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笔记:select默认使用不当索引导致的巨大性能损失问题_MySQL
bitsCN.com
MySQL笔记:select默认使用不当索引导致的巨大性能损失问题
数据库使用菜鸟一枚,只会最基本的select。最近碰到一个mysql对某select语句使用索引不当而导致的性能问题,颇有意思,故记之
索引,是对数据库操作性能最息息相关的一个因素,我也不必多说。但是,你是否想过,就算建立了合适的索引,数据库也有可能没有足够的“智能”去选择针对某条select最合适的索引呢?这种事还真被我碰上了,于是第一次用上了force index这种神奇的东西~
先说一下背景情况:
系统环境:
os: windows 7 home edition 64 bit
db: MySQL 5.5.28 x64
涉及的数据库表,就一张,叫flow,用MyISAM引擎,有下面几列:
start: int
end: int
time: timestamp
amount: int
含义:表中每行指从地点start到地点end在time时刻,共有amount的数据流动。 注意,在我们的应用场景下,start=end是可能的,即同一个地点发送和接收。
数据量:1000多个可选择的地点(都可作为start或end),时间跨度约15天,共20,000,000条以上数据
在这个表上有下面这几个索引:
idx_start_time: 以start, time为key
idx_end_time: 以end, time为key
idx_time: 以time为key
要解决的问题有如下3个:
一个时间段T内,以某个地点A为起点发出的数据总和
一个时间段T内,以某个地点A为终点收到的数据总和
一个时间段T内,以某个地点A为起点或终点产生的数据总和(如果起点和终点都是A,数据流动只计算一次)
怎么样,都是很简单的问题吧,于是三下五除二,就倒腾出了三个select语句。
设地点A为1,时间范围T是2012-01-01一整天
问题1:
select sum(amount)
from flow
where start=1
and time between '2012-01-01 00:00:00' and '2012-01-01 23:59:59'
问题2:
select sum(amount)
from flow
where end=1
and time between '2012-01-01 00:00:00' and '2012-01-01 23:59:59'
问题3:
select sum(amount)
from flow
where (start=1 or end=1)
and time between '2012-01-01 00:00:00' and '2012-01-01 23:59:59'
再来测试一下:
跑第一个,耗时0.01s。(不错。)
再跑第二个,耗时0.01s。(很不错。这活儿太容易了~)
再来第三个,耗时3s。(等等,这是砸回事儿?太不科学啦!怎么一合并一下多出了300倍的耗时??)
没办法,果然没那么简单轻松,又得苦逼地接着找办法啦。否则回头给1000多个地点统计半年里每一天的数据,不得算上1000 * 180 * 3 = 540,000s = 150h。150个小时啊,就做这么一个简单到爆的汇总,不扯淡吗!
好在,有前两个问题的帮忙,并利用在小学里打下的扎实的"集合论"基础,想到了一个回旋的方法:
问题3答案 = 问题1答案+问题2答案-(A同时为起点和终点的在时间段T内的数据流动)
而(A同时为起点和终点的在时间段T内的数据流动),这还不简单,直接把问题3里面的or改成and就行了:
select sum(amount)
from flow
where (start=1 and end=1)
and time between '2012-01-01 00:00:00' and '2012-01-01 23:59:59'
再一跑这个,也不过耗时0.01s。把这三个查询合一块儿,也不到0.05s,比起那个坑爹的3s可是好多了。这下整个统计总能在几个小时里跑完,还成~
不过,如果到这儿就结束这问题,也就不会有这文章了。我没法就这么接受这种无比别扭的临时解决方案,况且在代码的注释上写个"I don't know why, but this method is faster"也有点太sb了~所以,本着从小养成的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优良习惯,我就开始琢磨更'优雅'的解决方案。
终于,在脑子的一角想起了在那个我疯狂看书的年代,曾在一本sql的教程上看到过一个叫做explain的命令,可以用来分析select语句。好吧,操起这家伙开干吧。由于我贫乏的数据库知识,我也只能想到这是索引在捣蛋,于是我也就关注了explaint结果里的索引那一部分(说实话,其他的我也看不太懂= =)。
问题1~3的sql语句在explain命令分析下,得到的优先采用的索引如下:
问题1:idx_start_time
问题2:idx_end_time
问题3:idx_time
这一看,果然索引不对劲。第1和第2个用的索引非常完美,但第3个就不对了。MySQL默认首先用了time作索引,也就是说它首先用time过滤一遍所有数据。在现在的问题下,先用time过滤导致效率底下的可能原因有(基本上是自己的想象,因为对数据库的底层实现机理实在是不了解):
time的比较操作采用的是between范围比较,而start和end都是直接的等于比较
一张表中大概包含15天的数据,所以在按天查询的情况下,time第一遍过滤后,还会剩下大约1/15的数据需要进行后续过滤。相反,如果第一遍使用start或end进行过滤,因为一共有1000个左右的不同地点,所以只剩下约1/1000的数据还需要后续的条件过滤。
那么,我怎么样才能让MySQL修正这个索引判断错误呢。一搜,发现有个叫force index的东西,开始尝试:
select sum(amount)
from flow force index (idx_start_time, idx_end_time)
where (start=1 or end=1)
and time between '2012-01-01 00:00:00' and '2012-01-01 23:59:59'
结果1.7s。快是快了一点,但也没多大改进啊,还是坑爹。
于是,接着想,这个式子到底怎么跑才能快呢?我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用start过滤一次原始数据,得到一个过滤结果r1
用end再过滤一次原始数据,得到一个过滤结果r2
合并r1和r2为r
在r上,对time进行过滤
呃,是不是现在对问题3写的SQL语句让MySQL没办法找到这种解法呢?那么就改写法吧,搞不好就能让MySQL开窍了。于是,把or展开:
select sum(amount)
from flow
where
(start=1 and time between '2012-01-01 00:00:00' and '2012-01-01 23:59:59')
or
(end=1 and time between '2012-01-01 00:00:00' and '2012-01-01 23:59:59')
先不加force index,依然是坑爹的3s。
接着,加上force index
select sum(amount)
from flow force index (idx_start_time, idx_end_time)
where
(start=1 and time between '2012-01-01 00:00:00' and '2012-01-01 23:59:59')
or
(end=1 and time between '2012-01-01 00:00:00' and '2012-01-01 23:59:59')
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0.01s
这坑爹的MySQL在这个问题上终于被调教好了!
后记:
正如一开始提到的,我并没有很强的数据库知识和使用经验,所以上面提到的解法和观点很有可能是不精确甚至是错误的。虽然我最终看似得到了一些结论,但是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依然没有理解的十分透彻。进一步的分析可能需要对MySQL或其他类似关系型数据库的底层实现机制有一定的了解,对我而言这目前是一个彻底的空白。
我只能说, 对于MySQL,在有些情况下更改SQL语句的字面写法和强制指定索引真的是有可能起到奇效的。这并不只是理论上的可能性,而是实际工作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实实在在的问题。
bitsCN.com

