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Mysql数据库表定期备份实现的示例代码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Mysql数据库表定期备份的实现详解的相关资料,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Mysql数据库表定期备份的实现
0.背景
实际开发环境中,前端程序需要在给定时间段内,将数据更新/插入到MySQL指定的库表中。随着数据量的增多,基础库表基数的增长,每更新一次都会有5s左右的卡顿。
改进方案一:批量更新,累计数10条或者100条进行一次更新入库操作;
改进方案二:将当前日期前1个月之前的数据进行备份操作,并删除当前库表中1个月前的数据。经测定,该方法一定程度提高了访问效率。根因:基础表基数少,查询效率相对提高。
1.库表的定时备份总结
步骤1:备份Mysql指定数据库中的制定库表。
使用 mysqldump,设定周期30天。
步骤2:对于日期60天前的已备份的文件及压缩包做删除处理。
步骤3:删除库表中在当前日期前30天的数据。(步骤1已经做了备份)。
步骤4:设定定时。
crontab设定。
[root@mysql_bak]# cat mysql_bak.sh #!/bin/sh #DATABASE INFO DB_NAME="ppdb" DB_USER="root" DB_PASS="password" DISPOSE_TABLE="dispose_ticles" RST_TABLE="match_rst" DB_IP=100.55.1.129 BIN_DIR="/usr/bin" BAK_DIR="/home/mysql_bak/data" DATE=`date +%Y%m%d_%H%M%S` #mkdir -p $BAK_DIR #备份包 形成压缩包 $BIN_DIR/mysqldump $DB_NAME $DISPOSE_TABLE > $BAK_DIR/$DISPOSE_TABLE.dump_$DATE.sql $BIN_DIR/mysqldump $DB_NAME $DISPOSE_TABLE | gzip > $BAK_DIR/$DISPOSE_TABLE.dump_$DATE.sql.gz $BIN_DIR/mysqldump $DB_NAME $RST_TABLE > $BAK_DIR/$RST_TABLE.dump_$DATE.sql $BIN_DIR/mysqldump $DB_NAME $RST_TABLE | gzip > $BAK_DIR/$RST_TABLE.dump_$DATE.sql.gz #定期删除60天的备份包 find $BAK_DIR -name "name_*.sql.gz" -type f -mtime +60 -exec rm {} \; > /dev/null 2>&1 #30天前的指定库表数据删除操作 (当前时间减去30天) delete_date=`date --date='30 day ago' +%Y-%m-%d` echo "delete_date=$delete_date" #删除rst表信息 rst_sql="delete from $RST_TABLE where update_time <= $delete_date order by update_time;"; echo "rst_sql=$rst_sql" #ret=$(mysql -u $DB_USER -h ${DB_IP} -p${DB_PASS} $DB_NAME -e "$sql"); ret=$(mysql -h${DB_IP} $DB_NAME -e "$rst_sql"); echo $ret #删除dispose表信息 dispose_sql="delete from $DISPOSE_TABLE where judge_time <= $delete_date order by judge_time;"; echo "dispose_sql=$dispose_sql" ret=$(mysql -h${DB_IP} $DB_NAME -e "$dispose_sql"); echo $ret
2.定时设置:每隔30天的1点进行备份。
[root@mysql_bak]# cat /etc/crontab SHELL=/bin/bash PATH=/sbin:/bin:/usr/sbin:/usr/bin MAILTO=root HOME=/ # For details see man 4 crontabs # Example of job definition: # .---------------- minute (0 - 59) # | .------------- hour (0 - 23) # | | .---------- day of month (1 - 31) # | | | .------- month (1 - 12) OR jan,feb,mar,apr ... # | | | | .---- day of week (0 - 6) (Sunday=0 or 7) OR sun,mon,tue,wed,thu,fri,sat # | | | | | # * * * * * user-name command to be executed 0 1 */30 * * /home/mysql_bak/mysql_bak.sh > /dev/null 2>&1 [root@mysql_bak]# crontab -e 0 1 */30 * * /home/mysql_bak/mysql_bak.sh > /dev/null 2>&1
重启crontab服务
service crond restart
以上是详细介绍Mysql数据库表定期备份实现的示例代码的详细内容。更多信息请关注PHP中文网其他相关文章!

热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用于创建逼真的裸体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于从照片中去除衣服的在线人工智能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费脱衣服图片

Clothoff.io
AI脱衣机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费生成ai无尽的。

热门文章

热工具

记事本++7.3.1
好用且免费的代码编辑器

SublimeText3汉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禅工作室 13.0.1
功能强大的PHP集成开发环境

Dreamweaver CS6
视觉化网页开发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级代码编辑软件(SublimeText3)

热门话题

MySQL是一个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1)创建数据库和表:使用CREATEDATABASE和CREATETABLE命令。2)基本操作:INSERT、UPDATE、DELETE和SELECT。3)高级操作:JOIN、子查询和事务处理。4)调试技巧:检查语法、数据类型和权限。5)优化建议:使用索引、避免SELECT*和使用事务。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打开 phpMyAdmin:1. 登录网站控制面板;2. 找到并点击 phpMyAdmin 图标;3. 输入 MySQL 凭据;4. 点击 "登录"。

使用 Navicat Premium 创建数据库:连接到数据库服务器并输入连接参数。右键单击服务器并选择“创建数据库”。输入新数据库的名称和指定字符集和排序规则。连接到新数据库并在“对象浏览器”中创建表。右键单击表并选择“插入数据”来插入数据。

MySQL是一种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快速、可靠地存储和检索数据。其工作原理包括客户端请求、查询解析、执行查询和返回结果。使用示例包括创建表、插入和查询数据,以及高级功能如JOIN操作。常见错误涉及SQL语法、数据类型和权限问题,优化建议包括使用索引、优化查询和分表分区。

可在 Navicat 中通过以下步骤新建 MySQL 连接:打开应用程序并选择“新建连接”(Ctrl N)。选择“MySQL”作为连接类型。输入主机名/IP 地址、端口、用户名和密码。(可选)配置高级选项。保存连接并输入连接名称。

选择MySQL的原因是其性能、可靠性、易用性和社区支持。1.MySQL提供高效的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和高级查询操作。2.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和多种存储引擎,支持事务和查询优化。3.易于使用,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4.拥有强大的社区支持,提供丰富的资源和解决方案。

Redis 使用单线程架构,以提供高性能、简单性和一致性。它利用 I/O 多路复用、事件循环、非阻塞 I/O 和共享内存来提高并发性,但同时存在并发性受限、单点故障和不适合写密集型工作负载的局限性。

直接从数据库中恢复被删除的行通常是不可能的,除非有备份或事务回滚机制。关键点:事务回滚:在事务未提交前执行ROLLBACK可恢复数据。备份:定期备份数据库可用于快速恢复数据。数据库快照:可创建数据库只读副本,在数据误删后恢复数据。慎用DELETE语句:仔细检查条件,避免误删数据。使用WHERE子句:明确指定要删除的数据。使用测试环境:在执行DELETE操作前进行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