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周边 > 人工智能 > 工业机器人在区域内迎来制造向智造的转变

工业机器人在区域内迎来制造向智造的转变

王林
发布: 2023-11-17 15:33:33
转载
1433 人浏览过

鞭牛士 11月17日消息,焊接、喷涂等工业机器人正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制造、锂电池制造等新兴行业的车间里挥展双臂。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当下,作为新兴技术的关键载体和制造业转型的重要抓手,工业机器人正在深刻影响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亦成为区域之间抢注加码的新赛道。

天眼查数据显示,现存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23.1万余家,其中2023年1-10月新增注册相关企业2.2万余家;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江苏以及山东三地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其中,江苏以4.2万余家相关企业在各省份中“领跑”,广东以及山东紧随其后,分别拥有3.8万余家、2.3万余家相关企业。

工业机器人在区域内迎来制造向智造的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集中度较高的区域,其产业规模、产业链生态布局、城市配套、人才培养与吸引以及政策机制也相对完善。比如,江苏、浙江、广东等区域在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中均有代表性企业,并在助力“制造业大省”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发展势头很强劲,国内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

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机器人在美国诞生,于1961年首次用于工业现场。然而,当时的机器人只能用于简单的搬运和重复劳动。1973年,日本的日立公司开发出了具备动态视觉的机器人,并开始搭载微处理器,在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如今,现代机器人已经具备了决策和运算能力,机器人的发展进入了智能时代

《中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发展报告(2023年)》指出,随着机器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市场潜力的不断挖掘,全球机器人产业保持增长态势,中国已成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规模已居全球首位,基础核心技术持续取得突破,人工智能进入了全球的第一梯队,为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8月18日,在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某分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表示。

中国庞大的制造业体量,孕育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自 2013年以来,中国已多年占据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2022年,中国机器人全行业营收超过1700亿元,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工业机器人销量占全球的一半以上,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名工人392台。

随着机器人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前述《报告》指出,从机器人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上市企业分布来看,中国机器人优质企业重点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形成了以北京、深圳、上海、东莞、杭州、天津、苏州、佛山、广州、青岛等为代表的产业集群。

根据《报告》,北京、深圳和上海在机器人产业方面拥有强大的实力,而东莞、杭州、天津、苏州和佛山的机器人产业正在逐步发展壮大。广州和青岛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潜力也相当大

区域抢注:应用需求推动产业规模增长

据公开数据,2022 年度,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最高的企业为江苏省的埃斯顿,全年销量超过 1.7 万台 ; 而广东省的汇川技术在伺服系统、控制系统拥有强大优势,近年来更是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奋起直追,销量仅次于埃斯顿。

其实,在工业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中,长三角算得上“遥遥领先”。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该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提供了重要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产业资源支撑与应用拓展领域。

目前,长三角地区已集聚一批国际国内知名机器人制造企业和应用企业,区域机器人产能占全国50% 以上。除了ABB、发那科、库卡、安川机器人四大家等国际知名品牌外,也不乏新时达、埃斯顿、埃夫特等中国品牌,以及近年来迅速崛起的节卡机器人等自主品牌。

珠三角地区的工业机器人应用需求,推动了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重点集聚区位居前列。广州、佛山和深圳三座城市作为全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机器人产业具有明显优势。目前,这些城市的机器人产业正朝着智能化、高端化和一体化方向不断发展

比如,深圳聚焦智慧制造,推动机器人智能化水平提高;广州发挥地理优势,大力发展高端机器人应用;佛山则依托自身优势打造高端机器人制造基地。通过不断推动工业机器人在高端制造及传统支柱产业的示范应用,珠三角地区深耕商用服务机器人赛道。

相比之下,京津冀并不是国内机器人产业规模最大的地区,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质量与附加值较高。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扶持下,凭借突出的区位优势以及良好的制造业基础,京津冀地区的北京、天津、河北机器人产业形成了错位竞争、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

在当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支撑下,京津冀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逐渐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协助推动“制造业大省”产业转型升级

到2025年,山东省的机器人产业规模将达到500亿元,工业机器人的产量年均增速将超过25%

这是山东“十四五”期间的一个发展目标。与这个目标相配合的,是山东将打造40家以上机器人领域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一批典型应用场景,每年新增100家以上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重点领域机器人应用覆盖率显著提升。

2023年初,工信部发布了《“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明确表示在制造业领域要推进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建设,打造工业机器人的典型应用场景。同时,还要发展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制造系统,以帮助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变革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机器人和自动化在过去几年已成为现代制造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制造商在生产设施中集成机器人系统,以提高产能、提高利润率并降低运营成本。工业机器人也将在制造业大省的产业转型升级道路上,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

专利或可作为一个突破口。

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工业机器人专利技术的申请数量可以从侧面显示出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根据天眼查的数据,从工业机器人专利申请总量来看,申请专利数量已经超过了一万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超过6200项,排名第一;发明专利超过5100项,排名第二;外观设计专利超过880项,排名第三

工业机器人在区域内迎来制造向智造的转变

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领域的瑰宝,一直受到风险投资机构的关注。根据天眼查的数据,从融资事件的行业分布来看,机器人本体相关的融资事件数量位居前列,有60起;此外,智能装备、物流装备、仓储服务等与工业机器人紧密相关的下游应用领域也是投融资的热点

具体来看,江苏、上海、广东三个地方的融资事件数量位居前列,分别有16起(江苏、上海并列)和15起;从城市角度来看,深圳、南京和合肥拥有的融资事件数量较多,分别有11起、10起和4起。从融资事件的地域分布来看,可以明显看出工业机器人与制造业强省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有力地支持了制造业的升级

以上是工业机器人在区域内迎来制造向智造的转变的详细内容。更多信息请关注PHP中文网其他相关文章!

来源:sohu.com
本站声明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热门教程
更多>
最新下载
更多>
网站特效
网站源码
网站素材
前端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