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JavaScript数据类型和变量?它们之间如何转换?
数据类型
在JavaScript中定义了以下几种数据类型:
Number
JavaScript不区分整数和浮点数,统一用Number表示,以下都是合法的Number类型:
123; // 整数123 0.456; // 浮点数0.456 1.2345e3; // 科学计数法表示1.2345x1000,等同于1234.5 -99; // 负数 NaN; // NaN表示Not a Number,当无法计算结果时用NaN表示
Infinity; // Infinity表示无限大,当数值超过了JavaScript的Number所能表示的最大值时,就表示为Infinity
计算机由于使用二进制,所以,有时候用十六进制表示整数比较方便,十六进制用0x前缀和0-9,a-f表示,例如:0xff00,0xa5b4c3d2,等等,它们和十进制表示的数值完全一样。
Number可以直接做四则运算,规则和数学一致:
1 + 2; // 3 (1 + 2) * 5 / 2; // 7.5 2 / 0; // Infinity 0 / 0; // NaN 10 % 3; // 1 10.5 % 3; // 1.5
注意%是求余运算。
字符串
字符串是以单引号'或双引号"括起来的任意文本,比如'abc',"xyz"等等。请注意,''或""本身只是一种表示方式,不是字符串的一部分,因此,字符串'abc'只有a,b,c这3个字符。
布尔值
布尔值和布尔代数的表示完全一致,一个布尔值只有true、false两种值,要么是true,要么是false,可以直接用true、false表示布尔值,也可以通过布尔运算计算出来:
true; // 这是一个true值 false; // 这是一个false值 2 > 1; // 这是一个true值 2 >= 3; // 这是一个false值
&&运算是与运算,只有所有都为true,&&运算结果才是true:
true && true; // 这个&&语句计算结果为true true && false; // 这个&&语句计算结果为false false && true && false; // 这个&&语句计算结果为false
||运算是或运算,只要其中有一个为true,||运算结果就是true:
false || false; // 这个||语句计算结果为false true || false; // 这个||语句计算结果为true false || true || false; // 这个||语句计算结果为true
!运算是非运算,它是一个单目运算符,把true变成false,false变成true:
! true; // 结果为false ! false; // 结果为true ! (2 > 5); // 结果为true
布尔值经常用在条件判断中,比如:
var age = 15; if (age >= 18) { alert('adult'); } else { alert('teenager'); }
比较运算符
当我们对Number做比较时,可以通过比较运算符得到一个布尔值:
2 > 5; // false 5 >= 2; // true 7 == 7; // true
实际上,JavaScript允许对任意数据类型做比较:
false == 0; // true false === 0; // false
要特别注意相等运算符==。JavaScript在设计时,有两种比较运算符:
第一种是==比较,它会自动转换数据类型再比较,很多时候,会得到非常诡异的结果;
第二种是===比较,它不会自动转换数据类型,如果数据类型不一致,返回false,如果一致,再比较。
由于JavaScript这个设计缺陷,不要使用==比较,始终坚持使用===比较。
另一个例外是NaN这个特殊的Number与所有其他值都不相等,包括它自己:
NaN === NaN; // false
唯一能判断NaN的方法是通过isNaN()函数:
isNaN(NaN); // true
最后要注意浮点数的相等比较:
1 / 3 === (1 - 2 / 3); // false
这不是JavaScript的设计缺陷。浮点数在运算过程中会产生误差,因为计算机无法精确表示无限循环小数。要比较两个浮点数是否相等,只能计算它们之差的绝对值,看是否小于某个阈值:
Math.abs(1 / 3 - (1 - 2 / 3)) < 0.0000001; // true
null和undefined
null表示一个“空”的值,它和0以及空字符串''不同,0是一个数值,''表示长度为0的字符串,而null表示“空”。
在其他语言中,也有类似JavaScript的null的表示,例如Java也用null,Swift用nil,Python用None表示。但是,在JavaScript中,还有一个和null类似的undefined,它表示“未定义”。
JavaScript的设计者希望用null表示一个空的值,而undefined表示值未定义。事实证明,这并没有什么卵用,区分两者的意义不大。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应该用null。undefined仅仅在判断函数参数是否传递的情况下有用。
数组
数组是一组按顺序排列的集合,集合的每个值称为元素。JavaScript的数组可以包括任意数据类型。例如:
[1, 2, 3.14, 'Hello', null, true];
上述数组包含6个元素。数组用[]表示,元素之间用,分隔。
另一种创建数组的方法是通过Array()函数实现:
new Array(1, 2, 3); // 创建了数组[1, 2, 3]
然而,出于代码的可读性考虑,强烈建议直接使用[]。
数组的元素可以通过索引来访问。请注意,索引的起始值为0:
var arr = [1, 2, 3.14, 'Hello', null, true]; arr[0]; // 返回索引为0的元素,即1 arr[5]; // 返回索引为5的元素,即true arr[6]; // 索引超出了范围,返回undefined
