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Java java教程 Java中HashMap的实现原理解析

Java中HashMap的实现原理解析

Sep 11, 2018 pm 01:57 PM
hashmap

本篇文章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关于Java中HashMap的实现原理解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HashMap概述:
  HashMap是基于哈希表的Map接口的非同步实现。此实现提供所有可选的映射操作,并允许使用null值和null键。此类不保证映射的顺序,特别是它不保证该顺序恒久不变。
2.    HashMap的数据结构:
在java编程语言中,最基本的结构就是两种,一个是数组,另外一个是模拟指针(引用),所有的数据结构都可以用这两个基本结构来构造的,HashMap也不例外。HashMap实际上是一个“链表散列”的数据结构,即数组和链表的结合体。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HashMap底层就是一个数组结构,数组中的每一项又是一个链表。当新建一个HashMap的时候,就会初始化一个数组。

/** 
 * The table, resized as necessary. Length MUST Always be a power of two. 
 */  transient Entry[] table;  

static class Entry<K,V> implements Map.Entry<K,V> {  
    final K key;  
    V value;  
    Entry<K,V> next;  
    final int hash;  
    ……  
}
登录后复制

3. HashMap的存取实现:
1) 存储: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 HashMap允许存放null键和null值。  
    // 当key为null时,调用putForNullKey方法,将value放置在数组第一个位置。  
    if (key == null)  
        return putForNullKey(value);  
    // 根据key的keyCode重新计算hash值。  
    int hash = hash(key.hashCode());  
    // 搜索指定hash值在对应table中的索引。  
    int i = 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 如果 i 索引处的 Entry 不为 null,通过循环不断遍历 e 元素的下一个元素。  
    for (Entry<K,V> e = table[i]; e != null; e = e.next) {  
        Object k;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  
            V oldValue = e.value;  
            e.value = value;  
            e.recordAccess(this);  
            return oldValue;  
        }  
    }  
    // 如果i索引处的Entry为null,表明此处还没有Entry。  
    modCount++;  
    // 将key、value添加到i索引处。  
    addEntry(hash, key, value, i);  
    return null;  
}
登录后复制

从上面的源代码中可以看出:当我们往HashMap中put元素的时候,先根据key的hashCode重新计算hash值,根据hash值得到这个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即下标),如果数组该位置上已经存放有其他元素了,那么在这个位置上的元素将以链表的形式存放,新加入的放在链头,最先加入的放在链尾。如果数组该位置上没有元素,就直接将该元素放到此数组中的该位置上。
addEntry(hash, key, value, i)方法根据计算出的hash值,将key-value对放在数组table的i索引处。addEntry 是 HashMap 提供的一个包访问权限的方法,代码如下:

void addEntry(int hash, K key, V value, int bucketIndex) {  
    // 获取指定 bucketIndex 索引处的 Entry   
    Entry<K,V> e = table[bucketIndex];  
    // 将新创建的 Entry 放入 bucketIndex 索引处,并让新的 Entry 指向原来的 Entry  
    table[bucketIndex] = new Entry<K,V>(hash, key, value, e);  
    // 如果 Map 中的 key-value 对的数量超过了极限  
    if (size++ >= threshold)  
    // 把 table 对象的长度扩充到原来的2倍。  
        resize(2 * table.length);  
}
登录后复制

当系统决定存储HashMap中的key-value对时,完全没有考虑Entry中的value,仅仅只是根据key来计算并决定每个Entry的存储位置。我们完全可以把 Map 集合中的 value 当成 key 的附属,当系统决定了 key 的存储位置之后,value 随之保存在那里即可。

hash(int h)方法根据key的hashCode重新计算一次散列。此算法加入了高位计算,防止低位不变,高位变化时,造成的hash冲突。

static int hash(int h) {  
    h ^= (h >>> 20) ^ (h >>> 12);  
    return h ^ (h >>> 7) ^ (h >>> 4);  
}
登录后复制

我们可以看到在HashMap中要找到某个元素,需要根据key的hash值来求得对应数组中的位置。如何计算这个位置就是hash算法。前面说过HashMap的数据结构是数组和链表的结合,所以我们当然希望这个HashMap里面的 元素位置尽量的分布均匀些,尽量使得每个位置上的元素数量只有一个,那么当我们用hash算法求得这个位置的时候,马上就可以知道对应位置的元素就是我们要的,而不用再去遍历链表,这样就大大优化了查询的效率。

