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个标题
第二个标题
第三个标题
标签的背景色,而浏览器给出的结果却把第二个h2改成了灰底,第3个h2完全没作用。这是因为在统计h2父元素的child时是不分类型的,所以

也被算了进去。这样的话,h2:child(2)就成了“

第1个段落

”,h2:child(3)就是“

第二个标题

首页 web前端 html教程 CSS3基础学习之选择器篇_html/css_WEB-ITnose

CSS3基础学习之选择器篇_html/css_WEB-ITnose

Jun 24, 2016 am 11:21 AM

    在CSS3中是提倡使用选择器来将样式与元素直接绑定在一起的。

    网页开发过程中,我们需要定义很多class来应用到不同的元素上,由于class本身是没有语义而且是可以复用的,所以过度使用class会使得整个样式表结构非常混乱。为了减少class的使用频度,需要尽可能的使用选择器来指定元素。而且使用选择器还可以定义很多规则,这样也可以减少重复定义class的代码量。

    在CSS3中,主要有以下几种选择器:属性选择器、结构性选择器、UI状态选择器、通用兄弟元素选择器。下面分别介绍一下:

    (一)属性选择器

     顾名思义,属性选择器就是根据各种属性来选定目标的。通常我们还会结合通配符来使用属性选择器。表达式为:[attr=val] {样式内容},常用通配符有以下3个:

    1) [ attr*=val ] 返回'attr'属性中包含val字符串的所有元素。如[id*=section]可选中#section1、#subsection,不能选中sec-tion。

    2) [ attr^=val ] 返回'attr'属性以val字符串开头的所有元素。如[id*=section]可选中#section1、不能选中#subsection。

    3) [ attr$=val ] 返回'attr'属性以val字符串结尾的所有元素。如[id*=section]可选中#subsection、不能选中#section1。

    属性选择器规则简单,但是使用非常灵活多变,恰当使用可以对代码起到很好的精简。

    (二)结构性选择器

    在CSS中,除了我们自定义的类选择器外,还有CSS已经定义好的选择器,如a元素上的a:link, a:visited, a:hover, a:active这些状态伪类。可以结合类来使用,表达式:选择器 类名:伪类/伪元素{样式内容}。在CSS中结构性选择器如下(引自http://www.w3school.com.cn/):

选择器 例子 例子描述 CSS
first-line p:first-line 选择每个

元素的首行。

1
:first-letter p:first-letter 选择每个

元素的首字母。

1
:before p:before 在每个

元素的内容之前插入内容。

2
:after p:after 在每个

元素的内容之后插入内容。

2
:root :root 选择文档的根元素。 3
:empty p:empty 选择没有子元素的每个

元素(包括文本节点)。

3
:target #news:target 选择当前活动的 #news 元素。 3
:not(selector) :not(p) 选择非

元素的每个元素。

3
:first-child p:first-child 选择属于父元素的第一个子元素的每个

元素。

2
:last-child p:last-child 选择属于其父元素最后一个子元素每个

元素。

3
:only-child p:only-child 选择属于其父元素的唯一子元素的每个

元素。

3
:nth-child(n) p:nth-child(2) 选择属于其父元素的第二个子元素的每个

元素。

3
:nth-last-child(n) p:nth-last-child(2) 同上,从最后一个子元素开始计数。 3
:first-of-type p:first-of-type 选择属于其父元素的首个

元素的每个

元素。

3
:last-of-type p:last-of-type 选择属于其父元素的最后

元素的每个

元素。

3
:only-of-type p:only-of-type 选择属于其父元素唯一的

元素的每个

元素。

3
:nth-of-type(n) p:nth-of-type(2) 选择属于其父元素第二个

元素的每个

元素。

3
:nth-last-of-type(n) p:nth-last-of-type(2) 同上,但是从最后一个子元素开始计数。 3

    这里选一些常用的有内容的选择器来说一下。

    1)befor和after选择器:通常会配合content使用,在被选元素内(添加到该元素内的innerHTML)的前后添加content。

 1 <!DOCTYPE html> 2   <html> 3   <head> 4     <meta charset="UTF-8"> 5     <title>各种选择器</title> 6     <style type="text/css"> 7         h2:after { 8            content: "(在后面添加文字,可以指定样式)"; 9            color: blue;10         }11     </style>12   </head>13   <body>14     <p>显示效果:</p>15     <div id="main">16       <h2 id="第一个标题">第一个标题</h2>17       <p>第1个段落</p>18       <h2 id="第二个标题">第二个标题</h2>19       <p>第2个段落</p>20       <h2 id="第三个标题">第三个标题</h2>21       <p>第3个段落</p>22     </div>23   </body>24 </html>
登录后复制

