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校长被曝学术不端,正接受校方调查!11篇论文「篡改图片」涉嫌造假
斯坦福大学调查自己校长学术不端?
近日,由于涉嫌「篡改图片」,斯坦福大学宣布正式对作为该校校长的神经科学家Marc Tessier-Lavigne展开调查。
斯坦福大学的负责人在声明中称:「学校将着手评估检举信息,并且会采取与调查其他学术不端的指控时,一样严格则操作。」
对此,Tessier-Lavigne表示:「科学诚信对于学校和我个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我会充分配合这项调查。」
文章地址: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stanford-investigates-potential-misconduct-president-s-research
接受审查的论文包括,两篇2001年的Science论文,一篇2003年的Nature论文,一篇2008年的EMBO Journal(欧洲分子生物学学会杂志)论文,以及一篇1999年的Cell论文。
不过,这些文章都是在他来斯坦福之前发表的。
论文地址: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1058445
论文地址: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1059391
论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01784
论文地址:https://www.embopress.org/doi/full/10.1038/emboj.2008.86
论文地址: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00)80804-1
起初,斯坦福虽然承认这些论文中有问题,但在声明中却淡化了Tessier-Lavigne在潜在不端行为中的作用:
当时发言人Dee Mostofi表示,这些错误要么不涉及Tessier-Lavigne,要么「不影响数据、结果或论文的解释」。
然而,随着事件的逐渐发酵,斯坦福在后来改口称,学校将会进行一项由该校董事会监督的调查。
7年前,就有人提出过质疑
在PubPeer上,科学家们通常科学家们通常以匿名方式对已发表的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而关于Tessier-Lavigne论文中出现的「图像错误」,也是在这个网站中首次出现的。
其中的一些帖子指出,记录蛋白质存在的各种Western blots在一个以上的图片中重复出现或被修改。
当然,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这些问题并不代表作者一定有学术不端的行为,也可能只是无意间的失误。
只不过,这个数量好像略微多了一些,共计11篇……
「作为EMBO论文的第三作者,Tessier-Lavigne校长被列入完全是为了承认他在为其他作者的研究提供必要试剂方面的贡献。」斯坦福方面称。
共同作者身份通常意味着更直接的参与。比如耶鲁大学的学术指导原则规定,学术出版物的共同作者应该「直接参与......撰写文章的草稿」,并且必须「在稿件提交发表前进行审查和确认」。
看起来,只是提供了试剂就挂名作者,似乎有点不够格。
有趣的是,当时还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工作的Tessier-Lavigne,早在2015年就向Cell报告了论文中的错误,但杂志的编辑却认为没有必要进行更正。
而Science的主编Holden Thorp最近也承认,Tessier-Lavigne曾在2015年10月提交了对Science杂志两篇论文的更正,但是「因为一个错误」,Science并未发布这些更正。
在一份声明中,Thorp向学界表达了「歉意」:「我们对这个错误感到遗憾,并将尽快分享我们与这两篇论文有关的下一步措施。」
罕见:顶刊公开承认「正在调查」
EMBO期刊上周在一篇公开文章中写道,正在调查有关2008年一篇关于大脑内受体的论文的指控。
实际上,学术期刊公开承认这类调查并不多见。EMBO经常被Scimago期刊排名评为该领域的顶刊,每年收到近3000篇投稿。该期刊过去也曾根据PubPeer的指控撤回过论文,但没有在撤回前就承认正在进行调查。
