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让大模型实现商业化,变成开发者的利器
视频会议“分享画面”,变得更高科技了!
面向新平台/跨平台开发者,提供开放硬件生态系统
首页 科技周边 人工智能 其他人还在放“大模型”的卫星 微软已经教会开发者怎么用它了

其他人还在放“大模型”的卫星 微软已经教会开发者怎么用它了

Apr 12, 2023 am 09:55 AM
ai 微软 开发者

春夏之交,正是全球各大顶级科技公司举办年度活动的季节。两周前是谷歌,而这一周终于轮到了微软。仅用短短43分钟的时间,微软董事长兼 CEO 萨蒂亚·纳德拉 (Satya Nadella) 就完成了今年 Build 2022 大会主题演讲。有如说快板一般,他发布了微软在开发者流程、云计算、微服务、AI大模型商用化、低代码、工业元宇宙等十大领域的50多项全新产品、技术和项目进展。

其他人还在放“大模型”的卫星 微软已经教会开发者怎么用它了

其他人还在放“大模型”的卫星 微软已经教会开发者怎么用它了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新发布,包括:

  • 采用 OpenAI 技术成功实现商业化的大模型服务 OpenAI Services;
  • 机器学习算法驱动的低代码/无代码开发平台、GitHub Copilot AI 代码助手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 工业元宇宙方面的尝试;
  • 面向 Windows on ARM 开发者推出的开发原型机 Project Volterra;
  • 办公协作软件 Teams 新推出的 Live Share 实时协作“小程序”平台;等。

而在数量众多的新发布当中,绝大部分可以被归结为以下三个关键角度:

  • 通过 AI 以及 AI 工具协助的方式,让开发者和商业用户能够不受工具的拖累,如 GitHub Copilot 代码生成工具、跨设备同步的开发环境虚拟机 Dev Box等);
  • 降低多种计算平台(芯片架构、操作系统等)之间的开发壁垒,为开发者提供全“融合 AI 应用”开发能力,如 ARM 架构开发测试原型机 Project Volterra、Azure 云计算机器学习服务等;
  • 用 AI 驱动的自动化技术,进一步提高办公效率,如低代码 web app 生成工具 Power Pages、客服-消费者对话摘要生成工具 Text Summarization 等。

从这些角度可以看出,联合创始人兼前CEO鲍尔默高喊“开发者!开发者!开发者!”的雄心, 微软 仍在坚守。只有开发者继续支持和参与构建微软主导的企业级服务和云计算生态,这家公司才能够继续站稳脚跟,避免成为下一家 惠普 /雅虎。

来跟硅星人看看微软今天到底发布了什么重要的开发者工具。

让大模型实现商业化,变成开发者的利器

之前 OpenAI 推出 GPT-3 的时候,很多第三方开发者都获得了测试权限,也做出了很多非常有创意的 demo。

不过,没有人比微软拿到的权限更“高级"。在 GPT-3,以及 OpenAI 在大规模/超大规模的生成语言和多模态模型所作的诸多努力上,微软看到了巨大的商业化前景。在2019年,OpenAI 和微软就已经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

当然,恐怕也只有深谙办公和企业级市场的微软,能够将这些技术真正高效变成驱动商业增长的引擎。

在今天的 Build 大会上,我们看到了微软和 OpenAI 的合作终于开花结果:微软 Azure 云计算平台正式上线 OpenAI Services(预览版),开发者可以申请试用这一服务,在大量不同的使用场景当中,应用 OpenAI 开发的代码生成和语言生成大模型。

一句话概括,就是让所有应用都能得到AI大模型的加持。

其他人还在放“大模型”的卫星 微软已经教会开发者怎么用它了Azure OpenAI Services

以在线二手车销售平台 CarMax 作为案例:

在选购二手车的时候,消费者总是面临“信息过载”,看着成百上千条车辆技术细节和留言评价,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非常头疼。而 CarMax 这家公司正在采用 Azure OpenAI Services ,同时利用 GPT-3 强大的“阅读理解”能力,和 Azure 云计算平台的企业级服务能力,来生成关于车辆的精炼信息。

现在,CarMax 用户可以通过模型总结出的“一段话”,了解最接近真实的车辆情况,比如能装下多少人、空间大小和舒适度、燃油经济性等。OpenAI Services 有效降低了 CarMax 用户在购车流程中的心理压力,降低交易摩擦,提高成交几率。

其他人还在放“大模型”的卫星 微软已经教会开发者怎么用它了

Carmax 采用 Azure OpenAI Services 示意图    动图来源:微软

还有一个值得提及的东西:Express Design,一个低/无代码开发功能。通过这项技术,只用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直接将设计草稿转化成可工作的应用界面甚至完整应用。