热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用于创建逼真的裸体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于从照片中去除衣服的在线人工智能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费脱衣服图片

Clothoff.io
AI脱衣机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们完全免费的人工智能换脸工具轻松在任何视频中换脸!

热门文章

热工具

记事本++7.3.1
好用且免费的代码编辑器

SublimeText3汉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禅工作室 13.0.1
功能强大的PHP集成开发环境

Dreamweaver CS6
视觉化网页开发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级代码编辑软件(SublimeText3)

热门话题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打开 phpMyAdmin:1. 登录网站控制面板;2. 找到并点击 phpMyAdmin 图标;3. 输入 MySQL 凭据;4. 点击 "登录"。

MySQL是一种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快速、可靠地存储和检索数据。其工作原理包括客户端请求、查询解析、执行查询和返回结果。使用示例包括创建表、插入和查询数据,以及高级功能如JOIN操作。常见错误涉及SQL语法、数据类型和权限问题,优化建议包括使用索引、优化查询和分表分区。

Redis 使用单线程架构,以提供高性能、简单性和一致性。它利用 I/O 多路复用、事件循环、非阻塞 I/O 和共享内存来提高并发性,但同时存在并发性受限、单点故障和不适合写密集型工作负载的局限性。

MySQL在数据库和编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是一个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应用场景。1)MySQL提供高效的数据存储、组织和检索功能,支持Web、移动和企业级系统。2)它使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支持多种存储引擎和索引优化。3)基本用法包括创建表和插入数据,高级用法涉及多表JOIN和复杂查询。4)常见问题如SQL语法错误和性能问题可以通过EXPLAIN命令和慢查询日志调试。5)性能优化方法包括合理使用索引、优化查询和使用缓存,最佳实践包括使用事务和PreparedStatemen

选择MySQL的原因是其性能、可靠性、易用性和社区支持。1.MySQL提供高效的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和高级查询操作。2.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和多种存储引擎,支持事务和查询优化。3.易于使用,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4.拥有强大的社区支持,提供丰富的资源和解决方案。

Apache 连接数据库需要以下步骤:安装数据库驱动程序。配置 web.xml 文件以创建连接池。创建 JDBC 数据源,指定连接设置。从 Java 代码中使用 JDBC API 访问数据库,包括获取连接、创建语句、绑定参数、执行查询或更新以及处理结果。

SQL数据库错误查看方法有:1. 直接查看错误消息;2. 使用SHOW ERRORS和SHOW WARNINGS命令;3. 访问错误日志;4. 使用错误代码查找错误原因;5. 检查数据库连接和查询语法;6. 使用调试工具。

有效监控 Redis 数据库对于保持最佳性能、识别潜在瓶颈和确保整体系统可靠性至关重要。 Redis Exporter Service 是一个强大的实用程序,旨在使用 Prometheus 监控 Redis 数据库。 本教程将指导您完成 Redis Exporter Service 的完整设置和配置,确保您无缝建立监控解决方案。通过学习本教程,您将实现完全可操作的监控设置