这表明,这次公开宣布这个消息,可能意味着调查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
目前还不清楚调查需要多长时间,而且即使最终结果表明Tessier-Lavigne并无学术不端行为,调查事件本身也会给他带来严重后果。
过去,德国知名研究人员Silvia Bulfon-Paus在2011年被发现在几篇论文中存在图像篡改行为(Bulfon-Paus将其归咎于她的两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后来被迫辞去Borstel研究所所长职务。
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Carlo Croce在2017年也被类似的指控所困扰。今年早些时候,学校进行的官方调查发现,他本人并没有篡改图像,但后因「管理问题」受到处分,他手下的两名研究人员被确定为造假者,并被解雇。
2019年诺贝尔奖得主Gregg Semenza在PubPeer上有人提出指控后,撤回了17篇论文。
目前,Tessier-Lavigne经斯坦福大学确认「有问题」的论文已经有数万次下载,包括他在神经生物学中被引用最多的一些工作。这些论文中没有一篇被撤回或更正。
Tessier-Lavigne在上世纪90年代的工作首次确定了引导轴突所需的分子,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在2016年初担任斯坦福大学校长之前,Tessier-Lavigne在生物技术公司Genentech以及Regeneron指导了1000多名科学家。
2014年,Tessier-Lavigne在Regeneron的年薪超过150万美元,2021年他在斯坦福任校长,作为Regeneron的董事会董事,每年还有70万美元的工资。
有专家表示,科学期刊和机构历来不愿意调查被指控的学术不端行为,特别是有权有势的科学家的行为。据几位了解撤稿过程的研究人员说,即使期刊做出了回应,调查也是缓慢的、官僚的,而且往往是完全保密的。
图片屡现篡改痕迹:镜像、复制、旋转、移位...
在生物学家和科学不端行为的调查员Elisabeth Bik看来,被EMBO调查的这篇论文中的图片有故意操纵的迹象,会对读者产生误导。
作为多年观察学术不端的资深人士,Bik经验丰富,过去曾调查过2万多篇论文,其中近1000篇被撤稿,大致相同数量的论文被更正,堪称美国生物学术界「打假专业户」。
Bik说,她在EMBO论文中观察到的问题在复杂程度上各不相同。例如,一个图中的一个板块似乎是直接从另一个板块完整地复制过来的。这就是她所说的「第一类错误」:一般是最常见的排版错误,或者是拼接图片时的意外错误。
可以看到有两组重复使用的痕迹(截自EMBO论文,2008年)
但其他图片问题则更加错综复杂。比如下面这张图,Bik说,图中色框内一个凝胶带似乎是直接「复制翻转」的结果。她说,这种在同一板块内的复制,可能是为了消除对操纵图片的怀疑。
一条凝胶带似乎被镜像处理,在同一张图中直接翻转并重复使用(截自EMBO论文,2008年)
而2003年发表在Science上的另一篇论文,Tessier-Lavigne被列为14位作者中的第四位,文中包含一系列被描述为彼此不同的图片。但是根据Bik的说法,它们看起来实际上是同一幅图,只是进行了旋转。
Bik说:「这种旋转可能有误导的意图」。
本应代表不同的实验结果的图片,似乎是同一图片的旋转,并被重复使用(截自Nature论文,2003年)
至于2001年Science上的那篇论文中的图片,则出现了几处不明原因的移位和重复,似乎是为了凸显更好的(或掩盖更差的)实验结果而有意为之。
有几处地方的纹理细节像是被修改过的(截自Science,2001年)
Bik认为,这可能是规避某些不良结果的一种方式。
图B和D中的印迹像是通过复制得到的(截自Science,2001年)
对此,有学者指出,原始的数据往往会被研究人员丢弃,尤其还是那些很久之前发表的论文。
想要在多年之后,将可能被篡改的图像与原图进行比较,并用来确定责任的归属,可以说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以上是斯坦福校长被曝学术不端,正接受校方调查!11篇论文「篡改图片」涉嫌造假的详细内容。更多信息请关注PHP中文网其他相关文章!

