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引用计数
1.1 引用计数算法原理
1.2 计数器增减条件
1.2.2 引用计数-1的条件
1.2.3 代码实战
1.3 引用计数的优点与缺点
1.3.1 引用计数优点
1.3.2 引用计数缺点
2 标记-清除
3 分代收集
3.1 分代收集原理
3.2 触发GC时机
首页 后端开发 Python教程 深入解析Python中的垃圾回收机制

深入解析Python中的垃圾回收机制

Mar 29, 2018 pm 01:20 PM
python 垃圾回收机制

深入解析Python中的垃圾回收机制

得益于Python的自动垃圾回收机制,在Python中创建对象时无须手动释放。这对开发者非常友好,让开发者无须关注低层内存管理。但如果对其垃圾回收机制不了解,很多时候写出的Python代码会非常低效。

垃圾回收算法有很多,主要有:引用计数标记-清除分代收集等。

python中,垃圾回收算法以引用计数为主,标记-清除分代收集两种机制为辅。

1 引用计数

1.1 引用计数算法原理

引用计数原理比较简单:

  • 每个对象有一个整型的引用计数属性。用于记录对象被引用的次数。

  • 例如对象A,如果有一个对象引用了A,则A的引用计数+1

  • 当引用删除时,A的引用计数-1

  • A的引用计数为0时,即表示对象A不可能再被使用,直接回收。

Python中,可以通过sys模块的getrefcount函数获取指定对象的引用计数器的值,我们以实际例子来看。

import sys

class A():
    def __init__(self):
        pass
        
a = A()
print(sys.getrefcount(a))
登录后复制

运行上面代码,可以得到输出结果为2

1.2 计数器增减条件

上面我们看到,创建一个A对象,并将对象赋值给a变量后,对象的引用计数器值为2。那么什么时候计数器会+1,什么时候计数器会-1呢?

1.2.1 引用计数+1的条件

  • 对象被创建,如A()
  • 对象被引用,如a=A()
  • 对象作为函数的参数,如func(a)
  • 对象作为容器的元素,如arr=[a,a]

1.2.2 引用计数-1的条件

  • 对象被显式销毁,如del a
  • 变量重新赋予新的对象,例如a=0
  • 对象离开它的作用域,如func函数执行完毕时,func函数中的局部变量(全局变量不会)。
  • 对象所在的容器被销毁,或从容器中删除对象。

1.2.3 代码实战

为了更好的理解计数器的增减,我们运行实际代码,一目了然。

import sys
 
class A():

    def __init__(self):
        pass
 
print("创建对象 0 + 1 =", sys.getrefcount(A()))

a = A()
print("创建对象并赋值 0 + 2 =", sys.getrefcount(a))

b = a
c = a
print("赋给2个变量 2 + 2 =", sys.getrefcount(a))

b = None
print("变量重新赋值 4 - 1 =", sys.getrefcount(a))

del c
print("del对象 3 - 1 =", sys.getrefcount(a))

d = [a, a, a]
print("3次加入列表 2 + 3 =", sys.getrefcount(a))


def func(c):
    print('传入函数 1 + 2 = ', sys.getrefcount(c))
func(A())
登录后复制

输出结果如下:

创建对象 0 + 1 = 1
创建对象并赋值 0 + 2 = 2
赋给2个变量 2 + 2 = 4
变量重新赋值 4 - 1 = 3
del对象 3 - 1 = 2
3次加入列表 2 + 3 = 5
传入函数 1 + 2 =  3
登录后复制

1.3 引用计数的优点与缺点

1.3.1 引用计数优点

  • 高效、逻辑简单,只需根据规则对计数器做加减法。
  • 实时性。一旦对象的计数器为零,就说明对象永远不可能再被用到,无须等待特定时机,直接释放内存。

1.3.2 引用计数缺点

  • 需要为对象分配引用计数空间,增大了内存消耗。
  • 当需要释放的对象比较大时,如字典对象,需要对引用的所有对象循环嵌套调用,可能耗时比较长。
  • 循环引用。这是引用计数的致命伤,引用计数对此是无解的,因此必须要使用其它的垃圾回收算法对其进行补充。

1.png

2 标记-清除

上一小节提到,引用计数算法无法解决循环引用问题,循环引用的对象会导致大家的计数器永远都不会等于0,带来无法回收的问题。

标记-清除算法主要用于潜在的循环引用问题,该算法分为2步:

  • 标记阶段。将所有的对象看成图的节点,根据对象的引用关系构造图结构。从图的根节点遍历所有的对象,所有访问到的对象被打上标记,表明对象是“可达”的。

  • 清除阶段。遍历所有对象,如果发现某个对象没有标记为“可达”,则就回收。

以具体代码示例说明:

class A():
    def __init__(self):
        self.obj = None
 
def func():
    a = A()
    b = A()
    c = A()
    d = A()

    a.obj = b
    b.obj = a
    return [c, d]

e = func()
登录后复制

上面代码中,a和b相互引用,e引用了c和d。整个引用关系如下图所示:

2.png

如果采用引用计数器算法,那么a和b两个对象将无法被回收。而采用标记清除法,从根节点(即e对象)开始遍历,c、d、e三个对象都会被标记为可达,而a和b无法被标记。因此a和b会被回收。

这是读者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确定根节点是e,而不会是a、b、c、d呢?这里就有讲究了,什么样的对象会被看成是根节点呢?一般而言,根节点的选取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种:

  • 当前栈帧中的本地变量表中引用的对象,如各个线程被调用的方法堆栈中使用到的参数、 局部变量、 临时变量等。
  • 全局静态变量
  • ...