对于任意给定的对象,只要它的 hashCode() 返回值相同,那么程序调用 hash(int h) 方法所计算得到的 hash 码值总是相同的。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把hash值对数组长度取模运算,这样一来,元素的分布相对来说是比较均匀的。但是,“模”运算的消耗还是比较大的,在HashMap中是这样做的:调用 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方法来计算该对象应该保存在 table 数组的哪个索引处。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方法的代码如下:

static int 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  
    return h & (length-1);  
}
登录后复制

这个方法非常巧妙,它通过 h & (table.length -1) 来得到该对象的保存位,而HashMap底层数组的长度总是 2 的 n 次方,这是HashMap在速度上的优化。在 HashMap 构造器中有如下代码:

int capacity = 1;  
    while (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capacity <<= 1;
登录后复制

这段代码保证初始化时HashMap的容量总是2的n次方,即底层数组的长度总是为2的n次方。
当length总是 2 的n次方时,h& (length-1)运算等价于对length取模,也就是h%length,但是&比%具有更高的效率。
当数组长度为2的n次幂的时候,不同的key算得得index相同的几率较小,那么数据在数组上分布就比较均匀,也就是说碰撞的几率小,相对的,查询的时候就不用遍历某个位置上的链表,这样查询效率也就较高了。

根据上面 put 方法的源代码可以看出,当程序试图将一个key-value对放入HashMap中时,程序首先根据该 key 的 hashCode() 返回值决定该 Entry 的存储位置:如果两个 Entry 的 key 的 hashCode() 返回值相同,那它们的存储位置相同。如果这两个 Entry 的 key 通过 equals 比较返回 true,新添加 Entry 的 value 将覆盖集合中原有 Entry 的 value,但key不会覆盖。如果这两个 Entry 的 key 通过 equals 比较返回 false,新添加的 Entry 将与集合中原有 Entry 形成 Entry 链,而且新添加的 Entry 位于 Entry 链的头部——具体说明继续看 addEntry() 方法的说明。
(2)读取

public V get(Object key) {  
    if (key == null)  
        return getForNullKey();  
    int hash = hash(key.hashCode());  
    for (Entry<K,V> e = table[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e != null;  
        e = e.next) {  
        Object k;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return e.value;  
    }  
    return null;  
}
登录后复制

有了上面存储时的hash算法作为基础,理解起来这段代码就很容易了。从上面的源代码中可以看出:从HashMap中get元素时,首先计算key的hashCode,找到数组中对应位置的某一元素,然后通过key的equals方法在对应位置的链表中找到需要的元素。

3) 归纳起来简单地说,HashMap 在底层将 key-value 当成一个整体进行处理,这个整体就是一个 Entry 对象。HashMap 底层采用一个 Entry[] 数组来保存所有的 key-value 对,当需要存储一个 Entry 对象时,会根据hash算法来决定其在数组中的存储位置,在根据equals方法决定其在该数组位置上的链表中的存储位置;当需要取出一个Entry时,也会根据hash算法找到其在数组中的存储位置,再根据equals方法从该位置上的链表中取出该Entry。
4. HashMap的resize(rehash):
当HashMap中的元素越来越多的时候,hash冲突的几率也就越来越高,因为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所以为了提高查询的效率,就要对HashMap的数组进行扩容,数组扩容这个操作也会出现在ArrayList中,这是一个常用的操作,而在HashMap数组扩容之后,最消耗性能的点就出现了:原数组中的数据必须重新计算其在新数组中的位置,并放进去,这就是resize。