对象
JavaScript的对象是一组由键-值组成的无序集合,例如:
var person = { name: 'Bob', age: 20, tags: ['js', 'web', 'mobile'], city: 'Beijing', hasCar: true, zipcode: null };
JavaScript对象的键都是字符串类型,值可以是任意数据类型。上述person对象一共定义了6个键值对,其中每个键又称为对象的属性,例如,person的name属性为'Bob',zipcode属性为null。
要获取一个对象的属性,我们用对象变量.属性名的方式:
person.name; // 'Bob' person.zipcode; // null
变量
变量的概念基本上和初中代数的方程变量是一致的,只是在计算机程序中,变量不仅可以是数字,还可以是任意数据类型。
变量在JavaScript中就是用一个变量名表示,变量名是大小写英文、数字、$和_的组合,且不能用数字开头。变量名也不能是JavaScript的关键字,如if、while等。申明一个变量用var语句,比如:
var a; // 申明了变量a,此时a的值为undefined var $b = 1; // 申明了变量$b,同时给$b赋值,此时$b的值为1 var s_007 = '007'; // s_007是一个字符串 var Answer = true; // Answer是一个布尔值true var t = null; // t的值是null
变量名也可以用中文,但是,请不要给自己找麻烦。
在JavaScript中,使用等号=对变量进行赋值。可以把任意数据类型赋值给变量,同一个变量可以反复赋值,而且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变量,但是要注意只能用var申明一次,例如:
var a = 123; // a的值是整数123 a = 'ABC'; // a变为字符串
这种变量本身类型不固定的语言称之为动态语言,与之对应的是静态语言。静态语言在定义变量时必须指定变量类型,如果赋值的时候类型不匹配,就会报错。例如Java是静态语言,赋值语句如下:
int a = 123; // a是整数类型变量,类型用int申明 a = "ABC"; // 错误:不能把字符串赋给整型变量
和静态语言相比,动态语言更灵活,就是这个原因。
请不要把赋值语句的等号等同于数学的等号。比如下面的代码:
var x = 10; x = x + 2;
如果从数学上理解x = x + 2那无论如何是不成立的,在程序中,赋值语句先计算右侧的表达式x + 2,得到结果12,再赋给变量x。由于x之前的值是10,重新赋值后,x的值变成12。
strict模式
JavaScript在设计之初,为了方便初学者学习,并不强制要求用var申明变量。这个设计错误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如果一个变量没有通过var申明就被使用,那么该变量就自动被申明为全局变量:
i = 10; // i现在是全局变量
在同一个页面的不同的JavaScript文件中,如果都不用var申明,恰好都使用了变量i,将造成变量i互相影响,产生难以调试的错误结果。
使用var申明的变量则不是全局变量,它的范围被限制在该变量被申明的函数体内(函数的概念将稍后讲解),同名变量在不同的函数体内互不冲突。
为了修补JavaScript这一严重设计缺陷,ECMA在后续规范中推出了strict模式,在strict模式下运行的JavaScript代码,强制通过var申明变量,未使用var申明变量就使用的,将导致运行错误。
启用strict模式的方法是在JavaScript代码的第一行写上:
'use strict';
这是一个字符串,不支持strict模式的浏览器会把它当做一个字符串语句执行,支持strict模式的浏览器将开启strict模式运行JavaScript。
来测试一下你窗体顶端
'use strict'; // 如果浏览器支持strict模式, // 下面的代码将报ReferenceError错误:
数据类型如何转换:
1. 转换成数字 xxx*1.0
转换成字符串 xxx+""
2. 从一个值中提取另一种类型的值,并完成转换工作。
.提取字符串中的整数:parseInt();
例:parseInt("123zhang")的结果为123
.提取字符串中的浮点数:parseFloat();
例:parseFloat("0.55zhang")的结果为0.55
.执行用字符串表示的一段javascript代码:eval();
例:zhang=eval("1+1")的结果zhang=2
. 转换成字符串: toString() ;
例:zhang=eval("1+1")的结果zhang=2
3. 是将整个值从一种类型转换为另一种数据类型(称作基本数据类型转换),
基本数据类型转换的三种方法:
.转换为字符型:String() ; 例:String(678)的结果为"678"
.转换为数值型:Number() ; 例:Number("678")的结果为678
.转换为布尔型:Boolean() ; 例:Boolean("aaa")的结果为true
使用这些方法时,如有必要,尽量对参数和 方法的执行进行判断和异常处理操作。
有在参考文档中看到,如下关于执行效率的总结:
在IE 下,第一种速度最快,第二种次之,第三种最差,但差距不过10万次,差几十百来毫秒而已。
在FF下,第一种和第二种基本上相当,第三种最慢。
速度差别基本上可以忽略。因为差距很小。
但是,从代码的简洁性, 第一种明显写法简便,而且也易读,
而且不会出现第二种的 因为 某个对象没有 toString 方法而报错的问题。况且他始终也是最快的。
所以,个人习惯使用第一种方式来完成数据类型的转换
但是,比如需要“123456abcd”来提取其中的数字,那自然当用parsetInt,和parseFloat之类的函数。
但是要注意,有时候 转换的结果是 NaN 等,需要判断一下。
以上是什么是JavaScript数据类型和变量?它们之间如何转换?的详细内容。更多信息请关注PHP中文网其他相关文章!