Express Design 是微软低代码开发工具 Power Apps 的功能之一。它支持的包括 Figma 文件、PDF、ppt 等文档格式文件,甚至手绘草稿等在内的多种类型。它的背后同样是微软自家以及包括 OpenAI 等在内合作伙伴开发的语言生成及多模态模型。

Power Apps 的开发者用户今天就可以开始使用 Express Design 功能。

其他人还在放“大模型”的卫星 微软已经教会开发者怎么用它了

Express Design 能将设计草稿直接转化成可用的应用原型界面,只需要几秒钟时间。动图来源:微软

诚如前面提到,过去我们的确看到了很多有意思、有潜力的 demo ,但大模型的实际场景应用一直是研发机构的难题。

将超大模型和 Azure 云计算平台结合,实现代码和内容的大规模自动化创造——这也是微软在今年提出的“模型即平台”(Model as Platforms) 概念的含义。

可以说,两年前的各种 OpenAI Demo 让我们看到了超大参数量语言生成模型的潜力。而在今天微软所做的,不仅是把大模型交到开发者的手上,更重要的是教会给它们如何进一步解锁大模型的潜力。大模型的商业化并不是简单的开个 API 就完了,毕竟它还是一个崭新的事物,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通过 Azure OpenAI Services、Express Design 等技术服务和功能,微软已经成了第一个吃下了大模型螃蟹的人。

视频会议“分享画面”,变得更高科技了!

疫情以来,大家应该都已经习惯了居家/远程办公和视频会议。在开会讲解幻灯片的时候,相信很多人也经常用到分享画面 (share screen) 的功能。

然而在微软的办公协同软件 Teams 团队看来,现如今很多行业公司都在远程上班,他们需要在多种多样的软件上完成更加复杂的协作任务,这样的需求无法通过“被动式”的分享画面功能满足。

为此,Teams 在今年推出了 Live Share 功能。

Live Share 并不是对分享画面的取代,但可以被视为一个“高级版”的分享画面功能。具体来说,Live Share 就是在视频会议里插入一个第三方应用界面——有点像远程桌面一样,不仅可以观看,所有参会者都可以进行交互。

以下图中的三维建模软件 Hexagon 为例:在 Teams 视频会议中可以发起一个 Live Share 屏幕,其它参会者都可以从各自角度对 3D 模型编辑和观察。这种更加直观的协作体验,能够让参会者更加直观地参与到头脑风暴当中。

其他人还在放“大模型”的卫星 微软已经教会开发者怎么用它了

Teams 新推出的 Live Share 实时协作功能,让复杂、可交互的第三方程序可以被嵌入到会议当中,极大扩展了视频会议中分享屏幕的可操作性    动图来源:微软

举个最简单的场景:

一个应用开发团队正在演示圆形产品,你想要看到应用菜单点击和图标拖拽的效果,在过去你得举手发言告诉主讲人代替你去操作;

有了 Live Share,现在你可以在自己的屏幕上进行操作,每个参会者都可以同时进行不同的操作,不影响其他人看到的画面。这样不仅大家都对演示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还显著缩短了会议的时间。

(用开发者的语言来说:Live Share 就好比将演示的内容,变成虚拟化的实例,每个参会者都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实例。)

Live Share 功能基于微软开发的前端框架 Fuild Framework,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只需要在产品中整合微软新推出的 Live ShareSDK  即可让应用支持这一功能。

可以通过 Live Share 实现功能,包括基本的界面交互、音视频内容同步和多用户编辑等,以及用于计划扑克 (agile poker) 等。该功能的合作伙伴包括视频协作服务 Frame.io、设计公司 Hexagon、咨询公司埃森哲、计划扑克服务 Parabol 等公司。

可以预期的是,有了 Live Share 功能,更多开发者以及密集协作型团队,在挑选办公协作和视频会议方案的时候,会更加青睐 Teams 了。

其他人还在放“大模型”的卫星 微软已经教会开发者怎么用它了

面向新平台/跨平台开发者,提供开放硬件生态系统

十几年前讨论起开源,恐怕没什么人会拿微软作为正面案例。然而自从2015年之后,从开源 .NET 到 Visual Studio 支持多操作系统/语言开发,再到对 GitHub 的战略收购和技术支持,微软已经成为了开放技术生态领域,最活跃和最重要的贡献者之一。

