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周边 > 人工智能 > 人工智能如何帮助应对环境挑战?

人工智能如何帮助应对环境挑战?

WBOY
发布: 2023-04-09 13:31:03
转载
1460 人浏览过

人工智能如何帮助应对环境挑战?

我们无法管理我们无法衡量的东西,这是一句古老的商业格言。随着世界面临气候变化、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污染和浪费三重全球危机,这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真实。

如今,我们可用的气候数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但如何访问、解释和处理这些数据对于管理这些危机至关重要。其中一项核心技术是人工智能 (AI)。

那么,人工智能究竟意味着什么?

“人工智能是指执行通常需要人类智能的任务的系统或机器,并且可以根据他们收集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迭代地改进自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数字转型次级项目协调员David Jensen 说。

Jensen 强调了人工智能可以在应对环境挑战方面发挥作用的几个领域,从设计更节能的建筑到监测森林砍伐,再到优化可再生能源部署。

“这可以是大规模的——例如全球排放的卫星监测,或者更细化的规模——例如智能房屋在一定时间后自动关闭灯或暖气,”他补充道。

通知实时分析

UNEP 的世界环境情况室(WESR) 于 2022 年推出,是一个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复杂、多方面数据集的数字平台。

在合作伙伴联盟的支持下,WESR 对可用的最佳地球观测和传感器数据进行管理、汇总和可视化,以提供近乎实时的分析和对多种因素的未来预测,包括二氧化碳大气浓度、冰川质量变化和海平面上升。

Jensen 说:“WESR 正在发展成为一个用户友好、需求驱动的平台,它将数据利用到政府办公室、教室、市长办公室和董事会会议室。我们需要可信、可信赖和独立的数据来为决策提供信息并提高透明度– WESR 提供了这一点,”他补充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WESR 的目标是成为地球的任务控制中心,我们所有重要的环境指标都可以在这里无缝监控以推动行动。”

监测甲烷排放

WESR 数字生态系统内由环境署牵头的举措之一是国际甲烷排放观测站 (IMEO),它利用人工智能彻底改变监测和减少甲烷排放的方法。

该平台作为经经验验证的甲烷排放的全球公共数据库运行。它利用人工智能将这些数据与科学、透明度和政策行动战略性地互连起来,为数据驱动的决策提供信息。

“IMEO 的技术使我们能够收集和整合不同的甲烷排放数据流,从而以前所未有的准确度和粒度建立经经验验证的甲烷排放的全球公共记录,”Jensen 说。

“减少能源部门的甲烷排放是限制气候变暖影响的最快、最可行和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之一,可靠的数据驱动的行动将在实现这些减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他补充道。

跟踪空气质量

环境署与 IQAir 合作发起的另一项环境监测计划是GEMS 空气污染监测平台。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全球空气质量信息网络。IQAir 汇总了来自 140 多个国家/地区的 25,000 多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的数据,并利用 AI 洞察实时空气质量对人群的影响,并帮助制定健康保护措施。

“这些平台允许私营和公共部门利用数据和数字技术,以加速全球环境行动并从根本上破坏一切照旧的模式,” Jensen说。“最终,它们可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为系统性变革做出贡献,”他补充道。

测量环境足迹

人工智能可以发挥作用的其他领域是计算产品的环境和气候足迹。“人工智能将成为这一领域的基础,” Jensen 说。

“它可以帮助计算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和供应链中的足迹,并使企业和消费者能够做出最明智和最有效的决策。这种数据对于亚马逊、Shopify 或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可持续数字推动至关重要。”

减少 ICT 排放

Jensen 说,虽然数据和人工智能对于加强环境监测是必要的,但我们还必须考虑处理这些数据的环境成本。

“ICT 部门产生了大约 3-4% 的排放量,数据中心使用大量的水进行冷却。正在努力减少这一足迹——包括通过CODES 数字时代可持续星球行动计划——这是联合国秘书长数字合作路线图的衍生举措之一。

但电子废物是一个主要问题,因为目前只有 17.4% 的电子废物以环保方式回收和处置。根据联合国全球电子废物监测报告,到 2030 年,电子废物将增长到近 7500 万吨。

联合国环境署的研究表明,为了解决这种浪费,消费者应该减少消费,回收电子产品并修复那些可以修复的产品。

联合国环境署站在支持《 巴黎协定》 目标的前沿,该目标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远低于 2°C 的范围内,并以安全为目标,与工业化前的水平相比,目标是 1.5°C。为此,环境署制定了 六部门解决方案 路线图,以根据《巴黎协定》的承诺和追求气候稳定来减少跨部门的排放。六个部门是能源;工业; 农业和食品;森林和土地利用;交通、建筑和城市。

以上是人工智能如何帮助应对环境挑战?的详细内容。更多信息请关注PHP中文网其他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
来源:51cto.com
本站声明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最新问题
热门教程
更多>
最新下载
更多>
网站特效
网站源码
网站素材
前端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