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通过什么对程序和数据进行管理
操作系统通过文件系统对程序和数据进行管理。文件系统的管理功能是通过把它所管理的程序和数据组织成一系列文件的方法来实现的。而文件则是指具有文件名的若干相关元素的集合。
本教程操作环境:windows7系统、Dell G3电脑。
现代OS几乎都是通过文件系统来组织和管理在计算机中所存储的大量程序和数据的。文件系统的管理功能是通过把它所管理的程序和数据组织成一系列文件的方法来实现的。而文件则是指具有文件名的若干相关元素的集合。元素通常是记录,而记录是一组有意义的数据项的集合。可以把数据组成分为数据项、记录、文件。
①数据项,数据项是最低级数据组织形式。分为基本数据项(用于描述一个对象某种属性的字符集,是数据组织中可以明明的最小逻辑数据单位,即原子数据,又称为数据元素或字段)和组合数据项(由若干个基本数据项组成)
② 记录,是一组相关数据项的集合,用于描述一个对象在某方面的属性,为了能够唯一标识一个记录,需要在一个记录的各个数据项中确定一个或几个数据项,把他们的集合称为关键字,关键字是能够唯一标识一个记录的数据项。
③ 文件,文件是具有文件名的一组相关元素的集合,分为有结构文件(又称记录式文件:文件由一组相似记录组成 。如报考某学校的所有考生的报考信息记录)和无结构文件(又称流式文件:被看成是一个字符流。比如一个二进制文件或字符文件)。有结构文件由若干个相关记录组成,无结构文件则被看成一个字符流。文件是文件系统的最大数据单位。文件应该具有自己的属性,包括文件类型(如源文件、目标文件、可执行文件等),文件长度(文件的当前长度,也可能是最大允许长度),文件的物理位置(指示文件在哪一个设备上及在该设备的哪个位置的指针),文件的建立时间(文件最后一次修改时间)。 一个文件可对应若干个记录,一个记录可对应若干个数据项。
文件系统管理的对象有:文件(作为文件管理的直接对象),目录(为了方便用户对文件的存取和检索,在文件系统中配置目录,每个目录项中,必须含有文件名及该文件所在的物理地址,对目录的组织和管理是方便和提高对文件存取速度的关键),磁盘(文件和目录必定占用存储空间,对这部分空间的有效管理,不仅能提高外存的利用率,而且能提高对文件的存取速度)。
文件的属性
①名称:文件名称唯一,以容易读取的形式保存。
②标识符:标识文件系统内文件的唯一标签,通常为数字,它是对人不可读的一种内部名称。
③类型:被支持不同类型的文件系统所使用。
④位置:指向设备和设备上文件的指针。
⑤大小:文件当前大小(用字节、字或块表示),也可包含文件允许的最大值。
⑥保护:对文件进行保护的访问控制信息。
⑦时间、日期和用户标识:文件创建、上次修改和上次访问的相关信息,用于保护、 安全和跟踪文件的使用。
文件的基本橾作
① 创建文件,在创建一个新文件时,系统首先要为新文件分配必要的外存空间,并在文件系统的目录中,为之建立一个目录项,目录项中应该记录新文件的文件名及其在外存的地址等属性。
② 删除文件,当已不再需要某文件时,可将其从文件系统中删除,在删除时,系统应先从目录中找到要删除文件的目录项,使之成为空项,然后回收该文件所占用的存储空间。
③ 读文件,读文件时,须在相应系统调用中给出文件名和应读入的内存目标地址。此时,系统要查找目录,找到指定目录项,从中得到被读文件在外存中的位置。在目录项中,还有一个指针用于对文件进行读/写。
④ 写文件,写文件时,须在相应系统调用中给出文件名和其在内存源地址。此时,系统要查找目录,找到指定目录项,从再利用目录中的写指针进行写操作。
⑤ 截断文件,如果一个文件的内容已经陈旧而需要全部更新时,一种方法是将此文件删除,再重新创建一个新文件,但如果文件名和属性均无改变,则可采取截断文件的方法,其将原有的文件长度设置为0,放弃原有文件的内容。
⑥ 设置文件的读/写位置,用于设置文件读/写指针的位置,以便每次读/写文件时,不需要从始端开始而是从所设置的位置开始操作。可以改顺序存取为随机存取。
文件的打开和关闭
来源:当前OS所提供的大多数对文件的操作,其过程大致都是这样两步:首先,检索文件目录来找到指定文件的属性及其在外存上的位置;然后,对文件实施相应的操作,如读/写文件等,当用户要求对一个文件实施多次读/写或其他操作时,每次都要从检索目录开始,为了避免多次重复地检索目录,在大多数OS中都引入了打开这一文件系统调用,当用户第一次请求对某文件系统进行操作时,先利用open系统调用将该文件打开。
打开是指系统将指名文件的属性(包括该文件在外存上的物理位置)从外存拷贝到内存打开文件表的一个表目中,并将该表目的编号(索引号)返回给用户,以后,当用户再要求对该文件进行操作时,便可利用系统所返回的索引号向系统提出操作请求,系统便可直接利用该索引号到打开文件表中去查找,从而避免了对该文件的再次检索,如果用户不再需要对该文件实施操作,可利用关闭系统调用来关闭此文件,OS将会把该文件从打开文件表中的表目上删除掉。
文件的逻辑结构类型
无结构文件(流式文件)
无结构文件是最简单的文件组织形式。无结构文件将数据按顺序组织成记录并积累保存,它是有序相关信息项的集合,以字节(Byte)为单位。由于无结构文件没有结构,因而对记录的访问只能通过穷举搜索的方式,故这种文件形式对大多数应用不适用。但字符流的无结构文件管理简单,用户可以方便地对其进行操作。所以,那些对基本信息单位操作不多的文件较适于釆用字符流的无结构方式,如源程序、可执行文件、库函数等。
有结构文件(记录式文件)
更多计算机相关知识,请访问常见问题栏目!
以上是操作系统通过什么对程序和数据进行管理的详细内容。更多信息请关注PHP中文网其他相关文章!