热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用于创建逼真的裸体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于从照片中去除衣服的在线人工智能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费脱衣服图片

Clothoff.io
AI脱衣机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们完全免费的人工智能换脸工具轻松在任何视频中换脸!

热门文章

热工具

记事本++7.3.1
好用且免费的代码编辑器

SublimeText3汉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禅工作室 13.0.1
功能强大的PHP集成开发环境

Dreamweaver CS6
视觉化网页开发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级代码编辑软件(SublimeText3)

热门话题

人脸检测识别技术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且应用广泛的技术。而目前最为广泛的互联网应用语言非JS莫属,在Web前端实现人脸检测识别相比后端的人脸识别有优势也有弱势。优势包括减少网络交互、实时识别,大大缩短了用户等待时间,提高了用户体验;弱势是:受到模型大小限制,其中准确率也有限。如何在web端使用js实现人脸检测呢?为了实现Web端人脸识别,需要熟悉相关的编程语言和技术,如JavaScript、HTML、CSS、WebRTC等。同时还需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Web端的计

JavaScript教程:如何获取HTTP状态码,需要具体代码示例前言:在Web开发中,经常会涉及到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的场景。在与服务器进行通信时,我们经常需要获取返回的HTTP状态码来判断操作是否成功,根据不同的状态码来进行相应的处理。本篇文章将教你如何使用JavaScript获取HTTP状态码,并提供一些实用的代码示例。使用XMLHttpRequest

Java中的实例变量是指定义在类中,而不是方法或构造函数中的变量。实例变量也称为成员变量,每个类的实例都有自己的一份实例变量副本。实例变量在创建对象的过程中被初始化,以及在对象的生命周期中保存并保持其状态。实例变量的定义通常放在类的顶部,可以用任何访问修饰符来声明,可以是public、private、protected或默认访问修饰符。这取决于我们希望这个变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股票投资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而在股票交易中,蜡烛图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它能够显示股票价格的变化趋势,帮助投资者做出更加精准的决策。本文将通过介绍PHP和JS的开发技巧,带领读者了解如何绘制股票蜡烛图,并提供具体的代码示例。一、了解股票蜡烛图在介绍如何绘制股票蜡烛图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蜡烛图。蜡烛图是由日本人

python凭借其简单易读的语法,广泛应用于广泛的领域中。掌握Python语法的基础结构至关重要,既可以提高编程效率,又能深入理解代码的运作方式。为此,本文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思维导图,详细阐述了Python语法的各个方面。变量和数据类型变量是Python中用于存储数据的容器。思维导图展示了常见的Python数据类型,包括整数、浮点数、字符串、布尔值和列表。每个数据类型都有其自身的特性和操作方法。运算符运算符用于对数据类型执行各种操作。思维导图涵盖了Python中的不同运算符类型,例如算术运算符、比

使用Ajax从PHP方法中获取变量是Web开发中常见的场景,通过Ajax可以实现页面无需刷新即可动态获取数据。在本文中,将介绍如何使用Ajax从PHP方法中获取变量,并提供具体的代码示例。首先,我们需要编写一个PHP文件来处理Ajax请求,并返回所需的变量。下面是一个简单的PHP文件getData.php的示例代码:

js和vue的关系:1、JS作为Web开发基石;2、Vue.js作为前端框架的崛起;3、JS与Vue的互补关系;4、JS与Vue的实践应用。

C中const的详解及代码示例在C语言中,const关键字用于定义常量,表示该变量的值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不能被修改。const关键字可以用于修饰变量、函数参数以及函数返回值。本文将对C语言中const关键字的使用进行详细解析,并提供具体的代码示例。const修饰变量当const用于修饰变量时,表示该变量为只读变量,一旦赋值就不能再修改。例如:consti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