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周边 IT业界 消息称英伟达、AMD 将制造基于 ARM 的 PC 芯片,挑战英特尔和苹果

消息称英伟达、AMD 将制造基于 ARM 的 PC 芯片,挑战英特尔和苹果

Oct 24, 2023 am 09:21 AM
amd arm 英伟达

本站 10 月 24 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人工智能芯片巨头英伟达已经开始设计能够运行微软 Windows 操作系统的中央处理器(CPU),并使用 Arm 公司的技术。消息人士透露,AMD 也计划制造基于 Arm 的 PC 芯片。这些芯片预计将在 2025 年左右上市。

消息称英伟达、AMD 将制造基于 ARM 的 PC 芯片,挑战英特尔和苹果

英伟达和 AMD 的举动是微软推动芯片公司为 Windows PC 开发基于 Arm 的处理器的一部分。微软的目标是挑战苹果,后者自主开发了基于 Arm 的芯片,并在过去三年内将其 Mac 电脑的市场份额提高了近一倍。

这意味着英伟达和 AMD 将加入高通公司的行列,高通公司自 2016 年以来一直在为笔记本电脑生产基于 Arm 的芯片。英伟达、AMD 和高通可能会撼动英特尔长期主导的个人电脑行业,但该行业正面临着来自苹果的越来越大的压力。

Arm 公司是一家英国芯片设计公司,其技术长期以来被用于智能手机等低功耗设备。Arm 的芯片具有更好的电池续航和性能,但与 Intel 和 AMD 使用的 x86 架构不兼容,这给软件开发带来了挑战。

微软已经在 2016 年与高通合作,将 Windows 操作系统移植到 Arm 的架构上。消息人士称,微软给高通一个独家协议,直到 2024 年才允许其他公司进入市场。微软还鼓励芯片厂商在设计 CPU 时加入先进的人工智能功能,以提升 Windows 软件的表现。

财务和战略咨询公司 D2D Advisory 首席执行官杰伊・戈德伯格 (Jay Goldberg) 表示:“微软从 90 年代学到,他们不想再次依赖英特尔,他们不想依赖单一供应商。如果 Arm 真的在 PC(芯片)领域起飞,他们永远不会让高通成为唯一供应商。”

英伟达、AMD、高通和微软均拒绝对此事发表评论,英特尔则没有回应。

本站注意到,英伟达股价收盘上涨 3.84%,英特尔股价收盘下跌 3.06%,Arm 股价收盘上涨 4.89%。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本站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以上是消息称英伟达、AMD 将制造基于 ARM 的 PC 芯片,挑战英特尔和苹果的详细内容。更多信息请关注PHP中文网其他相关文章!

本站声明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热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用于创建逼真的裸体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AI Clothes Remover

用于从照片中去除衣服的在线人工智能工具。

Undress AI Tool

Undress AI Tool

免费脱衣服图片

Clothoff.io

Clothoff.io

AI脱衣机

AI Hentai Generator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费生成ai无尽的。

热门文章

R.E.P.O.能量晶体解释及其做什么(黄色晶体)
2 周前 By 尊渡假赌尊渡假赌尊渡假赌
仓库:如何复兴队友
4 周前 By 尊渡假赌尊渡假赌尊渡假赌
Hello Kitty Island冒险:如何获得巨型种子
4 周前 By 尊渡假赌尊渡假赌尊渡假赌

热工具

记事本++7.3.1

记事本++7.3.1

好用且免费的代码编辑器

SublimeText3汉化版

SublimeText3汉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禅工作室 13.0.1

禅工作室 13.0.1

功能强大的PHP集成开发环境

Dreamweaver CS6

Dreamweaver CS6

视觉化网页开发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级代码编辑软件(SublimeText3)

OneXGPU 2 中的 AMD Radeon RX 7800M 性能优于 Nvidia RTX 4070 笔记本电脑 GPU OneXGPU 2 中的 AMD Radeon RX 7800M 性能优于 Nvidia RTX 4070 笔记本电脑 GPU Sep 09, 2024 am 06:35 AM

OneXGPU 2 是首款搭载 Radeon RX 7800M 的 eGPU,而 AMD 尚未宣布推出这款 GPU。据外置显卡方案制造商One-Netbook透露,AMD新GPU基于RDNA 3架构,拥有Navi

适用于手持游戏机的 AMD Z2 Extreme 芯片预计将于 2025 年初推出 适用于手持游戏机的 AMD Z2 Extreme 芯片预计将于 2025 年初推出 Sep 07, 2024 am 06:38 AM

