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Vue 来观察属性变化
响应系统是 Vue 一个显著功能,修改属性,可以更新视图,这让状态管理变得非常简单且直观。
创建 Vue 实例时,Vue 将遍历 data 的属性,通过 ES5 的 Object.defineProperty 将它们转为 getter/setter,在其内部 Vue 可以追踪依赖、通知变化。
const vm = new Vue({ data: {foo: 1} // 'vm.foo' (在内部,同 'this.foo') 是响应的 })
观察属性变化
Vue 的实例提供了 $watch 方法,用于观察属性变化。
const vm = new Vue({ data: {foo: 1} }) vm.$watch('foo', function (newValue, oldValue) { console.log(newValue, oldValue) // 输出 2 1 console.log(this.foo) // 输出 2 }) vm.foo = 2
当属性变化后,响应函数将会被调用,在其内部,this 自动绑定到 Vue 的实例 vm 上。
需要注意的是,响应是异步的。如下:
const vm = new Vue({ data: {foo: 1} }) vm.$watch('foo', function (newValue, oldValue) { console.log('inner:', newValue) // 后输出 "inner" 2 }) vm.foo = 2 console.log('outer:', vm.foo) // 先输出 "outer" 2
通过 $watch Vue 实现了数据和视图的绑定。观察到数据变化,Vue 便异步更新 DOM ,在同一事件循环内,多次数据变化将会被缓存起来,在下次事件循环中,Vue 刷新队列并仅执行必要的更新。如下:
const vm = new Vue({ data: {foo: 1} }) vm.$watch('foo', function (newValue, oldValue) { console.log('inner:', newValue) // 后只输出一次 "inner" 5 }) vm.foo = 2 vm.foo = 3 vm.foo = 4 console.log('outer:', vm.foo) // 先输出 "outer" 4 vm.foo = 5
计算属性
MV* 中,将 Model 层数据展现到 View,经常有复杂的数据处理逻辑,这种情况下,使用计算属性 (computed property) 更加明智。
const vm = new Vue({ data: { width: 0, height: 0, }, computed: { area () { let output = '' if (this.width > 0 && this.height > 0) { const area = this.width * this.height output = area.toFixed(2) + 'm²' } return output } } }) vm.width = 2.34 vm.height = 5.67 console.log(vm.area) // 输出 "13.27m²"
在计算属性内部,this 自动绑定 vm,因此声明计算属性时需要避免使用箭头函数。
上例中,vm.width 和 vm.height 是响应的,vm.area 内部首次读取 this.width 和 this.height 时,Vue 收集其做为 vm.area 的依赖,此后 vm.width 或 vm.height 变化时,vm.area 重新求值。
计算属性是基于它的依赖缓存,如果 vm.width 和 vm.height 没有变化,多次读取 vm.area,会立即返回之前的计算结果,而不必再次求值。
同样由于 vm.width 和 vm.height 是响应的,在 vm.area 中可以将依赖的属性赋值给一个变量,通过读取变量来减少读取属性次数,同时解决在条件分支中,Vue 有时会无法收集到依赖的问题。
新的实现如下:
const vm = new Vue({ data: { width: 0, height: 0, }, computed: { area () { let output = '' const {width, height} = this if (width > 0 && height > 0) { const area = width * height output = area.toFixed(2) + 'm²' } return output } } }) vm.width = 2.34 vm.height = 5.67 console.log(vm.area) // 输出 "13.27m²"
通过 ob.js 单独使用 Vue 的属性观察模块
为方便学习和使用,ob.js 将 Vue 中属性观察模块提取并封装了一下。
安装
npm install --save ob.js
观察属性变化
const target = {a: 1} ob(target, 'a', function (newValue, oldValue) { console.log(newValue, oldValue) // 3 1 }) target.a = 3
添加计算属性
const target = {a: 1} ob.compute(target, 'b', function () { return this.a * 2 }) target.a = 10 console.log(target.b) // 20
像声明 Vue 实例一样传入参数集合
const options = { data: { PI: Math.PI, radius: 1, }, computed: { 'area': function () { return this.PI * this.square(this.radius) }, }, watchers: { 'area': function (newValue, oldValue) { console.log(newValue) // 28.274333882308138 }, }, methods: { square (num) { return num * num }, }, } const target = ob.react(options) target.radius = 3

热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用于创建逼真的裸体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于从照片中去除衣服的在线人工智能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费脱衣服图片

Clothoff.io
AI脱衣机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们完全免费的人工智能换脸工具轻松在任何视频中换脸!

热门文章

热工具

记事本++7.3.1
好用且免费的代码编辑器

SublimeText3汉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禅工作室 13.0.1
功能强大的PHP集成开发环境

Dreamweaver CS6
视觉化网页开发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级代码编辑软件(SublimeText3)

使用vue框架开发前端项目时,我们部署的时候都会部署多套环境,往往开发、测试以及线上环境调用的接口域名都是不一样的。如何能做到区分呢?那就是使用环境变量和模式。

Ace 是一个用 JavaScript 编写的可嵌入代码编辑器。它与 Sublime、Vim 和 TextMate 等原生编辑器的功能和性能相匹配。它可以很容易地嵌入到任何网页和 JavaScript 应用程序中。Ace 被维护为Cloud9 IDE的主要编辑器 ,并且是 Mozilla Skywriter (Bespin) 项目的继承者。

组件化和模块化的区别:模块化是从代码逻辑的角度进行划分的;方便代码分层开发,保证每个每个功能模块的职能一致。组件化是从UI界面的角度进行规划;前端的组件化,方便UI组件的重用。

当今前端开发中,Vue.js 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流行的框架。随着 Vue.js 的不断发展,单元测试变得越来越重要。今天,我们将探讨如何在 Vue.js 3 中编写单元测试,并提供一些最佳实践和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前言:在vue3的开发中,reactive是提供实现响应式数据的方法。日常开发这个是使用频率很高的api。这篇文章笔者就来探索其内部运行机制。

在Vue.js中,开发人员可以使用两种不同的语法来创建用户界面:JSX语法和模板语法。这两种语法各有优劣,下面就来探讨一下它们的区别和优劣势。

自从 Vue3 发布之后,composition API 这个词走入写 Vue 同学的视野之中,相信大家也一直听到 composition API 比之前的 options API 有多好多强,如今由于 @vue/composition-api 插件的发布,Vue2 的同学也可以上车咯,接下来我们主要以响应式的 ref 和 reactive 来深入分析一下,这个插件是怎么实现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