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道Java基础题 你能回答几道?
一、==符的使
首先看一段比较有意思的代码
Integer a = 1000,b=1000;
Integer c = 100,d=100; public void mRun(final String name){ 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
System.out.println(a==b);
System.out.println(c==d);
如果这道题你能得出正确答案,并能了解其中的原理的话。说明你基础还可以。如果你的答案 是 true 和true的话,你的基础就有所欠缺了。
首先公布下答案, 运行代码,我们会得到 false true。我们知道==比较的是两个对象的引用,这里的abcd都是新建出来的对象,按理说都应该输入false才对。这就是这道题的有趣之处,无论是面试题还是论坛讨论区,这道题的出场率都很高。原理其实很简单,我们去看下Integer.java这个类就了然了。
public static Integer valueOf(int i) { return i >= 128 || i < -128 new Integer(i) : SMALL_VALUES[i + 128]; } /* A cache of instances used by {@link Integer#valueOf(int)} and auto-boxing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eger[] SMALL_VALUES = new Integer[256]; static { for (int i = -128; i < 128; i++) { SMALL_VALUES[i + 128] = new Integer(i); } }
当我们声明一个Integer c = 100;的时候。此时会进行自动装箱操作,简单点说,也就是把基本数据类型转换成Integer对象,而转换成Integer对象正是调用的valueOf方法,可以看到,Integer中把-128-127 缓存了下来。官方解释是小的数字使用的频率比较高,所以为了优化性能,把这之间的数缓存了下来。这就是为什么这道题的答案回事false和ture了。当声明的Integer对象的值在-128-127之间的时候,引用的是同一个对象,所以结果是true。
二、String
接着看代码
String s1 = “abc”;
String s2 = “abc”;
String s3 = new String(“abc”);
System.out.println(s1 == s2);
System.out.println(s1 == s3);
大家又来猜一猜这道题的答案是什么?
按照==的语法来看, 首先s1、s2、s3是三个不同的对象,常理来说,输出都会是false。然而程序的运行结果确实true、false。第二个输出false可以理解,第一个输出true就又让人费解了。我们知道一些基本类型的变量和对象的引用变量都是在函数的栈内存中分配,而堆内存中则存放new 出来的对象和数组。然而除此之外还有一块区域叫做常量池。
像我们通常想String s1 = “abc”; 这样申明的字符串对象,其值就是存储在常量池中。当我们创建String s1 = “abc”这样一个对象之后,”abc”就存储到了常量池(也可叫做字符串池)中,当我们创建引用String s2 = “abc” 的时候,Java底层会优先在常量池中查找是否存在”abc”,如果存在则让s2指向这个值,不会重新创建,如果常量池中没有则创建并添加的池中。这就是为什么答案是true 和false的原因。
三、final关键字
还是来看一段代码
public void mRun(final String name){ 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try { Thread.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name); } }.start(); }
这种代码相信大家写过很多,当内部类访问局部变量的时候,需要在局部变量前加final修饰符,不然编译器就会报错。通常我们也是这么干的。好的,第二个问题来了,为什么要加final修饰符?相信大多数小伙伴都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但凡使用的时候,直接加上就得了,从来没去深究过其中的原理。这对于一个优秀的程序员来说是不可取,我们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要加final关键字。首先内部类的生命周期是成员级别的,而局部变量的生命周期实在方法体之类。也就是说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当mRun方法执行,new 的线程运行,新线程里面会睡一秒。主线程会继续执行,mRun执行完毕,name属性生命周期结束。
1秒之后,Syetem.out.printh(name)执行。然而此时name已经寿终正寝,不在内存中了。Java就是为了杜绝这种错误,严格要求内部类中方位局部变量,必须使用final关键字修饰。局部变量被final修饰之后,此时会在内存中保有一份局部变得的复制品,当内部类访问的时候其实访问的是这个复制品。这就好像是把局部变量的生命周期变长了。说到底还是Java工程师提前把这个坑给我们填了,不然不知道又会有多少小伙伴会为了内部类局部变量而发愁了。
四、Integer与int那些事
看下面代码
Integer a = new Integer(1000);
int b = 1000;
Integer c = new Integer(10);
Integer d = new Integer(10);
System.out.println(a == b);
System.out.println(c == d);
这道题是继第一题的后续,如果这道题你能很快速的得出答案,那么恭喜你,==比较符你就算掌握的比较透彻了。
——————————————————分割线—————————————————————————————–
正确答案: true 、false
看到这个答案很多小伙伴又会不解,先来说下第二个,按第一题来说Integer不是把-128-127缓存起来了吗?这不是应该是true嘛,但是你仔细看,这里的Integer是我们自己new出来的,并不是用的缓存,所以结果是false。
现在来看第一个为啥又是true了呢? 首先这里的值为1000,肯定和我们所知的Integer缓存没有关系。既然和缓存没有关系,a是新new出来的对象,按理说输入应该是false才对。但是注意b这里是int类型。当int和Integer进行==比较的时候,Java会把Integer进行自动拆箱,也就是把Integer转成int类型,所以这里进行比较的是int类型的值,所以结果即为true。

热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用于创建逼真的裸体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于从照片中去除衣服的在线人工智能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费脱衣服图片

Clothoff.io
AI脱衣机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费生成ai无尽的。

热门文章

热工具

记事本++7.3.1
好用且免费的代码编辑器

SublimeText3汉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禅工作室 13.0.1
功能强大的PHP集成开发环境

Dreamweaver CS6
视觉化网页开发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级代码编辑软件(SublimeText3)

热门话题

Java 8引入了Stream API,提供了一种强大且表达力丰富的处理数据集合的方式。然而,使用Stream时,一个常见问题是:如何从forEach操作中中断或返回? 传统循环允许提前中断或返回,但Stream的forEach方法并不直接支持这种方式。本文将解释原因,并探讨在Stream处理系统中实现提前终止的替代方法。 延伸阅读: Java Stream API改进 理解Stream forEach forEach方法是一个终端操作,它对Stream中的每个元素执行一个操作。它的设计意图是处

胶囊是一种三维几何图形,由一个圆柱体和两端各一个半球体组成。胶囊的体积可以通过将圆柱体的体积和两端半球体的体积相加来计算。本教程将讨论如何使用不同的方法在Java中计算给定胶囊的体积。 胶囊体积公式 胶囊体积的公式如下: 胶囊体积 = 圆柱体体积 两个半球体体积 其中, r: 半球体的半径。 h: 圆柱体的高度(不包括半球体)。 例子 1 输入 半径 = 5 单位 高度 = 10 单位 输出 体积 = 1570.8 立方单位 解释 使用公式计算体积: 体积 = π × r2 × h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