作为 Wintel 联盟的既得利益者,微软更是毫不避讳 x86 计算平台的式微。过去几年里,微软在支持多平台开发上已经证明了自己。而在本届 Build 大会上,这家公司在支持开放硬件生态上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今天,微软推出了 Project Volterra,一款 ARM 架构,面向开发者的原型机 (developer kit):

其他人还在放“大模型”的卫星 微软已经教会开发者怎么用它了

“我们相信 Windows 开放硬件生态能够给予开发者更多弹性和选择,帮助他们开发出能够支持多种场景的产品,”微软表示,Project Volterra 就是这样一个立足于帮助 ARM 架构开发者的产品。

Project Volterra 采用了骁龙 NPU 计算平台,内置高通近年来力推的神经计算单元 (NPU),能够以较低的功耗实现机器学习模型方面的推理以及一些训练工作。这台开发者原型机运行的是 Windows on ARM,适合将 Windows 或适用于 Linux 的 Windows 子系统作为主要工作环境的开发者。

其他人还在放“大模型”的卫星 微软已经教会开发者怎么用它了

Project Volterra 整合了多个I/O接口,并且微软宣称这台开发机采用了可堆叠式设计,似乎意味着可以堆叠多台机器,实现某种类似于并行计算的工作负载模式:

其他人还在放“大模型”的卫星 微软已经教会开发者怎么用它了其他人还在放“大模型”的卫星 微软已经教会开发者怎么用它了

最近十年里,微软自家的 Surface 设备在 Windows on ARM 方面的尝试没有获得过值得夸耀的成绩,甚至一些尝试非常失败,如前几年的 Surface RT,以及近两年的 Neo/Duo 双屏设备。

在 x86 计算平台式微的年代,ARM 架构在消费级以及物联网市场仍然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计算平台。微软也没有因为自己的失利就放弃 ARM 市场。和前几年大搞特搞开源一样,这家公司今天正在疯狂拥抱 ARM 架构:

除了 Project Volterra 之外,微软还宣布将在整个 Windows 平台端到端实现对 ARM 架构支持,提供一系列 ARM 原生工具链,包括并不限于 Visual Studio/VSCode、Visual C++、NET 框架等。

其他人还在放“大模型”的卫星 微软已经教会开发者怎么用它了其他人还在放“大模型”的卫星 微软已经教会开发者怎么用它了

在对 ARM/骁龙 NPU 计算平台的大力支持基础之上,微软目前正在筹谋一个宏伟的计划:Hybrid Loop。

Hybrid Loop 是一个跨平台 AI 开发模式,它的最终目标是:借助 Azure ML,以及 ONNX Runtime(多种神经网络框架兼容)的力量,让任何神经网络模型可以使用于任何应用,并且部署到CPU、GPU、NPU、FPGA 等多种主流计算硬件平台上。

Project Volterra 是这个伟大计划的一次尝试。

其他人还在放“大模型”的卫星 微软已经教会开发者怎么用它了

以上就是今年 Build 大会我们认为特别值得展开讲述的新产品和技术。正如文章开头提到,今年主题演讲43分钟发布了10个大类别50多项新玩意,如果有兴趣了解全部项目,可以访问微软官网。

其他人还在放“大模型”的卫星 微软已经教会开发者怎么用它了

不过最后还想补充一点:今年 Build 开发者大会的特色之一就是“不卖期货”。本次50多项新发布当中的绝大多数,都在会后对开发者和公众不同程度开放。

你可以在微软官网收看 Build 大会主题演讲和分场的视频回放,以及了解本文没有提到的更多技术和产品发布。

以上是其他人还在放“大模型”的卫星 微软已经教会开发者怎么用它了的详细内容。更多信息请关注PHP中文网其他相关文章!

本站声明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热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用于创建逼真的裸体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AI Clothes Remover

用于从照片中去除衣服的在线人工智能工具。

Undress AI Tool

Undress AI Tool

免费脱衣服图片

Clothoff.io

Clothoff.io

AI脱衣机

AI Hentai Generator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费生成ai无尽的。

热工具

记事本++7.3.1

记事本++7.3.1

好用且免费的代码编辑器

SublimeText3汉化版

SublimeText3汉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禅工作室 13.0.1

禅工作室 13.0.1

功能强大的PHP集成开发环境

Dreamweaver CS6

Dreamweaver CS6

视觉化网页开发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级代码编辑软件(SublimeText3)

