动,我们很可能在2025年看到它的到来。看到这个消息,我恍惚间以为自己回到了2019年——那时候小米发布了小米MIXAlpha概念机,环绕屏无按键设计相当惊艳。这是我第一次见识到无按键手机的魅力。想要一块「魔力玻璃」,就要先把按键干掉在《乔布斯传》中,乔布斯曾经表达过:希望手机能够像一块「充满魔力的玻璃」,

9月1日消息,今日,荣耀MagicV3获推了MagicOS重要升级,带来了诸多新功能和优化体验。1.卫星通信方面,荣耀MagicV3将支持高德地图接入卫星通信,用户在无网络环境下也能通过高德地图的“卫星求救”功能发起求助。不过,这一功能需使用中国电信卡开通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并将高德地图App升级至15.0及以上版本。相机方面,优化了部分场景下的前置摄像头、人像和夜景模式拍照成像效果,提升了拍照体验。显示方面,本次升级提升了手机屏幕的护眼体验,并增强了熄屏显示场景的稳定性。此外,本次更新还提升了系

9月4日消息,今天,博主数码闲聊站曝光了vivoX200Pro的详细配置。据悉,vivoX200Pro采用1.5K等深微曲屏,搭载联发科天玑9400平台,后置5000万超大底主摄、5000万超广角以及2亿像素潜望长焦,电池容量达6000mAh,支持IP69级防尘防水,支持单点超声波指纹。对比上代vivoX100Pro,X200Pro的屏幕、性能、影像都有明显升级,尤其是影像方面,这是vivo第一次在Pro版上配备2亿像素潜望长焦。此前vivo发布的X100Ultra超大杯就采用了2亿像素潜望长焦

在如今的千元机市场中,续航能力和颜值表现成为了众多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款手机不仅要能够满足日常的基本使用需求,还要具备持久的电量以应对长时间的使用,同时拥有赏心悦目的外观设计更是能为使用体验加分不少。而vivoY37Pro便是这样一款在续航和颜值方面都表现出色的千元机。外观vivoY37Pro外观简约时尚。背板:特殊工艺处理,不易留指纹。中框:金属质感十足。配色:杏色海、幽夜黑、天空之城。布局后摄模组:背板左上角。SIM卡插槽:机身左侧。音量按键和电源按键:机身右侧。接口

8月23日消息,根据数码博主数码闲聊站的爆料,真我GT7Pro的产品力将得到全面强化,其配置将覆盖超声波指纹、潜望长焦、超大电池以及百瓦快充等。1.真我GT7Pro内置超大6000mAh电池,支持百瓦快充。工程机不支持无线充电,量产机型情况未知。配备单点超声波指纹识别,支持IP68/69防尘防水。搭载LYT6003X潜望镜,不支持长焦微距。配备1.5K分辨率等深四曲直屏,使用京东方X2基材。采用骁龙8Gen4处理器,最高支持16GB内存和1TB存储。预计真我GT7Pro最快将于今年Q4登场。

据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苹果将完全放弃在iPhone中使用LCD(液晶显示屏)屏幕,明年及以后销售的所有iPhone都将使用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苹果于2017年在iPhoneX上首次使用了OLED显示屏,自那以来,苹果在中高端机型中普及了OLED显示屏,但iPhoneSE系列仍在使用LCD屏幕。然而,LCD屏幕的iPhone即将成为历史,知情人士称,苹果已开始向京东方和LG订购用于新一代iPhoneSE的OLED显示屏。三星目前占据了iPhoneOLED显示屏市场约一半的份额,L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