热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用于创建逼真的裸体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于从照片中去除衣服的在线人工智能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费脱衣服图片

Clothoff.io
AI脱衣机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们完全免费的人工智能换脸工具轻松在任何视频中换脸!

热门文章

热工具

记事本++7.3.1
好用且免费的代码编辑器

SublimeText3汉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禅工作室 13.0.1
功能强大的PHP集成开发环境

Dreamweaver CS6
视觉化网页开发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级代码编辑软件(SublimeText3)

在CentOS上对Zookeeper进行性能调优,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硬件配置、操作系统优化、配置参数调整以及监控与维护等。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调优方法:硬件配置建议使用SSD硬盘:由于Zookeeper的数据写入磁盘,强烈建议使用SSD以提高I/O性能。足够的内存:为Zookeeper分配足够的内存资源,避免频繁的磁盘读写。多核CPU:使用多核CPU,确保Zookeeper可以并行处理请

本文探讨如何在Debian系统上提升Hadoop数据处理效率。优化策略涵盖硬件升级、操作系统参数调整、Hadoop配置修改以及高效算法和工具的运用。一、硬件资源强化确保所有节点硬件配置一致,尤其关注CPU、内存和网络设备性能。选择高性能硬件组件对于提升整体处理速度至关重要。二、操作系统调优文件描述符和网络连接数:修改/etc/security/limits.conf文件,增加系统允许同时打开的文件描述符和网络连接数上限。JVM参数调整:在hadoop-env.sh文件中调整

Linux适用于服务器、开发环境和嵌入式系统。1.作为服务器操作系统,Linux稳定高效,常用于部署高并发应用。2.作为开发环境,Linux提供高效的命令行工具和包管理系统,提升开发效率。3.在嵌入式系统中,Linux轻量且可定制,适合资源有限的环境。

在 CentOS 上安装 MySQL 涉及以下步骤:添加合适的 MySQL yum 源。执行 yum install mysql-server 命令以安装 MySQL 服务器。使用 mysql_secure_installation 命令进行安全设置,例如设置 root 用户密码。根据需要自定义 MySQL 配置文件。调整 MySQL 参数和优化数据库以提升性能。

提升DebianHadoop集群数据传输效率的关键在于多方面策略的综合运用。本文将详细阐述优化方法,助您显着提升集群性能。一、数据本地化策略最大限度地将计算任务分配至数据存储节点,有效减少节点间数据传输。 Hadoop的数据本地化机制会自动将数据块移动到计算任务所在的节点,从而避免网络传输带来的性能瓶颈。二、数据压缩技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数据压缩技术,降低网络传输数据量,从而提升传输效率。 Hadoop支持多种压缩算法,例如Snappy、Gzip和LZO等,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优算法。三、

在 VS Code 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在终端运行程序:准备代码和打开集成终端确保代码目录与终端工作目录一致根据编程语言选择运行命令(如 Python 的 python your_file_name.py)检查是否成功运行并解决错误利用调试器提升调试效率

VS Code扩展安装失败的原因可能包括:网络不稳定、权限不足、系统兼容性问题、VS Code版本过旧、杀毒软件或防火墙干扰。通过检查网络连接、权限、日志文件、更新VS Code、禁用安全软件以及重启VS Code或计算机,可以逐步排查和解决问题。

VS Code 扩展存在恶意风险,例如隐藏恶意代码、利用漏洞、伪装成合法扩展。识别恶意扩展的方法包括:检查发布者、阅读评论、检查代码、谨慎安装。安全措施还包括:安全意识、良好习惯、定期更新和杀毒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