热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用于创建逼真的裸体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于从照片中去除衣服的在线人工智能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费脱衣服图片

Clothoff.io
AI脱衣机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费生成ai无尽的。

热门文章

热工具

记事本++7.3.1
好用且免费的代码编辑器

SublimeText3汉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禅工作室 13.0.1
功能强大的PHP集成开发环境

Dreamweaver CS6
视觉化网页开发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级代码编辑软件(SublimeText3)

热门话题

StableDiffusion3的论文终于来了!这个模型于两周前发布,采用了与Sora相同的DiT(DiffusionTransformer)架构,一经发布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与之前版本相比,StableDiffusion3生成的图质量有了显着提升,现在支持多主题提示,并且文字书写效果也得到了改善,不再出现乱码情况。 StabilityAI指出,StableDiffusion3是一个系列模型,其参数量从800M到8B不等。这一参数范围意味着该模型可以在许多便携设备上直接运行,从而显着降低了使用AI

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计算机视觉顶峰大会ICCV2023刚刚结束!今年的最佳论文奖,简直是“神仙打架”。例如,获得最佳论文奖的两篇论文中,就包括颠覆文生图AI领域的著作——ControlNet。自从开源以来,ControlNet在GitHub上已经获得了24k个星。无论是对于扩散模型还是整个计算机视觉领域来说,这篇论文的获奖都是实至名归的而最佳论文奖荣誉提名,则颁给了另一篇同样出名的论文,Meta的「分割一切」模型SAM。自推出以来,「分割一切」已经成为了各种图像分割AI模型的“标杆”,包括后来居上的

神经辐射场(NeuralRadianceFields)自2020年被提出以来,相关论文数量呈指数增长,不但成为了三维重建的重要分支方向,也逐渐作为自动驾驶重要工具活跃在研究前沿。NeRF这两年异军突起,主要因为它跳过了传统CV重建pipeline的特征点提取和匹配、对极几何与三角化、PnP加BundleAdjustment等步骤,甚至跳过mesh的重建、贴图和光追,直接从2D输入图像学习一个辐射场,然后从辐射场输出逼近真实照片的渲染图像。也就是说,让一个基于神经网络的隐式三维模型,去拟合指定视角

生成式AI已经风靡了人工智能社区,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开始热衷于创建相关的模态转换应用,比如文生图、文生视频、文生音乐等等。最近呢,来自ServiceNowResearch、LIVIA等科研机构的几位研究者尝试基于文本描述生成论文中的图表。为此,他们提出了一种FigGen的新方法,相关论文还被ICLR2023收录为了TinyPaper。图片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2306.00800.pdf也许有人会问了,生成论文中的图表有什么难的呢?这样做对于科研又有哪些帮助呢

正值AAAI 2023论文截止提交之际,知乎上突然出现了一张AI投稿群的匿名聊天截图。其中有人声称,自己可以提供「3000块一个strong accept」的服务。爆料一出,顿时引起了网友们的公愤。不过,先不要着急。知乎大佬「微调」表示,这大概率只是「口嗨」而已。据「微调」透露,打招呼和团伙作案这个是任何领域都不能避免的问题。随着openreview的兴起,cmt的各种弊端也越来越清楚,未来留给小圈子操作的空间会变小,但永远会有空间。因为这是个人的问题,不是投稿系统和机制的问题。引入open r

刚刚,CVPR 2023发文称:今年,我们收到了创纪录的9155份论文(比CVPR2022增加了12%),并录用了2360篇论文,接收率为25.78%。据统计,CVPR的投稿量在2010-2016的7年间仅从1724增加到2145。在2017年后则迅速飙升,进入快速增长期,2019年首次突破5000,至2022年投稿数已达到8161份。可以看到,今年提交了共9155份论文确实创下了最高记录。疫情放开后,今年的CVPR顶会将在加拿大举行。今年采用单轨会议的形式,并取消了传统Oral的评选。谷歌研究

自2017年首次举办以来,CoRL已经成为了机器人学与机器学习交叉领域的全球顶级学术会议之一。CoRL是面向机器人学习研究的单一主题会议,涵盖了机器人学、机器学习和控制等多个主题,包括理论与应用2023年的CoRL大会将于11月6日至9日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根据官方数据透露,今年有来自25个国家的199篇论文入选CoRL。热门主题包括操作、强化学习等。虽然相较于AAAI、CVPR等大型AI学术会议,CoRL的规模较小,但随着今年大模型、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概念的热度上升,值得关注的相关研究也会

当大家不断升级迭代自家大模型的时候,LLM(大语言模型)对上下文窗口的处理能力,也成为一个重要评估指标。比如明星大模型GPT-4支持32ktoken,相当于50页的文字;OpenAI前成员创立的Anthropic更是将Claude处理token能力提升到100k,约75000个单词,大概相当于一键总结《哈利波特》第一部。在微软最新的一项研究中,他们这次直接将Transformer扩展到10亿token。这为建模非常长的序列开辟了新的可能性,例如将整个语料库甚至整个互联网视为一个序列。作为比较,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