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Linux系统上搭建Java Web项目运行环境?
一、安装jdk
1.卸载旧版本或者系统自带的jdk
(1)列出所有已安装的jdk
rpm -qa | grep jdk
(2)卸载不需要的jdk
yum -y remove 安装包名称
2.下载并解压jdk
(1)下载安装包
进入到/usr/local目录下新建java目录
mkdir java
,在java目录下使用wget指令下载安装包,如
wget --no-cookies --no-check-certificate --header "cookie: gpw_e24=http%3a%2f%2fwww.oracle.com%2f; oraclelicense=accept-securebackup-cookie" http://download.oracle.com/otn-pub/java/jdk/8u141-b15/336fa29ff2bb4ef291e347e091f7f4a7/jdk-8u141-linux-x64.tar.gz
或者使用shell工具在本地下好上传至linux。
(2)解压安装包
下载完成后使用命令解压,
tar -zxvf 压缩包名称
3.配置环境变量
进入/etc/ 文件夹下使用 vim profile 命令编辑器编辑profile文件(全局环境变量配置)。如果没有profile文件,则去/root下配置 .bash_profile文件(当前用户下的环境变量配置)在文件最后添上如下配置:(担心修改出错可使用ps命令将文件进行备份)
export java_home=jdk安装包的根目录 export path=$java_home/bin:$path export classpath=.:$java_home/lib/dt.jar:$java_home/lib/tools.jar:$java_home/jre/lib/rt.jar
最后不要忘记执行命令
source /etc/profile
使配置文件生效。
输入 java -version 查看jdk配置是否成功。出现版本信息则jdk安装配置完成。
二、安装tomcat
2.下载并解压tomcat
(1)下载安装包
进入到/usr/local目录下新建mywork目录
mkdir mywork
,在mywork目录下使用wget指令下载安装包,如
wget ""
或者使用shell工具在本地下好上传至linux。
(2)解压安装包
下载完成后使用命令解压,
tar -zxvf 压缩包名称
3.启动tomcat
进入到tomcat主目录,启动tomcat,使用命令
bin/startup.sh
查看tomcat是否启动成功(进程是否存在),使用命令
ps -ef | grep tomcat
4.查看tomcat是否安装成功
(1)查看防火墙状态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上面命令无效时使用命令
service iptables status
(2)关闭linux防火墙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上面命令无效时使用命令
service iptables stop
(3)查看linux的ip地址信息
ifconfig
(4)访问tomcat
浏览器输入地址,地址:8080
三、安装mysql
1.卸载系统自带的数据库mariadb
yum list installed | grep mariadb (查看系统是否安装了mariadb) yum -y remove 应用名称 (卸载mariadb)
2.下载并解压mysql
(1)下载安装包
进入到/usr/local目录下,使用wget指令下载安装包,如
wget "http://dev.mysql.com/get/downloads/mysql-5.7/mysql-5.7.17-linux-glibc2.5-x86_64.tar.gz"
或者使用shell工具在本地下好上传至linux。
(2)解压安装包
下载完成后使用命令解压,
tar -zxvf 压缩包名称
解压完成后更改文件名称,
mv 解压文件名 mysql
3.创建数据仓库目录
mkdir /mysql/data (此目录存放数据库数据)
4.创建mysql用户及用户组
groupadd mysql (创建用户组) useradd -r -s /sbin/nologin -g mysql mysql -d /usr/local/mysql (将mysql用户添加至组中并为用户指定mysql目录)
5.指定目录的所有者
进入到mysql根目录 cd /usr/local/mysql 改变目录所有者, chown -r mysql . (不要忘记后面的.) chgrp -r mysql . chown -r mysql /mysql/data
6.初始化mysql配置参数
在mysql根目录下执行, bin/mysqld --initialize --user=mysql --basedir=/usr/local/mysql --datadir=/mysql/data 注意:命令执行后在末尾处会生成初始密码,将其复制到记事本中用于后面首次登录。 设置数据加密, bin/mysql_ssl_rsa_setup --datadir=/mysql/data
7.修改系统配置文件
将mysql配置文件添加到系统配置文件中,进入目录 cd /usr/local/mysql/support-files 复制, cp my-default.cnf /etc/my.cnf cp mysql.server /etc/init.d/mysql 编辑mysql配置文件,指定基础目录和数据目录, vim /etc/init.d/mysql 修改如下属性: basedir=/usr/local/mysql datadir=/mysql/data
8.修改密码
启动mysql, /etc/init.d/mysql start --5.0版本是 mysqld start 登录, mysql -h localhost -u root -p 输入第(6)步拿到的密码。如果出现:-bash :mysql :commond not found 就执行:ln -s /usr/local/mysql/bin/mysql /usr/bin --创建命令软连接 修改密码, set password=password('你要设置的密码')
9.修改远程主机对root用户的操作权限
赋予所有主机所有权限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root'@'%' identified by 'root';
使权限生效
flush privileges;
查看用户表权限
use mysql; select * from user;
10.添加系统环境变量
vim /etc/profile
在末尾添加:
export path=/usr/local/mysql/bin:$path
使配置文件生效
source /etc/profile<br>
11.远程连接测试
可以使用mysql客户端工具远程连接,若连接失败可关闭防火墙重试。
补充:
查看mysql运行状态,
service mysql status --5.0版本是service mysqld status
停止mysql,
service mysql stop --5.0版本是service mysqld stop
启动mysql
service mysql start --5.0版本是service mysqld start
重启mysql
service mysql restart --5.0版本是service mysqld restart
mysql可通过修改/etc/my.cnf进行详细配置。
以上是如何在Linux系统上搭建Java Web项目运行环境?的详细内容。更多信息请关注PHP中文网其他相关文章!