如果有某些元素不加的话,可以为他们设置一个类,设置其content为none即可。h2.noadd:after { content: none; }

此外,content还可以是图片url(pathname.png),不用img标签而用content的好处可以不用编写大量img标签,常用于购物单上的新货品,文章列表中的新文章等。

看到content的作用,当然大家都能想到他的一个重要用途就是为项目增加序号了,添加序号需要两步:在content中指定couter,然后在目标元素的样式表中定义couter属性,比如couter-increment和counter-reset

 1 <!DOCTYPE html> 2 <html> 3   <head> 4     <meta charset="UTF-8"> 5     <title>各种选择器</title> 6     <style type="text/css"> 7       h2:before { content: '第'counter(hcouter)'项'; color: red;} 8       h2 { counter-increment: hcouter; counter-reset: pcouter;} 9       p:before { content: '第'counter(pcouter)'段'; color: blue;}10       p { counter-increment: pcouter; }11     </style>12   </head>13   <body>14     <span>显示效果:</span>15     <div id="main">16       <h2 id="第一个标题">第一个标题</h2>17       <p>段落</p>18       <p>段落</p>19       <p>段落</p>20       <h2 id="第二个标题">第二个标题</h2>21       <p>段落</p>22       <p>段落</p>23     </div>24   </body>25 </html>
登录后复制

登录后复制

在嵌套中要注意的是需要在子项目前设置counter-reset: 来为下级项目号重置couter,否则上文中的第2标题下的段落就从4开始了。

2)target:使用target选择器来对页面中的target元素(ID被设置为页面中的超链接来使用)指定样式,样式只有在用户点击了该链接,并且跳转到target元素后起作用。

3):nth-child(n),:nth-of-type(n):child与type的区别在于,child在统计子元素时是不分类型的,而type是区分类型的。举个栗子:

 1 <!DOCTYPE html> 2 <html> 3     <head> 4         <meta charset="UTF-8"> 5         <title>各种选择器</title> 6         <style type="text/css"> 7             h2:nth-child(2) { background-color: blue; } 8             h2:nth-child(3) { background-color: grey; } 9         </style>10     </head>11     <body>12         <h2 id="第一个标题">第一个标题</h2>13         <p>第1个段落</p>14         <h2 id="第二个标题">第二个标题</h2>15         <p>第2个段落</p>16         <h2 id="第三个标题">第三个标题</h2>17         <p>第3个段落</p>18     </body>19 </html>
登录后复制

页面显示:

我们本意是要设置第2第3个

标签的背景色,而浏览器给出的结果却把第二个h2改成了灰底,第3个h2完全没作用。这是因为在统计h2父元素的child时是不分类型的,所以

也被算了进去。这样的话,h2:child(2)就成了“

第1个段落

”,h2:child(3)就是“

第二个标题

”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nth-of-type(n)来指定元素类型就可以得到想要的结果了。

1 <style type="text/css">2     h2:nth-of-type(2) { background-color: blue; }3     h2:nth-of-type(3) { background-color: grey; }4 </style>
登录后复制

另外(n)还可以参数化以实现循环模式,输入xn+y指定x个数为一个循环,y取1~x代表循环里的x种类型,如3n+1,3n+2,3n+3(可简写成3n)。当x=2的时候就是奇偶项了,可以用单词odd(奇数)even(偶数)表示,这个方法常用在列表或者表格背景色交替切换的场景。

 1 <!DOCTYPE html> 2 <html> 3     <head> 4         <meta charset="UTF-8"> 5         <title>各种选择器</title> 6         <style type="text/css"> 7             ul.lis {  8                 width: 140px; 9                 padding: 10px;10                 margin: 0;11             }12             ul.lis li {13                 list-style-type: none;14                 white-space: nowrap;15                 overflow: hidden;16                 text-overflow: ellipsis;17             }18             ul.lis li:nth-child(odd) { background-color: aquamarine; }19             ul.lis li:nth-child(even) { background-color: burlywood; }20         </style>21     </head>22     <body>23         <span>显示效果:</span>24         <div id="main">25             <ul class="lis">26                 交替显示列表项目27                 <li>列表项目1,奇数项目背景色</li>28                 <li>列表项目2,偶数项目</li>29                 <li>列表项目3</li>30                 <li>列表项目4</li>31             </ul>32         </div>33     </body>34 </html>
登录后复制

    (三)UI状态伪类选择器

      CSS3还提供了11种UI元素状态伪类选择器,但各浏览器对UI元素状态选择器支持不同,如下图:

    这些选择器很大一部分是专为PC端设置的,主要是用在一些动态表单中。从屏幕尺寸和交互体验上考虑,移动端页面中一次呈现的表单元素应该尽可能少,因为输入表单在移动端的体验是比较差的(其实PC端也差!)。所以,在不多的内容里面,不需要太多形式上的东西!