那么HashMap什么时候进行扩容呢?当HashMap中的元素个数超过数组大小*loadFactor时,就会进行数组扩容,loadFactor的默认值为0.75,这是一个折中的取值。也就是说,默认情况下,数组大小为16,那么当HashMap中元素个数超过16*0.75=12的时候,就把数组的大小扩展为 2*16=32,即扩大一倍,然后重新计算每个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而这是一个非常消耗性能的操作,所以如果我们已经预知HashMap中元素的个数,那么预设元素的个数能够有效的提高HashMap的性能。
5. HashMap的性能参数:
HashMap 包含如下几个构造器:
HashMap():构建一个初始容量为 16,负载因子为 0.75 的 HashMap。
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构建一个初始容量为 initialCapacity,负载因子为 0.75 的 HashMap。
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以指定初始容量、指定的负载因子创建一个 HashMap。
HashMap的基础构造器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带有两个参数,它们是初始容量initialCapacity和加载因子loadFactor。
initialCapacity:HashMap的最大容量,即为底层数组的长度。
loadFactor:负载因子loadFactor定义为:散列表的实际元素数目(n)/ 散列表的容量(m)。
负载因子衡量的是一个散列表的空间的使用程度,负载因子越大表示散列表的装填程度越高,反之愈小。对于使用链表法的散列表来说,查找一个元素的平均时间是O(1+a),因此如果负载因子越大,对空间的利用更充分,然而后果是查找效率的降低;如果负载因子太小,那么散列表的数据将过于稀疏,对空间造成严重浪费。
HashMap的实现中,通过threshold字段来判断HashMap的最大容量:

threshold = (int)(capacity * loadFactor);
登录后复制

结合负载因子的定义公式可知,threshold就是在此loadFactor和capacity对应下允许的最大元素数目,超过这个数目就重新resize,以降低实际的负载因子。默认的的负载因子0.75是对空间和时间效率的一个平衡选择。当容量超出此最大容量时, resize后的HashMap容量是容量的两倍:

if (size++ >= threshold)     
    resize(2 * table.length);
登录后复制

6. Fail-Fast机制:
我们知道java.util.HashMap不是线程安全的,因此如果在使用迭代器的过程中有其他线程修改了map,那么将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这就是所谓fail-fast策略。

这一策略在源码中的实现是通过modCount域,modCount顾名思义就是修改次数,对HashMap内容的修改都将增加这个值,那么在迭代器初始化过程中会将这个值赋给迭代器的expectedModCount。

HashIterator() {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if (size > 0) { // advance to first entry  
    Entry[] t = table;  
    while (index < t.length && (next = t[index++]) == null)  
        ;  
    }  
}
登录后复制

在迭代过程中,判断modCount跟expectedModCount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就表示已经有其他线程修改了Map:
注意到modCount声明为volatile,保证线程之间修改的可见性。

final Entry<K,V> nextEntry() {     
    if (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登录后复制

在HashMap的API中指出:

由所有HashMap类的“collection 视图方法”所返回的迭代器都是快速失败的:在迭代器创建之后,如果从结构上对映射进行修改,除非通过迭代器本身的 remove 方法,其他任何时间任何方式的修改,迭代器都将抛出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因此,面对并发的修改,迭代器很快就会完全失败,而不冒在将来不确定的时间发生任意不确定行为的风险。

注意,迭代器的快速失败行为不能得到保证,一般来说,存在非同步的并发修改时,不可能作出任何坚决的保证。快速失败迭代器尽最大努力抛出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因此,编写依赖于此异常的程序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做法是:迭代器的快速失败行为应该仅用于检测程序错误。

相关推荐:

深入理解java中HashMap的实现原理(图)

java无锁hashmap原理与实现详解

以上是Java中HashMap的实现原理解析的详细内容。更多信息请关注PHP中文网其他相关文章!

本站声明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热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用于创建逼真的裸体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AI Clothes Remover

用于从照片中去除衣服的在线人工智能工具。

Undress AI Tool

Undress AI Tool

免费脱衣服图片

Clothoff.io

Clothoff.io

AI脱衣机

Video Face Swap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们完全免费的人工智能换脸工具轻松在任何视频中换脸!

热工具

记事本++7.3.1

记事本++7.3.1

好用且免费的代码编辑器

SublimeText3汉化版

SublimeText3汉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禅工作室 13.0.1

禅工作室 13.0.1

功能强大的PHP集成开发环境

Dreamweaver CS6

Dreamweaver CS6

视觉化网页开发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级代码编辑软件(SublimeText3)

hashmap的扩容机制是什么 hashmap的扩容机制是什么 Mar 15, 2023 pm 03:39 PM

hashmap的扩容机制是:重新计算容量,用一个新的数组替换原来的数组。重新计算原数组的所有数据并插入一个新数组,然后指向新数组;如果数组在容量扩展前已达到最大值,则直接将阈值设置为最大整数返回。