热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用于创建逼真的裸体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于从照片中去除衣服的在线人工智能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费脱衣服图片

Clothoff.io
AI脱衣机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费生成ai无尽的。

热门文章

热工具

记事本++7.3.1
好用且免费的代码编辑器

SublimeText3汉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禅工作室 13.0.1
功能强大的PHP集成开发环境

Dreamweaver CS6
视觉化网页开发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级代码编辑软件(SublimeText3)

热门话题

CentOS 和 Ubuntu 的关键差异在于:起源(CentOS 源自 Red Hat,面向企业;Ubuntu 源自 Debian,面向个人)、包管理(CentOS 使用 yum,注重稳定;Ubuntu 使用 apt,更新频率高)、支持周期(CentOS 提供 10 年支持,Ubuntu 提供 5 年 LTS 支持)、社区支持(CentOS 侧重稳定,Ubuntu 提供广泛教程和文档)、用途(CentOS 偏向服务器,Ubuntu 适用于服务器和桌面),其他差异包括安装精简度(CentOS 精

如何使用 Docker Desktop?Docker Desktop 是一款工具,用于在本地机器上运行 Docker 容器。其使用步骤包括:1. 安装 Docker Desktop;2. 启动 Docker Desktop;3. 创建 Docker 镜像(使用 Dockerfile);4. 构建 Docker 镜像(使用 docker build);5. 运行 Docker 容器(使用 docker run)。

Docker利用Linux内核特性,提供高效、隔离的应用运行环境。其工作原理如下:1. 镜像作为只读模板,包含运行应用所需的一切;2. 联合文件系统(UnionFS)层叠多个文件系统,只存储差异部分,节省空间并加快速度;3. 守护进程管理镜像和容器,客户端用于交互;4. Namespaces和cgroups实现容器隔离和资源限制;5. 多种网络模式支持容器互联。理解这些核心概念,才能更好地利用Docker。

Docker 进程查看方法:1. Docker CLI 命令:docker ps;2. Systemd CLI 命令:systemctl status docker;3. Docker Compose CLI 命令:docker-compose ps;4. Process Explorer(Windows);5. /proc 目录(Linux)。

VS Code 系统要求:操作系统:Windows 10 及以上、macOS 10.12 及以上、Linux 发行版处理器:最低 1.6 GHz,推荐 2.0 GHz 及以上内存:最低 512 MB,推荐 4 GB 及以上存储空间:最低 250 MB,推荐 1 GB 及以上其他要求:稳定网络连接,Xorg/Wayland(Linux)

Docker镜像构建失败的故障排除步骤:检查Dockerfile语法和依赖项版本。检查构建上下文中是否包含所需源代码和依赖项。查看构建日志以获取错误详细信息。使用--target选项构建分层阶段以识别失败点。确保使用最新版本的Docker引擎。使用--t [image-name]:debug模式构建镜像以调试问题。检查磁盘空间并确保足够。禁用SELinux以防止干扰构建过程。向社区平台寻求帮助,提供Dockerfile和构建日志描述以获得更具体的建议。

Docker 使用容器引擎、镜像格式、存储驱动程序、网络模型、容器编排工具、操作系统虚拟化和容器注册表等技术来支持其容器化功能,提供轻量级、可移植且自动化的应用程序部署和管理。

VS Code扩展安装失败的原因可能包括:网络不稳定、权限不足、系统兼容性问题、VS Code版本过旧、杀毒软件或防火墙干扰。通过检查网络连接、权限、日志文件、更新VS Code、禁用安全软件以及重启VS Code或计算机,可以逐步排查和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