    (四)通用兄弟元素选择器

     使用格式:子元素1 - 子元素2 {样式内容}

     返回的是子元素1后面的所有与元素1同级的子元素2。这里的选择规则有两个:元素1后面、同级的子元素2。

 

总结:选择器规则不多,用法也相当简单,难点在于如何选择适当的选择器组合。上述选择器的优势是精准定位,但同时扩充性就变差了,后续假如要更改结构增减元素的话,使用上述选择器就有可能出现问题了。

本站声明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热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用于创建逼真的裸体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AI Clothes Remover

用于从照片中去除衣服的在线人工智能工具。

Undress AI Tool

Undress AI Tool

免费脱衣服图片

Clothoff.io

Clothoff.io

AI脱衣机

AI Hentai Generator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费生成ai无尽的。

热门文章

R.E.P.O.能量晶体解释及其做什么(黄色晶体)
3 周前 By 尊渡假赌尊渡假赌尊渡假赌
R.E.P.O.最佳图形设置
3 周前 By 尊渡假赌尊渡假赌尊渡假赌
R.E.P.O.如果您听不到任何人,如何修复音频
3 周前 By 尊渡假赌尊渡假赌尊渡假赌

热工具

记事本++7.3.1

记事本++7.3.1

好用且免费的代码编辑器

SublimeText3汉化版

SublimeText3汉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禅工作室 13.0.1

禅工作室 13.0.1

功能强大的PHP集成开发环境

Dreamweaver CS6

Dreamweaver CS6

视觉化网页开发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级代码编辑软件(SublimeText3)

&gt; gt;的目的是什么 元素? &gt; gt;的目的是什么 元素? Mar 21, 2025 pm 12:34 PM

本文讨论了HTML&lt; Progress&gt;元素,其目的,样式和与&lt; meter&gt;元素。主要重点是使用&lt; progress&gt;为了完成任务和LT;仪表&gt;对于stati

&lt; datalist&gt;的目的是什么。 元素? &lt; datalist&gt;的目的是什么。 元素? Mar 21, 2025 pm 12:33 PM

本文讨论了html&lt; datalist&gt;元素,通过提供自动完整建议,改善用户体验并减少错误来增强表格。Character计数:159

&lt; meter&gt;的目的是什么。 元素? &lt; meter&gt;的目的是什么。 元素? Mar 21, 2025 pm 12:35 PM

本文讨论了HTML&lt; meter&gt;元素,用于在一个范围内显示标量或分数值及其在Web开发中的常见应用。它区分了&lt; meter&gt;从&lt; progress&gt;和前

视口元标签是什么?为什么对响应式设计很重要? 视口元标签是什么?为什么对响应式设计很重要? Mar 20, 2025 pm 05:56 PM

本文讨论了视口元标签,这对于移动设备上的响应式Web设计至关重要。它解释了如何正确使用确保最佳的内容缩放和用户交互,而滥用可能会导致设计和可访问性问题。

我如何使用html5&lt; time&gt; 元素以语义表示日期和时间? 我如何使用html5&lt; time&gt; 元素以语义表示日期和时间? Mar 12, 2025 pm 04:05 PM

本文解释了HTML5&lt; time&gt;语义日期/时间表示的元素。 它强调了DateTime属性对机器可读性(ISO 8601格式)的重要性,并在人类可读文本旁边,增强Accessibilit

HTML5中跨浏览器兼容性的最佳实践是什么? HTML5中跨浏览器兼容性的最佳实践是什么? Mar 17, 2025 pm 12:20 PM

文章讨论了确保HTML5跨浏览器兼容性的最佳实践,重点是特征检测,进行性增强和测试方法。

如何使用HTML5表单验证属性来验证用户输入? 如何使用HTML5表单验证属性来验证用户输入? Mar 17, 2025 pm 12:27 PM

本文讨论了使用HTML5表单验证属性,例如必需的,图案,最小,最大和长度限制,以直接在浏览器中验证用户输入。

&lt; iframe&gt;的目的是什么。 标签?使用时的安全考虑是什么? &lt; iframe&gt;的目的是什么。 标签?使用时的安全考虑是什么? Mar 20, 2025 pm 06:05 PM

本文讨论了&lt; iframe&gt;将外部内容嵌入网页,其常见用途,安全风险以及诸如对象标签和API等替代方案的目的。

See al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