3 分代收集

3.1 分代收集原理

在执行垃圾回收过程中,程序会被暂停,即stop-the-world。这里很好理解:你妈妈在打扫房间的时候,肯定不允许你在房间内到处丢垃圾,要不然永远也无法打扫干净。

为了减少程序的暂停时间,采用分代回收(Generational Collection)降低垃圾收集耗时。

分代回收基于这样的法则:

  • 接大部分的对象生命周期短,大部分对象都是朝生夕灭。

  • 经历越多次数的垃圾收集且活下来的对象,说明该对象越不可能是垃圾,应该越少去收集。

Python中,对象一共有3种世代:G0,G1,G2

  • 对象刚创建时为G0

  • 如果在一轮GC扫描中存活下来,则移至G1,处于G1的对象被扫描次数会减少。

  • 如果再次在扫描中活下来,则进入G2,处于G1的对象被扫描次数将会更少。

3.2 触发GC时机

当某世代中分配的对象数量与被释放的对象之差达到某个阈值的时,将触发对该代的扫描。当某世代触发扫描时,比该世代年轻的世代也会触发扫描。

那么这个阈值是多少呢?我们可以通过代码查看或者修改,示例代码如下

import gc
threshold = gc.get_threshold()
print("各世代的阈值:", threshold)

# 设置各世代阈值
# gc.set_threshold(threshold0[, threshold1[, threshold2]])
gc.set_threshold(800, 20, 20)
登录后复制

输出结果如下:

各世代的阈值: (700, 10, 10)
登录后复制

原文地址:https://juejin.cn/post/7119018622906957854

作者:SuperHua1001

【相关推荐:Python3视频教程

以上是深入解析Python中的垃圾回收机制的详细内容。更多信息请关注PHP中文网其他相关文章!

本站声明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热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用于创建逼真的裸体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AI Clothes Remover

用于从照片中去除衣服的在线人工智能工具。

Undress AI Tool

Undress AI Tool

免费脱衣服图片

Clothoff.io

Clothoff.io

AI脱衣机

Video Face Swap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们完全免费的人工智能换脸工具轻松在任何视频中换脸!

热工具

记事本++7.3.1

记事本++7.3.1

好用且免费的代码编辑器

SublimeText3汉化版

SublimeText3汉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禅工作室 13.0.1

禅工作室 13.0.1

功能强大的PHP集成开发环境

Dreamweaver CS6

Dreamweaver CS6

视觉化网页开发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级代码编辑软件(SublimeText3)

PHP和Python:解释了不同的范例 PHP和Python:解释了不同的范例 Apr 18, 2025 am 12:26 AM

PHP主要是过程式编程,但也支持面向对象编程(OOP);Python支持多种范式,包括OOP、函数式和过程式编程。PHP适合web开发,Python适用于多种应用,如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

在PHP和Python之间进行选择:指南 在PHP和Python之间进行选择:指南 Apr 18, 2025 am 12:24 AM

PHP适合网页开发和快速原型开发,Python适用于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1.PHP用于动态网页开发,语法简单,适合快速开发。2.Python语法简洁,适用于多领域,库生态系统强大。

Python vs. JavaScript:学习曲线和易用性 Python vs. JavaScript:学习曲线和易用性 Apr 16, 2025 am 12:12 AM

Python更适合初学者,学习曲线平缓,语法简洁;JavaScript适合前端开发,学习曲线较陡,语法灵活。1.Python语法直观,适用于数据科学和后端开发。2.JavaScript灵活,广泛用于前端和服务器端编程。

visual studio code 可以用于 python 吗 visual studio code 可以用于 python 吗 Apr 15, 2025 pm 08:18 PM

VS Code 可用于编写 Python,并提供许多功能,使其成为开发 Python 应用程序的理想工具。它允许用户:安装 Python 扩展,以获得代码补全、语法高亮和调试等功能。使用调试器逐步跟踪代码,查找和修复错误。集成 Git,进行版本控制。使用代码格式化工具,保持代码一致性。使用 Linting 工具,提前发现潜在问题。

vscode 扩展是否是恶意的 vscode 扩展是否是恶意的 Apr 15, 2025 pm 07:57 PM

VS Code 扩展存在恶意风险,例如隐藏恶意代码、利用漏洞、伪装成合法扩展。识别恶意扩展的方法包括:检查发布者、阅读评论、检查代码、谨慎安装。安全措施还包括:安全意识、良好习惯、定期更新和杀毒软件。

PHP和Python:深入了解他们的历史 PHP和Python:深入了解他们的历史 Apr 18, 2025 am 12:25 AM

PHP起源于1994年,由RasmusLerdorf开发,最初用于跟踪网站访问者,逐渐演变为服务器端脚本语言,广泛应用于网页开发。Python由GuidovanRossum于1980年代末开发,1991年首次发布,强调代码可读性和简洁性,适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分析等领域。

vs code 可以在 Windows 8 中运行吗 vs code 可以在 Windows 8 中运行吗 Apr 15, 2025 pm 07:24 PM

VS Code可以在Windows 8上运行,但体验可能不佳。首先确保系统已更新到最新补丁,然后下载与系统架构匹配的VS Code安装包,按照提示安装。安装后,注意某些扩展程序可能与Windows 8不兼容,需要寻找替代扩展或在虚拟机中使用更新的Windows系统。安装必要的扩展,检查是否正常工作。尽管VS Code在Windows 8上可行,但建议升级到更新的Windows系统以获得更好的开发体验和安全保障。

vscode怎么在终端运行程序 vscode怎么在终端运行程序 Apr 15, 2025 pm 06:42 PM

在 VS Code 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在终端运行程序:准备代码和打开集成终端确保代码目录与终端工作目录一致根据编程语言选择运行命令(如 Python 的 python your_file_name.py)检查是否成功运行并解决错误利用调试器提升调试效率

See al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