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性与平等:解开比较难题
在编程领域,比较数据可能是一项基本任务。然而,当涉及到字符串时,程序员在使用“==”或“is”运算符进行比较时经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让我们深入研究这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并探讨为什么 s1 == s2 和 s1 is s2 的输出可能不同。
困境
考虑以下 Python 代码:
s1 = 'text' s2 = 'text'
直觉上,人们可能期望 s1 == s2 和 s1 是 s2 返回 True,因为这两个变量都被分配了相同的字符串值。然而,虽然 s1 == s2 始终返回 True,表示相等,但在某些情况下 s1 is s2 令人惊讶地返回 False。
揭开真相
要理解这种行为,区分身份测试(由“is”执行)和相等测试(由“==”执行)至关重要。身份测试确定两个变量是否引用内存中完全相同的对象,而相等性测试则验证它们的值是否相同。
在Python解释器中,当我们将相同的字符串值分配给多个变量时,如上面的示例中,Python 通过将字符串值存储在内存中的单个位置并将所有变量链接到该位置来优化空间。这意味着 s1 和 s2 引用同一个对象,因此值相等。
但是,Python 还实现了一种称为 interning 的机制,其中某些公共字符串值存储在共享池中。当创建带有内部值的新字符串时,Python 在分配新的内存位置之前会检查该值是否已存在于池中。如果是,则使用现有位置,使多个字符串变量能够有效地指向同一内存位置。
实习的作用
在 ' 的情况下text',它是一个内部字符串值,这意味着 s1 和 s2 都引用内存中相同的内部值。因此,s1 == s2 返回 True,确认它们的值相等。
但是,s1 是 s2 有时返回 False 的原因在于 Python 处理赋值的方式。当我们将非驻留字符串值分配给变量时,会为该字符串分配一个新的内存位置。这意味着,尽管两个变量具有相同的值,但它们不再引用内存中的同一对象。因此,s1 is s2 的计算结果为 False,表明它们不是同一个对象。
本质上
掌握身份测试和相等测试之间的区别对于理解为什么使用“==”或“is”比较字符串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至关重要。 s1 == s2 比较字符串值的相等性,而 s1 is s2 比较变量在内存中引用的对象的标识。
以上是为什么在Python中比较字符串时`s1 == s2`和`s1 is s2`有时会返回不同的结果?的详细内容。更多信息请关注PHP中文网其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