如何检查CentOS HDFS配置 如何检查CentOS HDFS配置 Apr 14, 2025 pm 07:21 PM

检查CentOS系统中HDFS配置的完整指南本文将指导您如何有效地检查CentOS系统上HDFS的配置和运行状态。以下步骤将帮助您全面了解HDFS的设置和运行情况。验证Hadoop环境变量:首先,确认Hadoop环境变量已正确设置。在终端执行以下命令,验证Hadoop是否已正确安装并配置:hadoopversion检查HDFS配置文件:HDFS的核心配置文件位于/etc/hadoop/conf/目录下,其中core-site.xml和hdfs-site.xml至关重要。使用

centos关机命令行 centos关机命令行 Apr 14, 2025 pm 09:12 PM

CentOS 关机命令为 shutdown,语法为 shutdown [选项] 时间 [信息]。选项包括:-h 立即停止系统;-P 关机后关电源;-r 重新启动;-t 等待时间。时间可指定为立即 (now)、分钟数 ( minutes) 或特定时间 (hh:mm)。可添加信息在系统消息中显示。

CentOS上GitLab的备份方法有哪些 CentOS上GitLab的备份方法有哪些 Apr 14, 2025 pm 05:33 PM

CentOS系统下GitLab的备份与恢复策略为了保障数据安全和可恢复性,CentOS上的GitLab提供了多种备份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备份方法、配置参数以及恢复流程,帮助您建立完善的GitLab备份与恢复策略。一、手动备份利用gitlab-rakegitlab:backup:create命令即可执行手动备份。此命令会备份GitLab仓库、数据库、用户、用户组、密钥和权限等关键信息。默认备份文件存储于/var/opt/gitlab/backups目录,您可通过修改/etc/gitlab

centos安装mysql centos安装mysql Apr 14, 2025 pm 08:09 PM

在 CentOS 上安装 MySQL 涉及以下步骤:添加合适的 MySQL yum 源。执行 yum install mysql-server 命令以安装 MySQL 服务器。使用 mysql_secure_installation 命令进行安全设置,例如设置 root 用户密码。根据需要自定义 MySQL 配置文件。调整 MySQL 参数和优化数据库以提升性能。

CentOS上PyTorch的GPU支持情况如何 CentOS上PyTorch的GPU支持情况如何 Apr 14, 2025 pm 06:48 PM

在CentOS系统上启用PyTorchGPU加速,需要安装CUDA、cuDNN以及PyTorch的GPU版本。以下步骤将引导您完成这一过程:CUDA和cuDNN安装确定CUDA版本兼容性:使用nvidia-smi命令查看您的NVIDIA显卡支持的CUDA版本。例如,您的MX450显卡可能支持CUDA11.1或更高版本。下载并安装CUDAToolkit:访问NVIDIACUDAToolkit官网,根据您显卡支持的最高CUDA版本下载并安装相应的版本。安装cuDNN库:前

docker原理详解 docker原理详解 Apr 14, 2025 pm 11:57 PM

Docker利用Linux内核特性,提供高效、隔离的应用运行环境。其工作原理如下:1. 镜像作为只读模板,包含运行应用所需的一切;2. 联合文件系统(UnionFS)层叠多个文件系统,只存储差异部分,节省空间并加快速度;3. 守护进程管理镜像和容器,客户端用于交互;4. Namespaces和cgroups实现容器隔离和资源限制;5. 多种网络模式支持容器互联。理解这些核心概念,才能更好地利用Docker。

CentOS中GitLab的数据库如何选择 CentOS中GitLab的数据库如何选择 Apr 14, 2025 pm 05:39 PM

在CentOS系统上安装和配置GitLab时,数据库的选择至关重要。GitLab兼容多种数据库,但PostgreSQL和MySQL(或MariaDB)最为常用。本文将分析数据库选择因素,并提供详细的安装和配置步骤。数据库选择指南选择数据库需要考虑以下因素:PostgreSQL:GitLab的默认数据库,功能强大,可扩展性高,支持复杂查询和事务处理,适合大型应用场景。MySQL/MariaDB:广泛应用于Web应用的流行关系型数据库,性能稳定可靠。MongoDB:NoSQL数据库,擅长处

CentOS下GitLab的日志如何查看 CentOS下GitLab的日志如何查看 Apr 14, 2025 pm 06:18 PM

CentOS系统下查看GitLab日志的完整指南本文将指导您如何查看CentOS系统中GitLab的各种日志,包括主要日志、异常日志以及其他相关日志。请注意,日志文件路径可能因GitLab版本和安装方式而异,若以下路径不存在,请检查GitLab安装目录及配置文件。一、查看GitLab主要日志使用以下命令查看GitLabRails应用程序的主要日志文件:命令:sudocat/var/log/gitlab/gitlab-rails/production.log此命令会显示produc

See al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