尽管 AMD 为手持游戏机量身定制了 Ryzen Z1 Extreme(及其非 Extreme 变体),但该芯片只出现在两款主流手持设备中:华硕 ROG Ally(亚马逊售价 569 美元)和联想 Legion Go(三款)。如果你算一下R

交易 |配备 120Hz OLED、64GB RAM 和 AMD Ryzen 7 Pro 的 Lenovo ThinkPad P14s Gen 5 现在有 60% 折扣 交易 |配备 120Hz OLED、64GB RAM 和 AMD Ryzen 7 Pro 的 Lenovo ThinkPad P14s Gen 5 现在有 60% 折扣 Sep 07, 2024 am 06:31 AM

这些天许多学生都回到了学校,有些人可能会注意到他们的旧笔记本电脑不再能胜任这项任务。一些大学生甚至可能正在市场上购买一款配备华丽 OLED 屏幕的高端商务笔记本电脑,在这种情况下

Beelink SER9:紧凑型 AMD Zen 5 迷你 PC 宣布配备 Radeon 890M iGPU,但 eGPU 选项有限 Beelink SER9:紧凑型 AMD Zen 5 迷你 PC 宣布配备 Radeon 890M iGPU,但 eGPU 选项有限 Sep 12, 2024 pm 12:16 PM

Beelink 继续以惊人的速度推出新的迷你电脑和随附配件。回顾一下,自发布 EQi12、EQR6 和 EX eGPU 扩展坞以来,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现在,该公司已将注意力转向AMD的新Strix

AMD 公布'Sinkclose”高危漏洞,数百万锐龙和 EPYC 处理器受影响 AMD 公布'Sinkclose”高危漏洞,数百万锐龙和 EPYC 处理器受影响 Aug 10, 2024 pm 10:31 PM

本站8月10日消息,AMD官方确认,部分EPYC和Ryzen处理器存在一个名为“Sinkclose”的新漏洞,代码为“CVE-2023-31315”,可能涉及全球数百万AMD用户。那么,什么是Sinkclose呢?根据WIRED的一份报告,该漏洞允许入侵者在“系统管理模式(SMM)”中运行恶意代码。据称,入侵者可以使用一种名为bootkit的恶意软件控制对方系统,而这种恶意软件无法被杀毒软件检测到。本站注:系统管理模式(SMM)是一种特殊的CPU工作模式,旨在实现高级电源管理和操作系统独立功能,

传言首款搭载 Ryzen AI 9 HX 370 的 Minisforum 迷你电脑将以高价推出 传言首款搭载 Ryzen AI 9 HX 370 的 Minisforum 迷你电脑将以高价推出 Sep 29, 2024 am 06:05 AM

Aoostar 是最早推出 Strix Point 迷你电脑的公司之一,随后 Beelink 推出了 SER9,起价高达 999 美元。 Minisforum 通过调侃 EliteMini AI370 加入了聚会,顾名思义,它将是该公司的

IFA 2024 |全新联想 Yoga Pro 7 首发,搭载 AMD Strix Point 处理器 IFA 2024 |全新联想 Yoga Pro 7 首发,搭载 AMD Strix Point 处理器 Sep 06, 2024 am 06:42 AM

华硕推出了第一轮 AMD Strix Point 笔记本电脑,现在联想也加入了这一行列。新推出的笔记本电脑包括 Yoga Pro 7,它配备了 Ryzen AI 9 365。与今年早些时候推出的 Hawk Point 选项相比,新推出的笔记本电脑

英伟达玩转剪枝、蒸馏:把Llama 3.1 8B参数减半,性能同尺寸更强 英伟达玩转剪枝、蒸馏:把Llama 3.1 8B参数减半,性能同尺寸更强 Aug 16, 2024 pm 04:42 PM

小模型崛起了。上个月,Meta发布了Llama3.1系列模型,其中包括Meta迄今为止最大的405B模型,以及两个较小的模型,参数量分别为700亿和80亿。Llama3.1被认为是引领了开源新时代。然而,新一代的模型虽然性能强大,但部署时仍需要大量计算资源。因此,业界出现了另一种趋势,即开发小型语言模型(SLM),这种模型在许多语言任务中表现足够出色,部署起来也非常便宜。最近,英伟达研究表明,结构化权重剪枝与知识蒸馏相结合,可以从初始较大的模型中逐步获得较小的语言模型。图灵奖得主、Meta首席A

See al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