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InnoDB存储引擎的一些参数_MySQL
InnoDB做为MySQL目前最广泛的事务存储引擎,很多地方的设计和Oracle都是共通的。对于Oracle DBA来说,学习的时候可以多和Oracle的一些特性进行类比,当然也要明白二者之间的区别。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
用于缓存InnoDB数据字典及其他内部结构的内存池大小,类似于Oracle的library cache。这不是一个强制参数,可以被突破。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内存缓冲池大小,用于缓存表和索引数据等。类似于Oracle的buffer cache,如果可能,尽可能的设置大一点。
innodb_log_buffer_size
日志缓冲区大小,类似于Oracle的log buffer
innodb_log_file_size
日志文件大小。默认会创建2个5M大小的名为ib_logfile0和ib_logfile1的文件。日志文件的数目由参数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指定。存放位置由innodb_log_group_home_dir指定。
innodb_data_file_path
指定InnoDB表空间数据文件名,大小以及其他属性。所有文件的加起来不能少于10M。多个数据文件之间以逗号分割,属性之间以冒号分割。默认创建一个大小10MB名为ibdata1的可自动扩展的数据文件,一般在生产环境中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指定,由于往表空间中添加数据文件需要停机,尽量在规划的时候做好准备,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开启最后一个数据文件的自动增长属性。数据文件的个数在规划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另外一个innodb_open_files参数。
innodb_file_per_table
取值为ON或者OFF。是否为每个table使用单独的数据文件保存。如果系统中表的个数不多,并且没有超大表,使用该参数可以使得各个表之间的维护相对独立,有一定的好处。
innodb_autoextend_increment
当自动扩展表空间被填满之时,每次扩展空间的大小,默认值是8(单位MB)。该参数可以动态修改:
mysql> set global innodb_autoextend_increment=10;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1 sec)
innodb_status_file
定期将show inndb status的结果输出保存到文件中,建议开启以便分析性能。
下面是windows上一个MySQL默认的参数查询结果: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 | 2097152 |
| innodb_autoextend_increment | 8 |
| innodb_buffer_pool_awe_mem_mb | 0 |
|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8388608 |
| innodb_checksums | ON |
| innodb_commit_concurrency | 0 |
| innodb_concurrency_tickets | 500 |
| innodb_data_file_path | ibdata1:10M:autoextend |
| innodb_data_home_dir | |
| innodb_doublewrite | ON |
| innodb_fast_shutdown | 1 |
| innodb_file_io_threads | 4 |
| innodb_file_per_table | OFF |
|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1 |
| innodb_flush_method | |
| innodb_force_recovery | 0 |
| innodb_lock_wait_timeout | 50 |
| innodb_locks_unsafe_for_binlog | OFF |
| innodb_log_arch_dir | |
| innodb_log_archive | OFF |
| innodb_log_buffer_size | 1048576 |
| innodb_log_file_size | 10485760 |
|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 2 |
| innodb_log_group_home_dir | . |
| innodb_max_dirty_pages_pct | 90 |
| innodb_max_purge_lag | 0 |
| innodb_mirrored_log_groups | 1 |
| innodb_open_files | 300 |
| innodb_rollback_on_timeout | OFF |
| innodb_support_xa | ON |
| innodb_sync_spin_loops | 20 |
| innodb_table_locks | ON |
|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 | 8 |
| innodb_thread_sleep_delay | 10000 |
+---------------------------------+------------------------+

热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用于创建逼真的裸体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于从照片中去除衣服的在线人工智能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费脱衣服图片

Clothoff.io
AI脱衣机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费生成ai无尽的。

热门文章

热工具

记事本++7.3.1
好用且免费的代码编辑器

SublimeText3汉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禅工作室 13.0.1
功能强大的PHP集成开发环境

Dreamweaver CS6
视觉化网页开发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级代码编辑软件(SublimeText3)

热门话题

要查询 Oracle 表空间大小,请遵循以下步骤:确定表空间名称,方法是运行查询:SELECT tablespace_name FROM dba_tablespaces;查询表空间大小,方法是运行查询:SELECT sum(bytes) AS total_size, sum(bytes_free) AS available_space, sum(bytes) - sum(bytes_free) AS used_space FROM dba_data_files WHERE tablespace_

Oracle 视图加密允许您加密视图中的数据,从而增强敏感信息安全性。步骤包括:1) 创建主加密密钥 (MEk);2) 创建加密视图,指定要加密的视图和 MEk;3) 授权用户访问加密视图。加密视图工作原理:当用户查询加密视图时,Oracle 使用 MEk 解密数据,确保只有授权用户可以访问可读数据。

创建 Oracle 表涉及以下步骤:使用 CREATE TABLE 语法指定表名、列名、数据类型、约束和默认值。表名应简洁、描述性,且不超过 30 个字符。列名应描述性,数据类型指定列中存储的数据类型。NOT NULL 约束确保列中不允许使用空值,DEFAULT 子句可指定列的默认值。PRIMARY KEY 约束标识表的唯一记录。FOREIGN KEY 约束指定表中的列引用另一个表中的主键。请参见示例表 students 的创建,其中包含主键、唯一约束和默认值。

Oracle 安装失败的卸载方法:关闭 Oracle 服务,删除 Oracle 程序文件和注册表项,卸载 Oracle 环境变量,重新启动计算机。若卸载失败,可使用 Oracle 通用卸载工具手动卸载。

数据导入方法:1. 使用 SQLLoader 实用程序:准备数据文件、创建控制文件、运行 SQLLoader;2. 使用 IMP/EXP 工具:导出数据、导入数据。提示:1. 大数据集推荐 SQL*Loader;2. 目标表应存在,列定义匹配;3. 导入后需验证数据完整性。

在 Oracle 中查看实例名的方法有三种:命令行中使用 "sqlplus" 和 "select instance_name from v$instance;" 命令。在 SQL*Plus 中使用 "show instance_name;" 命令。通过操作系统的任务管理器、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或检查环境变量 (Linux 上的 ORACLE_SID)。

AWR 报告是显示数据库性能和活动快照的报告,解读步骤包括:识别活动快照的日期和时间。查看活动、资源消耗的概览。分析会话活动,找出会话类型、资源消耗和等待事件。查找潜在性能瓶颈,如缓慢的 SQL 语句、资源争用和 I/O 问题。查看等待事件,识别并解决它们以提高性能。分析闩锁和内存使用模式,以识别导致性能问题的内存问题。

在 Oracle 中获取时间有以下方法:CURRENT_TIMESTAMP:返回当前系统时间,精确到秒。SYSTIMESTAMP:比 CURRENT_TIMESTAMP 更准确,精确到纳秒。SYSDATE:返回当前系统日期,不含时间部分。TO_CHAR(SYSDATE, 'YYYY-MM-DD HH24:MI:SS'): 将当前系统日期和时间转换为特定格式。EXTRACT:从时间值中提取特定部分,如年份、月份或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