如何使用HashMap类的put()方法将键值对插入到HashMap中 如何使用HashMap类的put()方法将键值对插入到HashMap中 Jul 26, 2023 pm 11:53 PM

如何使用HashMap类的put()方法将键值对插入到HashMap中HashMap是Java集合框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它提供了一种存储键值对的方式。在实际开发中,我们经常需要向HashMap中插入键值对,通过使用HashMap类的put()方法可以很轻松地实现这一目标。HashMap的put()方法的签名如下:Vput(Kkey,Vvalue)

基于Java HashMap,如何解决插入重复的Key值问题 基于Java HashMap,如何解决插入重复的Key值问题 May 09, 2023 am 10:52 AM

javaHashMap插入重复Key值要在HashMap中插入重复的值,首先需要弄清楚HashMap里面是怎么存放元素的。put方法Map里面存放的每一个元素都是key-value这样的键值对,而且都是通过put方法进行添加的,而且相同的key在Map中只会有一个与之关联的value存在。put方法在Map中的定义如下。Vput(Kkey,Vvalue);put()方法实现:首先hash(key)得到key的hashcode(),hashmap根据获得的hashcode找到要插入的位置所在的链,

Java文档解读:HashMap类的containsKey()方法用法详解 Java文档解读:HashMap类的containsKey()方法用法详解 Nov 04, 2023 am 08:12 AM

Java文档解读:HashMap类的containsKey()方法用法详解,需要具体代码示例引言:HashMap是Java中常用的一种数据结构,它提供了高效的存储和查找功能。其中的containsKey()方法用于判断HashMap中是否包含指定的键。本文将详细解读HashMap类的containsKey()方法的使用方式,并提供具体的代码示例。一、cont

java中LinkedHashMap和HashMap区别是什么 java中LinkedHashMap和HashMap区别是什么 May 02, 2023 am 08:31 AM

1、说明Map基本上可以使用HashMap,但是HashMap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迭代HashMap的顺序不是HashMap放置的顺序,就是无序。HashMap的这个缺点往往会带来麻烦,因为有些场景我们期待一个有序的Map,这就是LinkedHashMap。2、区别实例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Mapmap=newLinkedHashMap();map.put("apple","苹果");map.put("

Java使用HashMap类的putAll()函数将一个Map添加到另一个Map中 Java使用HashMap类的putAll()函数将一个Map添加到另一个Map中 Jul 24, 2023 am 09:36 AM

Java使用HashMap类的putAll()函数将一个Map添加到另一个Map中Map是Java中常用的数据结构,用来表示键值对的集合。在Java的集合框架中,HashMap是一个常用的实现类。它提供了putAll()函数,用于将一个Map添加到另一个Map中,方便实现数据的合并和拷贝。本文将介绍putAll()函数的使用方法,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首先,

Java Map 性能优化揭秘:让你的数据操作更快速、更高效 Java Map 性能优化揭秘:让你的数据操作更快速、更高效 Feb 20, 2024 am 08:31 AM

JavaMap是Java标准库中常用的数据结构,它以键值对的形式存储数据。Map的性能对于应用程序的运行效率至关重要,如果Map的性能不佳,可能会导致应用程序运行缓慢,甚至崩溃。1.选择合适的Map实现Java提供了多种Map实现,包括HashMap、TreeMap和LinkedHashMap。每种Map实现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在选择Map实现时,需要根据应用程序的具体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实现。HashMap:HashMap是最常用的Map实现,它使用哈希表来存储数据,具有较快的插入、删除和查找速度

Java单例模式怎么利用HashMap实现缓存数据 Java单例模式怎么利用HashMap实现缓存数据 May 13, 2023 am 09:43 AM

一、单例模式是什么?单例模式是一种对象创建模式,它用于产生一个对象的具体实例,它可以确保系统中一个类只产生一个实例。Java里面实现的单例是一个虚拟机的范围,因为装载类的功能是虚拟机的,所以一个虚拟机在通过自己的ClassLoad装载实现单例类的时候就会创建一个类的实例。在Java语言中,这样的行为能带来两大好处:1.对于频繁使用的对象,可以省略创建对象所花费的时间,这对于那些重量级对象而言,是非常可观的一笔系统开销;2.由于new操作的次数减少,因而对系统内存的使用频率也会降低,这将减轻GC压

See al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